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华龙一号”的名牌自信与发展软肋

2015-04-14 11:19来源:《中国核工业》杂志作者:秦风关键词:华龙一号中国核工业核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如果说,中国核工业前30年创造了决定新中国命运的“两弹一艇”辉煌,后30年则实现了助推中国梦的“华龙一号”问世。自2013年初开始,中国核电“走出去”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市场对中国核电进行推介,这说明中国的核电技术,特别是“华龙一号”已足可以与中国高铁、中国航天比肩。

“华龙一号”生逢其时。理由有四。一是“华龙一号”是福岛核事故之后,中国核工业人“化危为机”的产物。如果没有福岛核事故,中国不可能很快有三代创新理念的提出,不会有能动加非能动核电机组的问世。二是中国雾霾的严重程度,和官吏腐败一样,已经影响到执政党的地位稳固。环境问题已演变成一个政治问题。核电以它特有的属性,特别是经过中国大陆20余台机组的成功运行,为保护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增强了国家发展核电的信心。“华龙一号”,则是中国核电自主创新的代表作。三是我国2020年的核能建设规划,由于引进的三代机组建设严重拖期,导致目标无法实现。此时的“华龙一号”就成了呼之即出的幸运儿。四是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高科技领域,仅靠高铁唱主角显得单薄,而中国自主创造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可以使“一带一路”上的大戏更多彩。

“华龙一号”能否成为中国创造的名牌?回答是肯定的。这种回答的自信来源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文化自信。中国核工业有60年的文化积淀。前30年创造“两弹一艇”,其间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已被历史证明同样都是伟大成就。中国自主创造的百万千瓦机组“华龙一号”传承了“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文化血脉,是勿庸置疑的“名门之后”。

其次是技术自信。自195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成实验用重水堆开始,截止到2014年,仅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已建成研究、生产堆十几个,输出的核电或实验用大小反应堆十余个,引进或参与引进消化建设的反应堆16个,自主研发及建设的型谱化核电反应堆从1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共9个。“华龙一号”是在核电研发与建设30年之经验和教训充分共享基础上形成的产物,同时更是在几十个各种反应堆研发建设管理运行基础上产生的技术结晶。这一结晶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历史必然性。因而,“华龙一号”在2014年顺利通过国内43位院士专家评审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审查。

第三是成本自信。这是基于中国有完整的相配套的核产业体系,有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和平台,有60年矢志不渝的人才队伍,有30年不间断进行核电建设的建安施工队伍,有国内如上海、哈尔滨、四川等几个重大设备研发生产基地。这些,都是“华龙一号”成本自信的有利因素。据估算,“华龙一号”在国内的建造价仅为引进机组的60%,甚至更低;华龙走出去与其它国家同类机组相比,造价大体也是60%左右。

“华龙一号”虽然有自身的各种比较优势,有成为中国高科技名牌的雄厚实力,但也有其软肋。为此有必要从两方面予以重视:

国内形成批量化。一个产品从问世到最后完善、成熟、提升、固化必须有一定的生产量。中国的高铁、航天、航空就是因为其科技产品批量化生产后才形成了今天的发展态势。“华龙一号”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只有在国内形成规模,才会在国际市场有很强的话语权,才会进入与俄、法、美等能一比高下的主流市场。

强化协调机制。“两弹一艇”的成功,其中有一条最重要的经验是中央建立了强有力的协调机构——专委会。我国自主百万千瓦机组十余年迟迟不能问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碎片化的管理体制。核工业的许多涉及行业发展的重大项目迟迟不能有突破性发展,与当今管理体制不无关系。因此,“华龙一号”要成为中国名牌,要在“一带一路”上走得稳、走得好、走得快,国家有必要成立国家核电发展协调指导机构,强化对核能企业的指导,让企业不再因众多政府部门接口而疲于公关,做无效功。

原标题:【观点】“华龙一号”的名牌自信与发展软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龙一号查看更多>中国核工业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