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资源价格渐进式闯关 专家称目前正是提价好时机

2005-12-31 00:00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5年最后几天,中国能源价格体制改革的脚步突然加快。

2005年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一份特急文件,2006年将取消2004年出台的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措施,电煤价格走向企业自主;同一天,中石化收到了来自财政部的一份“大红包”:中央财政给予该集团公司总计100亿人民币的补偿,以弥补由于政府控制油价而使其炼油企业蒙受的损失。

稍早两天,也就是2005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另一份特急文件则宣布,近期将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同时,正式启动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再把时间向前推,2005年10月28-29日,由国家发改委主导的“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上,水、电、石油、天然气、土地、煤炭等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路线图”在各大部委的主管官员之中开始预热。

种种迹象表明,迈入2006年,中国将以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为先声,全面展开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这个举措被观察人士称为中国经济最后的“价格闯关”。

财政部百亿“红包”的无奈

岁末,财政部这份沉甸甸的“红包”,或将让中石化的股东意外惊喜。

2005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公告称,这100亿元的财政补偿中,中国石化股份及其附属公司获得一次性补偿94.15亿元,扬子石化获5.17亿元。这部分资金将计入两家公司2005年的利润总额。

“这显然是一笔政策性补贴。”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洪对记者说。

2005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升并长期处于高位。然而,国内的炼油企业却一片惨淡经营。

数据显示,作为亚洲最大的炼油商,中石化今年前三季度炼油业务亏损额达79.26亿元。该公司也曾宣布,2005年前9个月,中石化炼油业务的利润率下降了62%,每炼一桶油所获利润从1年前的3.86美元降至1.48美元。

“炼油企业的大面积亏损,最直接的原因是政策性亏损。”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在国内,为减少高油价引发的消费者的担忧和不满,国家有意调控成品油价格,减少并延缓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

天然气价改启动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却已悄然启动。

2005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出特急文件,《关于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及近期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2756号),简化价格分类、坚持市场取向、理顺比价关系、建立挂钩机制,逐步提高价格、实现价格并轨成为改革的核心内容。

“这并不是一次一步到位的改革,但同时,它是向市场化方向迈进的一大步。”董秀成教授说。为何选择这样的时点来推进这样一项改革?李国洪认为,最直接的动力,来自于2005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很多地方出现的“气荒”现象。

从2005年10月下旬开始,西安、重庆、成都、郑州等地相继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2005年10月15日上午,郑州燃气公开宣布:郑州今冬将再现“气荒”。从供气情况来看,郑州市的天然气需求量在2005年年底达到3亿立方米,实际供气为2.48亿立方米,供气缺口近6000万立方米。

而进入冬季后,成都的日供气量也突增到230万立方米,为缓解用气紧张的局面,从2005年12月1日起,中石化已从德阳方面紧急调气近10万立方入蓉。同时,中石化还加大新都气田的开发力度,并计划将新都气源尽早引入成都。

在李国洪看来,“气荒”警报的根本原因同“油荒”一样,是由于价格调节机制失灵,导致天然气消费结构不合理,天然气需求过快膨胀,引起市场的严重供需失衡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气荒”问题,就要全面进行天然气改革。

而在记者拿到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起草的一份《资源价格改革研究报告》中,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目标已经非常清楚:“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结构,管道运输实行第三方准入情况下,由市场竞争形成。”

而近期,则要进一步规范价格管理,逐步取消价格“双轨制”;逐步提高天然气价格,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价格关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全面改革大幕开启

种种迹象表明,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拉开了一场涵盖更加广泛的资源价格改革的序幕。

“资源价格全面系统改革的真正标志,是不久前的那次会议。”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牛犁说。

事实上,正是在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主办的“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上,财政、环保、土地、科技、水利等多个部委的高级官员悉数到场,就如何完善水、电、石油、天然气、土地、煤炭等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划出了改革的“路线图”。

“对于普遍偏低的资源价格,发改委下一步的打算是,有选择性地、逐步地提高煤、电、天然气、水、石油等资源产品的价格。”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小广解释说。

同时他也指出,此次改革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提价。他认为,目前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水、电、气、石油、土地等资源价格由于受到政府管制,其价格已被严重低估;其次,资源的低价或免费使用,又无法形成一个竞争有序的资源市场,使得损害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大行其道。

会议提交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8大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高出国际先进水平40%。

同时,环境污染却日益严重。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482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39万吨,氨氮排放13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2255万吨,粉尘排放2000万吨。

严峻的形势让资源价格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加快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使资源价格能真正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合理配置资源。”改革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

而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给尽快推动改革,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目前就是好时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就这样表示。他认为,2005年CPI涨幅远低于“两条控制线”(涨幅月环比超过1%或者同比累计连续三个月超过4%),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趋缓,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于多数供过于求,竞争激烈而难以上涨;农产品价格也比较稳定,通胀压力不大,“正有利于逐步提高资源产品价格”。

不一样的“价格闯关”

“行业发展的特点,市场的成熟,监管的要求,那么多不同利益的协调,目前条件下,改革是没法一步到位的。”采访中,牛犁研究员也很强调,这将必然是一项渐进性的改革。

更有专家把这场正渐次展开的改革称为“二次价格闯关”。“一旦展开,影响将牵一发而动全身。”观察人士李巨微如是说。

在他看来,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企业主体行为选择、各级政府财政状况,以及社会公众日常生活,无不会受到这场改革的影响。而此项改革虽属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却障碍重重,“阵痛”在所难免,且未必一定能获得成功。他还特别强调,在经济社会进入“矛盾凸现期”背景下,其将直接考验主导者调节利益关系的能力。

然而,从改革的思路而论,这次却似乎恰恰是吸取了当年“价格闯关”的教训,而显得更加稳健前行。

1984年,以浙江莫干山会议为标志,中国启动了规模空前的价格体制改革。而到1988年6月,“价格闯关”的激进改革方案推出。当时对价格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长痛不如短痛”和“一步到位”。但当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相当紧张,通货膨胀率高达18.5%,双轨价格的摩擦也很严重,不利的形势把主观设想的加快价格改革的思维打翻在地。

而此轮改革,则更加强调整体协调配合、分步推进。发改委价格司在其研究报告中,便更加强调资源价格改革与体制改革、健全财税政策、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主体、改善政府监管等方面的深度配合与共同推进。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对改革的态度,或许反映了决策者的谨慎和魄力:“任何一次大的价格变化,都是不同行业,不同市场主体和不同人群利益此长彼消的过程。”在他看来,资源性产品价格作为基础价格,涉及面尤为广泛。确定正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无疑是重要的,但是难点和关键仍然在于选择正确的改革路径、方法、步骤和时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