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人物正文

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对“能源革命”的期待

2016-06-02 09:24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马卓敏关键词:煤化工能源催化能源革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不能不用水或少用水进行煤化工”一直是李克强总理关心的问题。水是煤化工过程的关键媒介,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煤化工发展的重要瓶颈。

如何解决煤化工的发展瓶颈与污染问题,清洁、高效地进行煤化工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攻关的重要课题。“为了突破这一难题,我们团队在这张‘冷板凳’上坐了十几个年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现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语重心长地说。

为了能够从能源催化入手,积极响应国家科技支撑“能源革命”的政策号召,包信和率领团队十年如一日,砥砺前行。“现在大家能够看到的是已经取得的一点成绩,看不到的是团队背后付出的艰辛。”

如今的包信和团队发展的新催化剂和过程已成功颠覆了煤化工领域沿袭90余年的传统费托合成路线,创造性地直接采用煤气化获得的合成气(经纯化),在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高选择性地一步反应获得低碳烯烃,此项成果更被业界誉为“煤转化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包信和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向中国科学院交上一份满意的科技成果转化“答卷”。“白春礼院长十分关心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问题,我们也希望借中科院政策和技术的优势尽快将现有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他认为“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技术只是基础研究方面的一个进展,有应用的背景,真正走向应用可能还有化工过程和工艺设备等诸多因素要考虑。但包信和相信,如今国家鼓励创新,号召创新驱动发展,而创新归根结底的落脚点是在应用上。

为了能将“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技术快速推向应用,大连化物所集中优势力量,成立项目工作小组,通过包信和院士团队(基础研究)与刘中民院士团队(应用研究)的精诚合作、协同创新,探索催化剂放大制备和工艺过程开发,力争尽快实现技术的工业示范和产业化,努力将这一原创性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促进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实现科技成果的现实收益,为国计民生服务。”包信和认为,在这其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将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与经济产业结合,还需要摸索,最终目的是发挥出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为此,包信和有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他认为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引导。此外,还要加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通过整合财政引导资金与社会资本,吸引国内投资,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充足资金保障,推进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同时,要从体制和机制上下功夫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加大奖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积极性。

可喜的是,目前包信和团队的技术成果已申报中国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国内外多家能源和化学公司也都对这一产业变革性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几十年的科学坚守,让包信和院士有了更多成功的自信与底气。在大连化物所的20年里,在中科院和大连化物所几届领导和学界前辈们的支持与帮助下,包信和与项目组成员共同努力,取得了“天然气制芳烃”“甲烷直接转化制烯烃和氢气”以及“合成气直接转化制烯烃”等一系列重要科技进展。

如今尽管包信和已经重回自己曾经学习工作的母校,并做起了管理工作,但他表示科研在他心中仍是重中之重,不可取代,他将在履行管理使命的同时,继续肩负科研的创新与转化工作,并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经验和教训告诉年轻一代。

包信和期望,他和他的研究组能继续在催化领域做出贡献,并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他最后建议,政府应花气力支持建立起完善的产学研合作网络体系,从政策和机制上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相关阅读:高端访谈丨中科院院士包信和:未来一定像炼制石油一样加工煤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能源催化查看更多>能源革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