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管理正文

人大监督锁定可再生能源

2013-10-08 10:18来源:中国人大杂志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并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如果从可再生能源行业而言,我国还远未到遏制其发展的地步。从规划的角度看,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 年,并网风电装机将达到1 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100 万千瓦,这需在目前已有装机基础上大幅提升。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角度看,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未来都要承担一定比例。因此,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仍很广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三北”地区存在弃风和上网难现象,是因为这些地区风资源丰富,而电力需求没有南方沿海地区旺盛。但还应看到弃风背后存在的体制原因。一方面电网应加紧建输送通道将这些大基地的风电尽量多地送出去,电网在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应更加积极主动。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新思维上寻求突破。国家在建设八大风电基地输送通道的同时,应在离电网末端近的地区就地消化,搞分布式发电。

“要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执法检查组也明确提出建议,应建立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运行的新型电力运行机制及促进区域微电网应用的协调机制。

王仲颖指出,阻碍中国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现行的电力系统是以煤电发展为核心,可再生能源能否发展起来关键还是要看电力体制改革。杨庚宇委员强调,在加强电网建设的同时,还要推动电网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监督约束机制,调动电网收购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本刊记者/王 萍)

>>>短评

可再生能源法执法检查:积极呼应社会关切

执法检查组告诉记者,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事关中国经济转型和“美丽中国”的顺利实现,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立足我国国情,把握世界发展趋势,适应能源发展需要,保障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

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传统化石能源比重过大,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能源安全问题突出,同时也是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和现实需要。我国可再生能源自然禀赋条件好,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我国已郑重承诺到2015 年和2020 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分别达到11.4% 和15% 的目标。

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可再生能源法执法检查正值产业调整期,可以说恰逢其时。必须凝聚社会共识,深入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法律制度约束,在国家宏观层面坚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同时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推动可再生能源全方位、多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要全面落实可再生能源法的各项要求,强化法律保障。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与可再生能源法的相关规定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相关。要坚持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严格落实各项规定和要求,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价格补贴政策和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的要求,依法规范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各方面的行为。同时,针对近些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快法律相关配套法规建设,细化有关规定和要求,强化引导和指导,提高可操作性,为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完善的法制保障。

事实上,此次执法检查还积极呼应了社会对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民生关切。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不仅能源的供应难以为继,排放的压力也是国家不堪承受之重。今年以来,一场持续多日、遍及多个省市的雾霾震惊了国人,再次引发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讨论。到目前为止,许多省市的灰霾仍在继续。大气污染防治必须注重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目前,一方面中东部地区雾霾肆虐饱受诟病,另一方面弃风、弃光等又凸显出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现实困境。此次执法检查将在推动法律有效实施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只有下决心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坚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方向,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才能推动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建成“美丽中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发展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法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并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