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报道正文

风电亏损:跑马圈地吃苦果

2014-11-20 09:06来源:中国产经新闻作者:梁文艳关键词:风电并网风力发电风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风电“跑马圈地”导致风电产业面临大面积亏损的风险。

近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恩仪在“2014新浪财经能源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提到,今年三季度以来,我国风电亏损面高达50%以上。

这一数据,似乎和我们提倡的节能环保的能源模式相悖,究竟是何种原因致使我国风电大面积亏损?这种亏损和我国目前风电的现状是否联系紧密?

项目集中上马 风电难外送

在我国风电发展的前些年头,在国家补贴的支持下,风电项目的盈利状况尚好,随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井喷式发展,短期内新增装机容量成为世界第一,企业过度预测了市场的发展速度,盲目扩张,一时间大量大小风电项目纷纷“圈地上马”,很多项目上马时并没有考虑风电的并网困难、发电的不稳定性、各地电网的承载运输能力等多种客观因素,造成大量风电的浪费,与2012年的20TWh相比,2013年全国“弃风”损失达16.2TWh,形势有所好转但依然严峻,仅弃风的损失每年就超过100亿。

中商产业研究院行业分析师马思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我国风电项目的盲目投资所致,没有考虑到风电运营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当然,之所以出现大面积的亏损除了风电企业盲目扩张上马外,外部的宏观环境也是重要的原因。在近两年,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双重影响下,全国电力消费增速大幅下降,2014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仅增长4%,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更是出现了同比下滑1.5%。在全国电力消费不景气的情况下,风电的消费空间也被压缩。

中研普华研究员刘友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我国风资源集中、规模大,远离负荷中心,资源地市场规模小、难以就地消纳。而国外风资源相对分散,80%以上的风电接到10千伏以下配电系统,能够就地消纳。可以说,这是一个很难克服的客观因素。其次,风电本身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点,风电并网需要配套建设调峰电源,而我国风电集中的“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没有调峰能力。此外,跨区输电能力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事实上,业内人士提到这些原因和我国风电目前的发展现状不无关系。据记者了解到,虽然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绝对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但在全国电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较低。2013年我国风电上网电量仅占总电量的2.5%,目前整个欧盟已超过8%,特别是丹麦、西班牙等国这一比例更是超过20%。

据记者了解,由于风力发电存在“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导致目前的电网很难有效调度风电。国家是有(风电)发多少就收多少的政策,但要考虑风电和电网间的平衡。相对于火电,风电的调控性比较差,火电可以让你发你就发,让你发多少就发多少,电网可以有效调节,而风电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电网安全存在很大影响。

原标题:风电亏损:跑马圈地吃苦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并网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风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