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国产化之路(组图)

2013-10-22 11:27来源:经济日报 杨阳腾关键词:秦山核电站核电设备大亚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图为中广核设备监造人员正在对东方电机集团制造的岭澳二期核电站发电机定子进行检查

中广核正是通过全产业的协同创新模式,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形成产业联盟关系,从而促进了核电站的建设和核电技术的发展,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等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使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从1%跃升至85%。

从追赶到跨越

国务院去年出台的《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表明,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保持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这一纪录,我国核电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由于核电的专业性极强,很难从其他行业将技术人员、设备及各种资源调用过来,业务高速增长会带来资源极其紧张的挑战,这就是我国核电产业在近些年所遇到的最重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首先落在核电工程建设这一环节上。

长期以来,我国核电发展一直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以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为代表的完全自主研发、自主建设方式;一条则是通过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核电技术方案,然后吸收和再创新,实现新发展的方式。而在后面这条道路上,我国核电工程建设力量实现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跨越式“蜕变”。

位于深圳的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引进法国核电方案,并对其消化、吸收利用的开始,虽然大亚湾的国产化率不到1%,但我国核工程人员全程参与,对“从头到尾”每个细节都了然于心。

在大亚湾之后开工的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则是我国自主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第一步。尽管设备仍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中方同法方签订的工程合同却从“项目服务(即PS合同)”变成了“项目咨询(即PC合同)”。

2004年2月,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依靠在大亚湾和岭澳一期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岭澳二期继续采取“单项目运营”模式。在这个被列为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设备国产化率要求达到50%-70%的重大工程建设期间,中方同外方的合同进一步变成了“项目助理合同(即PA合同)”,我国核电工程人员已经完全有了自主权。

中国广核集团成员企业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束国刚说,从PS合同到PC合同再到PA合同,显示了中广核集团工程建设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过程,从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中广核摸索出了一套安全、高质的核电站建设方法。

针对核电的两个《规划》,束国刚认为,这更像是我国核电产业代表全球核电产业,真正迎接核电建设“周期性规律”的一次“大考”。由此形成的管理理念和体系不仅对我国核电产业自身有益,对于和“中国制造”互为倚靠的“中国工程”而言,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秦山核电站查看更多>核电设备查看更多>大亚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