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微电网评论正文

广东电网“尝鲜”新技术 探索微电网之路

2015-02-28 15:36来源:南方电网报关键词:微电网广东电网微网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4年末,广东电网公司成功完成我国首例直流微网系统测试。“本次测试是国内首例针对直流微网系统的测试,为开展微电网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东电科院”)副院长郑晓光评价,这次测试为微网技术标准制定提供了可靠数据和实践依据,是广东电网公司在微网研究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

 广东电科院办公大楼顶层的风光互补系统。(广东电科院供图)

2013年全球微电网市场份额

近年来,微电网因其接在用户侧,具有成本低、电压低以及污染小等特点开始被重视。广东电网公司也成为“尝鲜”新技术的一员,并在微电网探索之路上取得了不少成果。

“微”是“大”的有益补充

我国,微网的发展与政策变化息息相关,前途清晰但发展速度尚不好判断。”曾杰说,在微网大规模发展之前,我们必须研究充分,在理论、实验层面做足应对准备。近年来,广东电网公司围绕建设规划、行业标准、应对策略等方面开展微网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规划方面,根据广东的资源禀赋和地域特点,广东电科院直流输电及新能源所开展了广东微网供电模式研究,分析不同地区供电的需求,提出了适合广东省城市、农村及海岛的微电网供电模式,建立了微网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标准层面,参与制定了微网工程建设国标《微电网接入配电网系统调试与验收规范》,去年12月通过审查;实验方面,于2013年建成了既可研究微电网又可研究智能电网分布式发电的联合一体化仿真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多次完成可再生能源涉网设备测试等实验;市场方面,开展了微网接入对电网影响的策略研究,研究微网市场行为特性,分析其对电网经营层面带来的影响,积极探索电网公司传统业务补充和延伸的可行途径。

克服困难不断前行

微电网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于2005年提出。按微网主网络供电形式不同可分为直流型微电网、交流型微电网和交直流混合型微电网,按运行模式不同又可分为离网型微电网和并网型微电网。

“跟大电网相比,微电网规模小、电压等级与中低压配网相当,具有就地消纳的特性。”广东电科院直流输电及新能源所副所长陈晓科说。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具有稳定运行能力的小型电网优势逐渐显现。“微网适应了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力度的大势。”广东电科院直流输电及新能源所高级工程师曾杰说,“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的问题,目前较有效的技术手段就是将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系统结合,构建不同规模的微电网。”

友好运行的微网还是大电网的有益补充。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解决偏远地区和海岛供电问题等方面,微网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夏季电网短时尖峰负荷问题越来越凸显的情况,如果利用智能微网充分调动分布式能源和负荷参与系统调峰,则能够有效缓解峰谷差问题。此外,微网技术在提高农村用电可靠性、解决台区电压偏低等方面的作用也值得探索。

然而,要向微网敞开怀抱,传统电网必须做好技术储备。“微电网中存在较多的间歇式能源,结构也和传统的配电网有很大区别。”广东电科院直流输电及新能源所工程师张弛说,“当微网接入电网时,可能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能质量、调度运行等带来影响。”

针对微网供电模式规模化推广应用后的配电网适应性,广东电科院直流输电及新能源所研究人员提出了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建设及升级改造技术原则,涵盖电网规划、建设、运行、通信等领域,全面支撑配电网与微电网之间的优化互动。广东电网公司还组织了“微网接入电网对营销策略影响研究”“广东微网供电模式研究”等科研项目,为微网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原标题:备好粮草 蓄势而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微电网查看更多>广东电网查看更多>微网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