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广东河源十三五规划:力争河源电厂二期建成投产 建设一批分布式能源发电项目(全文)

2016-07-29 08:1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广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广东省河源市发布了《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规定“十三五”期间,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和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严格控制燃料的硫含量,提高洗选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例。进一步增强电力保障能力,加快东源岑田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河源电厂二期建成运营,新增110千伏变电站21座、线路117千米,35千伏变电站15座、线路177千米。加强天然气管网建设,重点推进西三线市区接气工程、市区天然气管网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光伏发电产业基地,积极推进中心城区与江东新区建筑、厂房等光伏分布式能源发电项目,到2020年全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以上。鼓励天然气和电力的大用户与能源供应企业开展市场化交易,通过市场供需情况引导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全文如下:

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实现振兴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科学制定和深入实施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河源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要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奋斗目标、建设任务和主要措施,是未来五年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规划有效实施,夯实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河源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赛科学发展、赛项目水平、赛责任落实”活动为抓手,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较好地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在推进科学发展新征程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较好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0.08亿元,年均增长11.1%;人均生产总值26401元,年均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380.32亿元、67.47亿元和564.14亿元,分别年均增长16.3%、23.4%和22.9%;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年均增长8.2%和13.1%。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明显,初步构建以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2015年末三次产业比例为11.5:45.8:42.7。园区经济初具规模,5年投入园区开发建设资金111亿元,“二区六园”开发面积74.6平方公里,5年扩园37平方公里;市高新区成功升级国家级高新区。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全市接待旅游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多,电子商务、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生态农业稳步发展,2015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0.88亿元,年均增长5.4%;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获得认定并全面启动建设。

项目投资较快推进。坚持以项目为纲,全力推进“四个一批”、“三个50”、“三个100”和“双百亿”工程以及重点项目建设,“十二五”时期累计新签约项目394个、新开工项目406个、新投产项目310个;累计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26个、新开工项目15个。五年共安排重点项目424个,累计完成投资800亿元,年均完成投资率98%,项目个数和年度投资额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重点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步显现。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十二五”时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5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8倍,全市城乡基础设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迈出新步伐,五年新增高速公路145公里,公路密度由“十一五”期末的93.2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十二五”期末的102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电源、电网建设加快,5年建成投运35千伏及以上项目31项,新增变电容量101.9万千瓦、输电线路560千米。水利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城市防控、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水利示范县建设、小农水示范镇等惠农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工程建设明显加快,2015年光纤入户率和4G基站建设完成率分别名列全省第一和第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生态环保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市”。新丰江水库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生态环境保护湖泊之一,总投资超过15亿元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扎实推进。实施新一轮绿化河源大行动,积极推进生态景观林带、“一灭三改”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74.2%。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防治“五大治污工程”,建成22座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28.5吨,配套管网232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依期完成省下达任务。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全市义务教育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协调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五县一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通过国家验收,成功创建教育强市。“十二五”时期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2.6万个、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23.4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7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5%以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9%,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面实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医保门诊特定病种3项制度。城乡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市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基本建成,新建和平县人民医院、龙川县第二人民医院、紫金县人民医院新院,完成66个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市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8%和11%。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扶贫开发“双到”成效明显,3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4亿元,283个重点村平均每村849万元,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9892元,脱贫率100%,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0.2万人;完成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造12.44万户、“两不具备”村庄搬迁安置任务3.16万户。

文化事业长足进步。高分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全市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基本建成,河源恐龙博物馆、桃花水母大剧院建成使用。文化产业有新发展,巴伐利亚庄园、坚基演艺集团等大型骨干文化企业走在山区前列。家训文化成为全国典范。保护开发了一批文物古迹、名人和革命纪念场馆、古村落古民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金花朝戏、连平忠信花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朝戏剧团被列为首批“中华文化传承基地”。

重点改革更加深入。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任务基本完成,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压减。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深化,民营经济公平竞争环境逐步优化,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农村综合改革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立,社会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节 经济呈现新常态,发展面临新环境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大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市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也存在诸多风险和挑战。

一、面临难得发展机遇。

政策红利释放的机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部署为河源的转型发展进一步释放出制度红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广东自贸区的建设为河源谋划新的战略定位、发挥后发优势、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打开了思路、明确了方向。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等系列有针对性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河源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振兴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经济结构转型的机遇。“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就是次区域范围的产业梯度转移。随着广东以产业转移合作为核心的区域间对口帮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健康养生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的深入推进,以及河源现有产业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成为未来形成后发优势的重要引擎,对于加速形成产业集群,打造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低碳发展的机遇。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和重点任务,河源一直秉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全力打造“广东绿谷”。“十三五”时期,一方面,河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将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环境支撑;另一方面,基于市场机制的全方位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也将进一步推动河源丰富的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和生态优势转变。

综合交通大发展的机遇。“十三五”时期我市将迎来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主体的交通大发展,并全力新建和改造一批干线公路、航道、港口、机场以及运输枢纽,将彻底破解交通落后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无缝融入珠三角经济生活圈,全面打通连接珠三角、大内陆和出海港的通道,这对促进河源振兴跨越发展和打造成为粤东北地区人流和物流中心、华南地区重要铁路枢纽、全面对接“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广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