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长江鱼泪:梯级水电站铺开 多种鱼类频临灭绝

2012-06-28 12:00来源:南方报业关键词:梯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小南海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9岁的詹北山,从小跟着父母在鄱阳湖上打鱼,“生在湖上,以湖为生,以船为家”。对比几十年来的捕鱼情况,他估计近十几年来,鄱阳湖的野生鱼类资源,几乎整体减少了6成左右。

通连长江的鄱阳湖是一个季节性变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洪水期和干枯期交替,极易受到长江影响。自三峡大坝开始蓄水之后,鄱阳湖的水位就明显减低,2011年的大旱几乎让鄱阳湖变成了草原。

早在2008年,河海大学董增川教授在《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的影响与对策》一文中就写道:“当长江流量减少时,会造成(鄱阳湖)保护区内水位不同程度降低,直接或间接影响鄱阳湖的植被、鱼类和鸟类。”

在众多急剧减少的鱼类资源里,“长江三鲜”给詹北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鲥鱼、刀鱼和河豚因为味道鲜美,被食客们赞为“长江三鲜”。但现在,刀鱼的产量却越来越少。

前几年,在鄱阳湖,渔民一天还能捕几斤刀鱼。

每年清明节前,二三两重的刀鱼可以卖到上千元一斤的价格。但这种越来越少的长江淡水鱼,价格曾一度被哄抬至每公斤5000元。

2012年4月2日,一条325克的长江刀鱼王在张家港被拍卖至5.9万元的天价。

詹北山说,从去年开始,鄱阳湖里连刀鱼也没有了,有时候几天都见不到一条。

河豚则消失得更早一些,已有十几年没在他的渔网中出现了。而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鲥鱼,则更是少见。詹北山说,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鲥鱼的产量,还可以达到每年2000多吨。而现在,几千元一斤的高价,也很难买到,几乎绝迹。

“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长江上游的四川渔民,曾这样形象地描述中华鲟、白鲟和胭脂鱼。他们俗称中华鲟为“腊子”,白鲟为“象鼻鱼”,而胭脂鱼则是“黄排”。这些往事,如今只能追忆。

说起这些,中坝岛的渔民张彬如数家珍:“我小时候(1970年代),腊子多得很。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最多,每天可以打几条,几角钱一斤。”

“以前还有象鱼……”他神采飞奕地比划着。

“你还记得最后一次见到象鱼是哪一年?”记者问。

他望着江水半响,最后摇摇头,尴尬地笑了。

“要是以后江里没有鱼了,你们怎么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梯级水电站查看更多>三峡水电站查看更多>小南海水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