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国集成电路测试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2003-12-24 00:00关键词:中国测试集成电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1948年第一只半导体晶体管面世以来,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集成电路就开始迅猛的发展起来。这种势头至今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快速向各个领域渗透,创造新的领域,直接改善人类的生活和行为。我国的半导体工业早在60、70年代就已起步的较早,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工程人员。但由于当时的一些客观形势的原因,使我国的发展隔离于世界产业发展潮流。加上服务对象重点的差异等众多原因,终使我国的IC产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水平。

  测试业作为IC产业的一环,其生存与发展与IC有着共同的命运。早期国内的测试是作为IC生产中的一个工序而存在。企业通常都有自己的测试车间或班组,所用测试设备也大都由企业内部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制造。这些设备通常只是作为企业的自制特种仪器而没有作为一种专用产业化设备而得以发展,测试设备产业的概念尚未形成。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一些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引进,陆续引进了一些国外通用的IC测试设备。国外设备以其专业性生产研发的优势迅速成为IC测试设备的主流。国内原有企业自制的一些专用设备也在随着产品的快速更新而逐步地被淘汰。国外的一些专用测试设备生产厂商也随后跟进并占领了国内市场。

  随着微电子产业的不断创新发展,以美国为先导的一些国家IC产业纷纷成长起来。继美国之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IC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奋起直追,经过自身的努力和模式创新,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分析这些国家地区的发展轨迹,都有一个共有特点,即均是从低端产品入手,循序渐进,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产业规模。这些经验中,台湾的模式犹为可鉴。它根据IC产业的特点,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为宗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微电子各工序分离成相对独立,又结合紧密的专业工厂,使产业化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和加强。

  国内微电子产业近年来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重视和鼓励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一个产业要健康地发展,必须遵循产业的发展规律,脚踏实地地稳步前进。客观地讲,国内的产业基础尚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先期发展起来的国家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表现在工艺、设计、设备、经营模式等各个方面。但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有很好基础素质的技术人员、低的人工成本,广大的多元化市场,我们只要找准市场的定位,结合自身的技术和优势,就能获得广大的发展空间,使自己成长壮大。

  IC的测试成本在IC的产生过程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故尽可能地降低IC测试费用并保证电路质量,是IC产品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借鉴他人的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可通过下面几方面下工夫降低成本:

  1.集中资源优势,形成产业规模。产品的推出是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的,适合一种产品的测试系统不一定适合另一种产品。如果一公司针对不同的产品配备不同的测试系统,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很容易造成某种设备的产能不足而另一种设备又产能过剩的状况。设立专业性的测试公司,它以整个业界为服务对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这样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开销,又可以相对均衡稳定地提供产能,降低产品的测试费用。

  2.选用与产品相适应的,低价可靠的,适合大生产的测试设备,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目前国内的IC产品主要以低档、民用消费类的产品为主,以价格取胜,是取得竞争胜出的关键。因此测试系统的选择也应以价格实惠、结实耐用、技术指标合适的机型为主。在这一点上,日本测试设备制造公司生产的中、低档机型尤为适合目前中国的国情。使用过日本设备的测试人员大都有这样的感触,日本的机器以其结实可靠、状态稳定、故障率低、方便实用而见长,价格上也随着技术的发展、材料价格的降低而有了大幅的下降,其较低的价格更容易为中国的客户所接受。

  3.此外,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降低设备的维护费用和运作使用成本,也是一条降低测试成本的有效途径。由于历史和外部环境所造成的原因,目前国内的资深企业均不同程度存在有机型繁杂、同型号机台少、设备老化等情况,这给设备的维护保养带来了很多附加的困难和费用,同时也花费测试软件人员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去进行不同机型的程序移植和相关比较等额外的工作,增加了测试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目前中国的IC测试业正随着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迅猛发展而快速地形成和发展,各路有志之士也在进行着各种尝试,以期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IC测试产业模式,相信经过努力和探索,一定能建立一种符合中国特色的IC测试产业,日本VTT株式会社愿与国内同行共同努力,发展壮大中国的IC测试产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