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湖北荆门十三五规划:建设国电四期、华能钟祥等火电项目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全文)

2016-07-22 08:1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湖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湖北省荆门市发布了《荆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规定“十三五”期间,构建现代能源保障网,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加快电网改造,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到2020年,全市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27.2%。加快建设荆门市电网建设项目、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国电四期、华能钟祥火电项目。建设储能电站、碾盘山水电站和胡家湾风力发电场,推进实施一批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推进荆门船湾核电站前期工作。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步伐,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加强燃气管道建设,重点建设武汉至宜昌天然气管线、中石油西三线天然气管线,实现县(市、区)城区民用燃气管网全覆盖,推动天然气管线向乡镇延伸。扩大天然气加气站覆盖面,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推进农村沼气、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全文如下:

荆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中共荆门市委七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荆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荆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主要阐述全市"十三五"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荆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荆门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江汉平原中心城市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荆门发展不寻常、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中国农谷建设和柴湖振兴发展战略,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利影响,着力建设实力、文化、生态、幸福荆门,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跨入“千亿俱乐部”行列,达到1388.5亿元,人均GDP达到7707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6%,五年累计完成5089.2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1倍;财政总收入迈上百亿台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0倍、3.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249.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41.4亿元,增长1.2倍。县域经济多点支撑格局形成,东宝、钟祥、京山连续6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20强,沙洋进位态势强劲,掇刀被评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地位不断提升,我市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大省级战略”的市州,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等称号。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加快,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化工、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大健康、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七大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19.9:48.4:31.7调整为2015年的14.5:52.5:33.0。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工业总量紧随"一主两副",居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0年的620家增加到1142家,亿元以上企业由188家发展到520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7%,比“十一五”末提高6.7个百分点,荆门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达到75%;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一高三新”推广面积突破200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3.4: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2万家,居全省首位。京山、沙洋、钟祥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三农发展先进县(市)。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文化旅游、信息服务、健康服务等产业提速提质,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

(三)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2%,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从52.4平方公里扩展到65.7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增至50.4万人。漳河新区、钟祥南湖新区、沙洋滨江新区、京山温泉新区初具规模。漳河、团林、钱场、后港等10个镇入围全国重点镇,官垱被列入全省“四化同步”示范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51个,彭墩村等48个村被命名为湖北宜居村庄。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914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到96%,村村通客车实现全覆盖。枣潜高速公路荆门段、荆门城区绕城公路、钟祥汉江二桥、蒙华铁路荆门段、漳河机场开工建设。水运通航里程达到469.1公里,荆门组合港加快建设,江汉运河建成通航。电网建设五年累计投入35亿元。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速,宽带网络出口达到360G,宽带互联网用户达40万户。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荆门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10年下降26.35%、27.0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超额完成省定目标。漳河“三圈”保护规划全面落实,竹皮河全域综合治理工程扎实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平方米,森林面积达到3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2%。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我市获批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成为全省两个专业性化工园区之一,格林美被评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五)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365项减为148项,先后开展5轮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市级行政审批提速50%。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和政务服务网“三清单一张网”,实行企业登记注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7.4万户,年均增长19.6%。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平台31个。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城市建设基金,实施PPP项目14个,成功发行两期城投债和高新债,新洋丰、凯龙集团在主板成功上市,固润科技在新三板上市,39家企业在四板挂牌。开展“两转四集中”改革,全市流转土地229.6万亩。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年均增长18%;累计完成出口总额31亿美元,年均增长24%。

(六)民生福祉切实增进。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大幅增加,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8%。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731元,年均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16元,年均增长13.2%,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城乡居民就业稳定增加,累计新增就业23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增长64%,我市被评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覆盖,五大社会保险参保196万人次,累计救助城乡困难群众 158万人次,减少贫困人口15.9万人,建成保障性住房2.4万套,改造危旧房(棚户区)5.5 万户。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我市连续七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幼儿园)419所,全市学前毛入园率达到89%,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5%;荆楚理工学院成为全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在全国推广。法治荆门建设扎实推进,“平安荆门”建设成效明显,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综治和平安建设优胜单位。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二、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荆门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是爬坡过坎、后发赶超的关键期。我们必须以战略思维谋长远、以辩证思维抓机遇、以系统思维观全局,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从容应对新常态下的困难和挑战,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发展机遇

从外部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常态,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有利于我们分享整体良好环境,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加快发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我们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发展,有利于我们释放内需潜力,拓展发展空间,激活发展潜力;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有利于我们打通对外开放新通道,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在更大范围扩大开放、深化协作、配置资源;省委纵深推进“一元多层次”战略,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着力打造“一主两副”外的新兴增长极,有利于我们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省同类城市中脱颖而出,走在前列。

从我市发展基础和条件看,经过多年的奋斗,荆门发展定位更加清晰,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路径更加科学,“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我们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心无旁骛加快发展;我市七大主导产业方向已经确定,转型发展的路径已经指明,有利于我们挖掘发展潜力,加快产业链重构,提升整体竞争力;随着襄阳-荆门-宜昌高速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有利于缓解制约我市发展的交通瓶颈;中国农谷建设、柴湖振兴发展两大省级战略深入实施,成果逐步呈现。中国农谷建设写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有利于我市放大农业比较优势,彰显品牌效应,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荆门石化千万吨扩能改造项目纳入中石化“十三五”规划,有利于我市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做大做强石化产业;随着国家放开低空领域的步伐加快,中航工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布局荆门,有利于我市抢占通用航空产业制高点;荆门通过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验收,入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有利于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成果逐步呈现,有利于缓解制约荆门发展的资金瓶颈;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高涨,谋发展抓发展气氛浓厚,有利于我们升腾发展气场,实现后发赶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湖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