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赣西供电援助四川小金县抗震救灾电网抢修恢复重建纪实

2008-07-03 10:40来源:江西省电力公司关键词:抗震救灾小金县抗震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月的神州,满目疮痍;五月的中国,爱如潮水。在这股爱的潮水中,有这样一支队伍——江西赣西供电公司援川抢险突击队,为了灾区人民的光明,为了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冒着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和飞石的危险,义无反顾、抛家别子,千里奔赴地震灾区——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在海拔两千五百多米的高原之上奏响了一曲奉献凯歌,展现了“电力铁军”的光辉形象。

  千里赴川,时时处处保安全
  赣西公司援川队伍出发前夕,公司主要领导在动员会上对援川队伍提出:“要确保人员安全、车辆安全、物资安全。安全第一,第一安全!”殷殷嘱托,字字千钧。
  抗震救灾,千里赴川,山高路险,车辆安全责任重大。接到援川任务后,公司车管所从报名队伍中精心挑选驾驶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安全意识好的驾驶员担当重任,并对驾驶员进行思想教育动员。出发前,车管所在驾驶员的选择、车辆的安排保养、行程的安排和行车的要求都作了精心安排。
  6月7日上午9:16,十部援川车辆准时向灾区进发。一路上,驾驶员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克服疲劳、饥饿和加油难和路线不熟等诸多困难,连续行军三十六个小时,车队于8日晚上9:00安全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宾馆与抢修队伍回合。如果说从新余到成都是考验驾驶员的意志和耐心的话;那么,从成都到小金县绝对是对驾驶员技术和经验的检验。车辆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不断向高原攀升,道路狭窄,弯多坡陡,险象环生。如果发生余震,遭遇山体滑坡和飞石的可能性非常大。车队指挥刘仲春、罗余平始终用对讲机保持联系,确保所有车辆控制在对讲机信号范围内,并不断提醒驾驶员保持车距,提高警惕,确保安全。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管理、团队的凝聚力确保了援川车队在往返5000多公里里程的援川行动中没有一部车辆掉队,没有一部车辆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由于小金县电力公司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变电站运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低下,无票操作、施工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确保援川抢修施工中的安全,公司抢险突击队带足了所有必备的安全工器具,施工前对变电站现场的设备参数和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两票”制度,坚持安全监督卡制度,开展安全危险点分析,对每个时段、每个步骤的安全措施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为确保队员身体健康,医务人员每天为抢修队员测量血压,检查队员的身体状况,定时对驻地进行消毒,确保队员不“带病”上岗。施工中,抢修队员互相监督各自的身体状况和高原反应,一旦身体不适就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为确保驻地人员、物资的安全,公司援川前线指挥部每天安排人员从二十二点至第二天凌晨六点轮班巡逻,全程监视驻地周边山体状况和治安环境,确保人员和设备、物资的安全。
  6月23日,公司援川主力队伍胜利凯旋;25日14:40,援川车队顺利抵达新余。公司援川行动取得圆满成功并实现了公司主要领导提出的人员安全、车辆安全和物资安全的目标。

  攻坚克难,电力铁军显身手
  小金县供电公司属地方管辖的小电网,变电站基础管理薄弱,各项工作制度没有建立健全,各种必备的基础资料和技术资料缺失,二次接线错误的现象很多,这些为抢修人员开展工作造成了诸多困难。公司的技术骨干利用自己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反复检查、测试,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公司负责抢修的三座变电站平均海拔2600多米,高原地区早晚温差大,天气气候多变,空气稀薄,白天日照紫外线强烈,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施工对公司抢修队员来说是一大考验。工作人员顶着高原烈日连续工作,有些同志因为在烈日下时间过长一度出现高原反应,头晕、胸闷,但仍然边吸氧边坚持工作。

  35千伏达维变电站处在海拔2800多米的高原山坡上,进站公路原始、狭窄、陡峭险要,其中一个陡坡有近50度,一般的工程车要上去都非常困难,更别说吊车。由于该站1#主变35千伏开关损坏需要更换,把35千伏开关运进去并吊装到基础上成了公司援川抢修队的一大难题。6月15日,公司抢修突击队在8名藏族同胞的帮助下,租用货车艰难地将35千伏开关运送进站,擅长运用拔杆在山区吊装的藏族工人在公司技术人员的指挥下,顺利地将1#主变故障开关拆除,并成功吊装新开关。藏汉同胞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原计划两天的工作仅用半天多的时间就顺利完成。16日,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省公司援川前线总指挥熊家森在达维变电站指导抢修工作时,对短时间完成35千伏达维变1#主变35千伏开关吊装任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抢修人员在工作环境恶劣,技术难度大,任务重的情况下,连续作业、全力攻关。经过十天的艰苦努力,抢修人员在小金县35千伏木坡、达维、城关变电站消除重大设备隐患、缺陷51起,对三座变电站所有保护定值重新整定,对变电站所有设备进行了高压试验、保护定检、直流检查和设备的维修,小金县主网运行可靠性大大高于灾前水平。

  抗灾前线,党旗飘扬真风采
  6月11日,在赣西公司抢修突击队进驻小金县的第二天晚上,前线临时党支部随即成立,17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言并纷纷表达坚决完成抢修任务的决心和信心,9名抢险突击队员当晚就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
  在小金县抗震救灾电网抢修恢复重建的第一线,党旗在始终飘扬,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榜样带头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崇高的政治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让所有参战突击队员士气高涨。公司援川前线总指挥李迎军,每天晚上组织召开抢修情况通报会,了解抢修进展情况,对第二天的抢修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白天坚持到现场指导抢修工作,解决技术难题,并积极主动地与供货厂家取得联系,确保抢修物资及时运送到位,为抢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务实的工作作风、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得到的省公司援川前线指挥部、小金县电力公司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充分肯定和高度称赞,为赣西公司圆满完成这次援川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共产党员,物业公司副经理胡益民,不仅负责援川抢险的医疗卫生,还担负起队伍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重担。既要确保抢修队员的身体健康,又要保证抢修人员吃好、喝好、睡好,事无巨细,身体力行。为了让抢修人员休息好,他还主动承担每天凌晨四点至六点的驻地值班任务,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五小时,被抢修队员们亲切地称为最忙的“后勤总管”。共产党员,抢修突击队员盛亚伟,克服高原反应、连续发烧的困难,轻伤不下火线,带领高压实验人员完成了小金县35千伏木坡、达维、城关三座变电站所有设备的高压试验任务,为抢修工作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领导的榜样带头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大激发了突击队员奉献灾区、建功立业的激情。一份份入党申请书交到了临时党支部来,一句句入党誓言响彻抗震救灾的第一线。突击队员甘贤辉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抗震救灾现场,我目睹了共产党员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的一个个身影,他们的行为深深地震撼了我。”小车司机刘卫星,第一个抵达灾区,最后一个离开战场,坚守岗位,任劳任怨;继保专业突击队员何涛、涂刚,密切配合,埋头苦干,查找出了一个又一个设备缺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在这次抗震救灾电网抢修恢复重建中,公司先后有11名突击队员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四名表现出众的队员火线入党,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其余7名突击队员全部列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考察。

  经过抢险突击队员连续十天的奋战,6月19日,小金县35千伏木坡变电站、达维变电站和城关变电站抢修恢复任务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赣西公司援川抢险画上圆满句号。当天下午,小金县人民政府和小金县电力公司将一面“灾难无情人有情、电力使者送光明”的锦旗送到赣西公司援川前线总指挥李迎军手中,当地的藏族姑娘们亲手缝制了四十七双鞋垫送给抢修队员留作纪念,她们用自己的朴实的情感和独特的方式象当年送红军一样表达小金县的八万灾区同胞对赣西公司援川人员的感激之情。6月24日,小金县人民政府向新余市人民政府和江西赣西公司专门发来感谢信,称赞赣西供电公司援川抢险突击队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新时期“电力铁军”。赣西供电人在特殊的时期、关键的战役中再次展现了江西“电力铁军”的光辉形象。(李洪明 晏小仁)
  信息来源:江西省电力公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抗震救灾查看更多>小金县查看更多>抗震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