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环保发电生物质发电市场正文

生物质发电究竟划算不划算?

2013-01-31 10:51来源:能源网关键词: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发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坐落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的生物质发电工程向来被视为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一面旗帜。它是中国第一个建成投产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也是首家国家级生物质发电示范项目,建成以来频繁接受各级领导视察。

这是一台2.5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机组,技术从丹麦BWE公司引进,业主是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2006年12月1日当其正式投产发电时,中国生物质发电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据截至2009年12月23日的一组公开数据,该项目运营3年累计发电量2.5亿千瓦时,与同类型火电机组相比,运营这样一台2.5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机组,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约10万吨、二氧化硫870吨。

正是类似的账面数字让生物质发电项目一时风行,各地纷纷建起此类电厂,其对节能减排乃至惠农的贡献总是为人津津乐道。然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的一项调查却掀开了账面下的另一幕景象,详尽地揭示了一座生物质电厂的账本。

碳账本:减排更有优势?

与欧洲农业以大农场为主有很大不同,我国的国情是人均土地少,因此决定了人均产出秸秆并不多,而且高度分散,部分秸秆还用于饲料、还田和造纸行业。

“把秸秆收集起来发电要争资源,运输起来费很大的劲不说,发的电量实际非常有限。”倪维斗说。

单县是“旗帜”,无疑也是解剖生物质发电的理想标本。

根据倪维斗的调查,单县平均秸秆分布密度为107吨/平方公里,单县生物质电厂总收集面积约为1800平方公里,收集量约为18万吨,县域内共有8个收购站。在调查中各收购站到电厂的距离被细分为国道、省道和县道,平均下来,收购站到电厂的距离为20公里,来回约为40公里。而每个收购站平均下来覆盖的收集范围为225平方公里,其收集半径约为8.4公里,由此计算,每吨秸秆的平均运输路程近60公里。

秸秆的容重很小,单县总体路况较差,据此估计每吨秸秆运输到电厂将消耗10千克的柴油或汽油,不难算出,一座2.5万千瓦的秸秆发电厂每年将消耗柴油或汽油1800~2000吨。倪维斗表示,如果秸秆电厂装机容量加倍,则运输每吨秸秆所耗油量将变为原来的1.4倍。

人们通常拿秸秆发电与传统火电机组对比,以显示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比较优势。但倪维斗的计算结果却正好相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质发电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发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