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反思当今核电安全

2015-04-24 16:38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沙森 整理关键词:核电站爆炸核电安全核事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许,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火光四起,烈焰冲天,火炷高达30多米。位于苏联乌克兰地区基辅以西130千米的普里皮亚特市的核电站发生猛烈爆炸。爆炸致使299人受到大剂量辐射,19人死亡,179人送医院治疗。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

爆炸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这是自1945年日本遭受美国原子弹袭击以来全世界最严重的核灾难,也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场悲剧,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核污染给人类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后遗症。

3年后,正如科学家们所预言的那样,核电站50千米范围内的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及畸形家畜和植物等急剧增加。

事故发生后,为防止核电站内核原料和放射性物质再次泄漏,政府对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用钢筋混凝土掩体进行了封闭(俗称“石棺”),并于2000年12月彻底关闭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工作人员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隔离区测试辐射强度

多年后,切尔诺贝利核事造成的生态灾难后果远未消失。据乌克兰卫生部2003年7月23日公布的数据,在乌克兰800万人口中,目前共有包括47.3万儿童在内的250万名核辐射受害者处于医疗监督之下;核辐射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0倍多。更令人担忧的是,核事故导致残疾人的数量增加了1.6倍,达10万人。而核事故发生时1至18岁的受害者健康问题最为突出,这一群体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比核事故前高10~60倍。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附近的医院

虽然已过去了28年,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带来的噩梦远没有结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依然存在安全隐患,目前,“石棺”下还封存着约200吨核原料。近年来,“石棺”顶部发生倾斜,表面出现裂缝,甚至有崩塌的危险。更危险的是坚固的外壳挡不住地下水的渗透,反应堆内的核物质随着地下水继续污染周围地区,危及乌克兰的饮用水源,因此这座“石棺”被俄媒体称作“延时引爆的地雷”。

如今,任何与核有关的话题仍会触动全世界敏感的神经,需不需要发展核电,核电安全如何保障,核废料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都成为开发利用核能之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原标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站爆炸查看更多>核电安全查看更多>核事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