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问诊雾霾探寻“药方” 电力央企需做排头兵

2014-06-04 10:27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张子瑞关键词:五大电力火电机组电力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编者按

自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雾霾治理已走过近一年的时间。雾霾的出现,令各地政府认识到区域协同的重要性,区域联防联控成了应对雾霾的战略选择。近一年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联手治霾为契机,形成倒逼机制,正大力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绿色高效发展。

目前,无论是中央各主管部门,还是各级地方政府,都已形成共识:雾霾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与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联系在一起,在治理雾霾和防治大气污染的过程中取得一石多鸟的效果。

近日,本报启动了京津冀及周边区域联防治霾大型采访调研活动,深入一线,直击治霾实践,探寻治霾经验。本期,将首先为您呈现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工信部、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实施治霾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思路及实践。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

雾霾治理需科学

谋划综合施治

“雾霾虽然是环境的问题,但其背后却是复杂交织的多种因素。就像人生病一样,表象是发烧症状,其根源却各不相同。”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相关人士日前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综合施治一石多鸟

去年国务院颁布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十条”,在这一政策出台过程中,国家发改委做了大量的工作,提交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建议方案。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大气十条”采取综合性措施,从宏观、战略层面对大气污染防治进行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十大类35项措施,包括污染减排、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布局、完善政策、健全法规、区域统筹、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多措并举,综合防治,措施不仅针对污染的削减,而且瞄准了发展过程的核心问题,立足于提质增效。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除了加强环境监察,严格落实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外,还要从城镇化布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开发强度、能源使用方式的优化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将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要求,有效转化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形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力争取得一石多鸟的效果,实现大气环境效益和经济发展双赢。通过环境治理,既达到改善大气质量的目的,同时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原标题:问诊雾霾探寻“药方”(区域协作联防联控治雾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五大电力查看更多>火电机组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