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报道正文

安徽芜湖:能源消费“转绿” 产业转型“飘红”

2013-11-11 09:58来源:芜湖日报关键词:节能环保生物质能地源热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客户确定好组装地点后下订单,我们只要2个月时间,就能搭建出连片的光伏温室大棚。棚顶利用太阳能发电,棚内电脑控制温度湿度,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一举数得。”11月8日,信义玻璃芜湖公司,工作人员如数家珍地介绍起光伏农业大棚的优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近30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50%的棚顶被光伏发电组件覆盖,棚内风扇、水帘和地源热泵一应俱全,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确保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假如申请项目“路条”一路顺利,这样的光伏大棚将很快在三山区2000亩的现代农业基地试验推广。

适逢芜湖获批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一周年,不少像信义玻璃这样的企业“嗅”机而动,在发掘节能环保产业商机的同时,也为江城经济转型升级注入绿色生机。奇瑞被列入全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格力电器年处理120万台废旧电器电子产品项目建成,位于繁昌县的芜湖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建设步伐,一批项目陆续签约。芜湖还被列为全国第二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试点,工程已进入招标阶段,有望于2014年建成。

一边是通过新能源项目“开源”,一边是通过工艺改进和产业转型“节流”,近两年,随着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出现,江城能源利用结构发生变化,“能源账单”逐渐变薄变轻。“芜湖将要建立一个以生物质能综合应用为核心,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应用为重点,工业园区分布式能源为补充的城市新能源体系。”市发改委人士告诉记者,按照《芜湖新能源城市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到2015年,我市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在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超过6.5%。

如今漫步我市各大工业园区、社区街头或农村田间,细心的市民已经能够发现身边新能源应用项目的“身影”。无为县农村分布式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应用工程已经铺开,能够把秸秆“变废为宝”,建成后可年产30万吨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南陵县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一年可“吃掉”稻壳秸秆等废弃物23万吨,发电2.25亿千瓦时。以信义玻璃、鼎晟能源为代表的光伏发电“从无到有”,已建成屋顶发电的“金太阳”示范工程36.9兆瓦、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1.2兆瓦。全市新增地源热泵供热供冷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太阳能集热器2.7万平方米,驰骋于街头的新能源汽车已达610辆。

记者了解到,我市2011年、2012年GDP增幅分别为16%和13.8%,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分别下降4.08%、4.48%,一增一降背后,折射出能源消费“转绿”、产业转型“飘红”的新变化。 目前,全市新能源企业已超过30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预计到2015年,我市新能源累计开发利用能力将达到38.7万吨标煤,有望为社会提供3万多个就业岗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环保查看更多>生物质能查看更多>地源热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