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国际正文

日本震后或修正25%的碳减排目标

2011-09-05 12:27来源:瞭望东方周刊关键词:日本核电安全太阳能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薛进军和日本某证券公司基金经理薛冰在日本“3·11”灾后第一时间,以日本主要媒体及国际机构、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的数据为基础,推出了这份《日本“3·11”全影响:数字化评估报告》,详细评估了巨灾对于日本经济、全球能源市场和气候变化谈判的影响,独家提供给《望东方周刊》。本期刊出第二部分,评估灾难对于全球能源市场和气候变化谈判的影响,及对于政府治理的教训。

日本已面临能源安全困境

这次震灾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安全问题。

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国家,90%的化石能源依靠进口,目前的能源结构为:天然气30%、煤炭25%、石油7%、核能30%。因此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不足的重要途径。

为了实现承诺的25%的温室气体削减的目标,日本政府已计划新建9座核电站,到2020年将核能发电的比率提高到40%,但这次核泄漏事件打乱了日本的核电计划。为了核电安全,政府必将重新修订核安全标准和核能政策,而这需要相当长时间,再加上核电站事故引起国民日益渐进的反对,甚至一些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游行示威,估计日本近期已不大可能迅速增加核能。

而为了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日本会有几种可能选择:第一,重新开启已经关闭和停运的火力发电站;第二,为了提高火力发电能力,增加天然气和煤炭的进口;第三,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第四,加快开发节能与储能的技术和产品。

但是,短期内,发展新能源存在技术不成熟、智能并网问题没有解决、新产品成本太高、周期太长等问题,一时难以应急。因此,日本有可能先增加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的进口。据预测,近年日本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的进口将以5%的速率增长。然而,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却因利比亚问题出现波动,短期增产不太可能。因此如果日本增加原油进口,会对世界能源市场产生冲击,引起国际能源价格上涨,而能源上涨又反过来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日本对能源进口需求大增,也可能导致与新兴工业化国家产生能源竞争,而对能源的争夺又可能会引起领土(如东海油田和钓鱼岛)和区域争端,加剧国际局势的不安。这些都会对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日本“可能会修正25%的减排目标”

作为防止地球暖化的对策,日本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要在1990年基础上,到2020年削减二氧化碳排放25%。曾提出过著名的碳排放计算“茅计算式”(又称卡亚模式)的日本学者茅阳一尖锐指出:25%目标只是政治家的许诺,实际上最多只能削减16%左右,而且边际成本巨大,如果一定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核能的大发展和同国外的碳汇交易。

25%的减排目标在日本国内早就受到过强烈的抵抗,比如日本最大的产业组织“经济团体联合会”(简称“经团联”)就曾在一份报告中称,产业界最多只能完成18%。

这些反对意见动摇了日本政府的立场,导致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不断后退,被迫放弃气候谈判和节能减排的世界领先地位,并在去年的坎昆会议上反对延长曾引以为豪的《京都议定书》。

本次核泄漏事故严重地影响了日本发展核能的计划,使其很有可能无法实现2020年将核能提高到40%的目标,而这又会进一步影响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核能发展的减排目标。

日本环境省事务次官南川秀树4月3日表示,日本在南非气候谈判会议之前“可能会修正25%的减排目标”。如果真的如此,日本的气候变化政策将会进一步倒退。不仅会降低减排目标,而且会在《京都议定书》延长问题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日本曾与欧盟一样,要引领国际减排的风气之先,但现在看来,日本在未来国际气候和减排目标谈判上可能会刮起“逆风”。

南非气候变化谈判将非常艰难

从更大范围来看,本次核泄漏事故可能会发酵为世界性的核恐慌,对新能源、特别是核能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目前,美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印度、中国都开始重新评估核能政策,暂停或推迟新的核电厂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着手制定新的核能安全标准,八国集团也准备在6月份的会议上讨论核能开发和能源安全标准。

可以说,国际社会对日本核泄漏事件的关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而所有这些都会延迟核电的推进步伐,影响各国的能源供给,同时给气候变化谈判和国际减排目标的实现带来新的困难。

可以预见,今年的南非气候变化谈判将非常艰难。

核泄漏事件对一些国家的清洁能源和减排政策也会产生影响。最近,德国反对核能的绿党在地方选举中获胜,逼迫执政党不得不修改一贯坚持的减排与推进核能政策。美国奥巴马总统面临连任选举,可能不得不放弃或推迟他在竞选纲领中宣称的以推动核能为主的“清洁能源”政策。即使是核能大国的法国,也出现了审慎的呼声。

但另一方面,核能发展受阻也可能给世界能源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目前日本已开始加紧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步伐,这也许能产生新的曙光和商机。日前,日立、东芝等企业出巨资参与美国的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利用,以期从中学到新能源利用的实用技术。NEC联手意大利电力巨头开发智能电并网系统,三菱公司加快研制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天然气汽轮发电机(TARBIN),这意味着核辐射危机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新能源发展。

4月8日,日本政府决定,为了节电将大力推广LED节能灯,并加快提高太阳能发电能力。此外,日本即使调整承诺的减排目标,完成起来也很困难,为此他们需要同国外进行大量碳排放权交易,这反而会促进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最近,欧洲碳交易市场价格迅猛上涨,就是一例。

“核污染”可能演化成国际性的“核公害”

日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期曾经历过一次严重的环境公害危机,即熊本县的“水俣病”。50年代初,在日本熊本县的一个叫水俣镇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患口齿不清、面部发呆、手脚发抖、精神失常的病人,这些病人久治不愈,就会全身弯曲,悲惨死去。这个镇有4万居民,几年中先后有上万人不同程度地患有此种病状。

当时生产工业用氮气的私营企业矢口否认工业废水污染了近海河流造成“水俣病”,政府也无所作为。最后经熊本大学医学部长期验证,在1956年认定正是由于居民长期食用了海水中含汞的海产品所致。水俣病的受害和死亡人数达3000多人,此后患者开始要求企业和政府赔偿,长达40年的诉讼将原公司高管送入监狱,高达数十亿日元的赔偿金成为日本长期的负遗产。

本次的核污染也可能进一步演变为严重的环境公害危机,即核污染公害。

这次事故中,东京电力为了企业利益,隐瞒真相,延误处理进程,而政府信息不灵,疏散和指挥不力,造成福岛县周围土地、地下水、农田被污染。尽管东京电力和一些科学家称,“对人体没有直接影响”,但灾难的史无前例,人们目前对污染的深刻性还处在认识不清和忧心忡忡之间。

现在,为核电站降温用的携带高放射物质碘和铯等核元素的水被排入大海,虽然海水可以稀释放射物,但其仍然有可能对生物链和物种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而一些核放射物的潜伏期可长达30年。核公害问题也许一时不太明显,但几年、几十年后,核污染的被害症状和后患可能会逐渐显露,到那时,危害程度可能不亚于水俣病造成的环境公害。日本政府决定对受到核辐射的现场作业人员进行长达30年的核辐射追踪检查,足以证明核辐射影响的严重性和长期性。

一般的废弃物和空气污染问题,目前已有有效的技术和措施可以处理和防治,其影响也是局部或一国范围的。但本次核泄漏的污染物已漂浮到世界许多国家,造成了跨越国界的国际性污染,其影响可能会超出以前的公害危机。

政府治理暴露出四大关键漏洞

面对这次巨大的灾害和核危机,日本国民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有秩序,没有出现大的混乱。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作为一个灾难频发的经济发达国家,国民素养较高,并且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个人、企业和地方自救体制。但即便如此,日本在政府治理方面还是暴露出了严重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部分特权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危害了国家利益。在这次核泄漏事故中,东京电力公司没有及时向政府报告事故真相和严重性,不理会政府的指令,而政府也无法从企业得到真实的信息,从而导致政府不能正确地判断事态,延误了决断和及时补救的时机。

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由来已久的官僚与企业盘根错节的灰色交易问题。在日本政界和经济界影响力很大的“经团联”第7代会长平(微博)岩外四和现任副会长清水正隆就是东电公司总经理(清水正隆因核污染事故已辞职),日本一些国会议员和执政长达几十年的自民党也被揭露曾接受过东电的政治献金。与此同时,东电还对一些媒体有控制权,影响了这些媒体的事故报道。

第二,关键性职能部门和监管部门功能不分。

日本的核能安全监督管理权归于“核能安全保安院”,而这一机构隶属于经济产业省,后者又同企业紧密相连。这次危机中,东电迟报和低估核泄漏的严重性,而核安全保安院并不能有效监督东电,只是根据东电上报的数据照本宣科开新闻发布会,以致闹出连续修正核辐射数据的笑话。

目前,已有建议将核安全保安院从经济产业省分离出来。

第三,日本政府行政能力和应急能力仍然脆弱,中央对地方缺乏有效监管。

除了上述的巨大漏洞之外,更为严重的是,日本政府在事后不理睬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80公里避难标准,坚持自己的“30公里”基准,引发了很多质疑。此外,日本厚生省本已检验出被辐射地蔬菜和牛肉的放射性物质超标,后又因为舆论的“风评”影响了灾区农产品的销售遭到谴责,随后又撤回检测结果,说是检测出了错。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增加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也严重损害了日本的国际信誉。

日本的政治体制是“都、道、府、县”制,近几年在推进地方自治制度中加强了地方政府的权力和独立性,但同时中央政府却被大大削弱,造成政府机能残缺。

第四,核安全不仅是个能源问题,更是个国家安全问题。

在应对灾难的过程中,日本一方面派出了从未露面的特种防化部队和最新技术手段,另一方面还不得不求援于盟国美国和核技术大国法国。因而美国的核舰艇、特种防化与和污染处理部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日本,法国核能大企业进入事故中心技术指导,连俄罗斯也派舰艇和飞机巡逻监视。

在这些大国和高技术的帮助下,日本可以暂时渡过难关,但由此也产生一个问题:通过卫星、直升机、潜艇和测量仪器的介入,再加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高清晰度图像,日本的政治、经济、技术、军事情报也被暴露,在未来会给其国家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本查看更多>核电安全查看更多>太阳能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