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重磅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出炉:除热电联产外禁止审批新建火电项目(全文)

2016-06-03 10:0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热电联产火电项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发改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提到,未来将完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大气环境问题。优化区域能源消费结构,积极有序发展清洁能源,新增特高压输电,建立煤炭消费减量化硬目标,全面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到2017 年上海、江苏、浙江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上海、江苏、浙江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耗煤项目要实行煤炭减量替代;除热电联产外,禁止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现有多台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合计达到30万千瓦以上的,可按照煤炭等量替代的原则建设大容量燃煤机组。长三角城市群加快现有工业企业燃煤设施天然气替代步伐,到2017年基本完成燃煤锅炉、工业窑炉、自备燃煤电站的天然气替代改造任务。严格执行统一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制,加快推进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到2017 年上海、江苏、浙江10 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18 年安徽省30 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加快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确保达标排放。

通知全文: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经国务院同意,现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87号)精神,深化细化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扎实有序推动《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二、请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各项任务措施,着力打造改革新高地、争当开放新尖兵、带头发展新经济、构筑生态环境新支撑、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规划》实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

三、请国务院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能,研究制定支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政策,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创新、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会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附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6年6月1日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 3

第一节重大意义......................................................................... 3

第二节发展基础......................................................................... 4

第三节突出矛盾......................................................................... 6

第四节重大机遇......................................................................... 8

第二章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9

第一节指导思想......................................................................... 9

第二节基本原则....................................................................... 10

第三节战略定位....................................................................... 11

第四节发展目标....................................................................... 13

第三章构建适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空间格局...................14

第一节强化主体功能分区的基底作用.................................... 14

第二节推动人口区域平衡发展................................................ 16

第三节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17

第四节打造一体化的城乡体系................................................ 21

第四章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22

第一节共建内聚外合的开放型创新网络................................ 22

第二节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23

第三节营造创新驱动发展良好生态........................................ 24

第五章健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26

第一节构筑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26

第二节构建泛在普惠的信息网络............................................ 29

第三节提高能源保障水平........................................................32

第四节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34

第六章推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36

第一节共守生态安全格局........................................................36

第二节推动环境联防联治........................................................39

第三节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43

第四节加强环境影响评价........................................................44

第七章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44

第一节提升对外开放层次........................................................44

第二节建设高标准开放平台....................................................45

第三节加速集聚国际化人才....................................................46

第四节培育本土跨国公司........................................................47

第八章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48

第一节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 48

第二节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 50

第三节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52

第九章规划实施...................................................................... 53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53

第二节推动重点工作............................................................... 53

第三节营造良好舆论环境........................................................5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联产查看更多>火电项目查看更多>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