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报道正文

贵州风电:风好正扬帆

2016-08-03 12:23来源:西部开发报作者:高艳飞关键词:风电项目风电场贵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1年4月,赫章县韭菜坪风电场一期投运,输电线网由此有了贵州新能源。作为第一个风电项目,韭菜坪风电场实现了贵州风电的零突破。

一场发端于韭菜坪的新能源之风,吹拂着贵州大地。截至目前,贵州风电投产、在建及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190个,装机规模可达1025万千瓦。已投产的68个风电项目,风机规模达200多台,装机337.4万千瓦;在建项目54个,装机314.28万千瓦;开展前期工作项目68个,装机373.32万千瓦。今年上半年,贵州累计完成新能源投资62.3亿元,其中风电33.6亿元。

深山之巅的坚守与创新

贵州建风电,如何恢复植被和运输设备,是需攻克的难题。

保护风电场的生态环境,成为各项目的共识。

在龙里草原风电场,场区道路和风电机位周边,没有积水或泥土松动迹象,沿途护坡挡墙绿意盎然,饱含水珠的花朵吐露芬芳、清香袭人,水流在规整的排水沟渠内顺流而下……“工程建设一启动,公司就同步投资修建环保设施。”中广核贵州龙里风力发电公司龙里风电场场长叶升鹏说,风电场的砌石挡土墙、综合护坡、网格护坡等工程,因地制宜种植各种植物,恢复了植被,治理了边坡垮塌。运行期,他们还将环境绿化、生活污水处理等列为美丽风电的重要抓手,继续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

截至目前,龙里风力发电公司已投入4000多万用于生态恢复,前四期项目已经在今年3月份通过了“环水保”验收。

韭菜坪风电场地处景区,如何让风电场成为景区的又一道靓丽风景,华能赫章风力发电公司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

风电“开拓者”们用行动履行着生态保护的责任。

相比环保,风电建设如何解决大件运输难题,则是建设者们在贵州山区探索出的又一个经典实践。贵州风电项目都在高山之巅,地处边远山区的项目,送出工程距离较长,开发难度大。

56米长的风机叶片,80米高的机身。风电设备的高大身躯,如何在贵州的盘山公路上行进?“拖车在前面拖,挖机在后面推,才能保证风叶、机身等设备能顺利运往山顶。”谈起施工困难,龙里风电场副场长王方钦感概万千,运输车辆走完高速后,如何保障大件设备进场,让建设者们费了不少心思。“部分进场道路弯道大,无法通过,我们对运输车辆进行了改装,研制了过弯设备,让大件物品得以顺利进场。”

地处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近3000米,有“贵州屋脊”之称,多雨雾天气,一年凝冻期长达5个月。韭菜坪风电场的建设,施工难度极大。受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各风机之间没有开阔的地势,每台风机的山头,路得现挖,完工后还要恢复植被。

尽管困难重重,风电开拓者们仍不畏风吹日晒,凿山开路,在地势陡峭的深山建起一个个清洁能源基地。

风电经济风起云涌

在龙里草原风力发电场升压站,监控室里的设备实时监测着161台风电机的运行情况,2012年7月并网发电至今,这些设备就像是风机的生命体征仪,监测着风机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工作人员及时维护和检修,保证正常运行。

2012年至2015年,中广核贵州龙里风力发电公司在龙里建设了7个项目,并全部并网发电。在不停转动的大风车背后,蕴藏的是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7个项目总投资约29亿元,年发电能力约6亿度电,能够满足约30万户居民全年用电。”叶升鹏说,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相当于每年减少标煤消耗约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万吨。

在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云顶风电场,48台风车迎风转动,一台风车转动一小时可以发1000多度电。该风电场是贵阳市第一座开发建设和投入运行的风电场,项目总投资约7.25亿元,年发电量1.61亿度。

贵州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贵州已建成的68个风电项目,直接投资达300亿元;已经核准的54个风电项目,预计总投资280亿元左右;列入今年实施方案的35个风电项目,预计总投资180亿元左右。

风电规模的扩大,为贵州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加快贵州构建安全、稳定、多元、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风车美景入画来

在贵州,人们第一次看见大风车,是在赫章韭菜坪景区。

当风车与美景相遇,宛如一幅幅跌落世间的水彩画,惊艳至极,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师、作家、旅游爱好者前来观光。

“妈妈,你看那个大风车真漂亮!”风车的赏心悦目,让到云顶草原游玩的小朋友王萌萌发出了感叹。

走进云顶草原风景区,48台风车与草原相映成趣,悠闲吃草的马儿加上蓝天白云的衬托,让人仿佛步入画中一般,如痴如醉。“记得风电场没建立以前,景区附近都没有什么吃饭的地方。风电场建设好以后,周边一下子就新增了七八户农家乐。”对于长期驻守在云顶风电场的值长杨朝敏来说,景区的发展变化也是看在眼里。

谈起风电场建设带来的变化,花溪高坡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杨志文更是万分感慨:“近年来,景区内的大风车确实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高峰期每天有400多名游客到草原游玩,带动了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

在贵州屋脊韭菜坪景区,成片的韭菜花配上美丽的风车,展现出动静结合的风光美。每年花开旺季都会吸引着一批批摄影师、作家前往。2015年,游客接待量达到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00万元。

来自湖南的摄影师李庆说:“韭菜花的静美配上风车的灵动,是世界上最和谐的画面,也是我们摄影师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我的笔下,韭菜花和风车是必不可少的。”来自上海的作家刘舒去年第一次到韭菜坪后,就写下了很多篇文章。

景区的火热,也为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带来极大改善。“以前景区只有几户农家乐,现在一下子就发展到20多家,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红火。”谈起景区的改变,赫章县阿西里西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王永红兴奋不已。

“有的问花开没有,有的提前订餐、订房间,接电话都接不赢。”韭菜坪景区野岭人家客栈老板唐兴荣说,下个月就是花期了,因此这段时间很多外地游客都打电话过来订餐、订房间,现在房间已基本订满了。

骑马、看风车、逛草原、吃烤羊,这是到龙里大草原游玩最惬意的事。

“初到龙里大草原的游客,除了能够感受到草原的辽阔,还能感受到风车的灵动。”贵州龙里大草原景区草原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明锋坦诚地说,有静无动,太过单调,有动无静,太过浮躁。龙里大草原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动静结合。

随着龙里大草原景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向草原,景区的游客量每年也在大幅递增。2015年,龙里大草原景区年接待游客28.68万人,今年“五一”期间每天接待游客突破6000人。

在龙里大草原景区,龙山镇草原村村民张成忠和妻子两人通过“拉马”谋生,一年可赚得六七万的纯收入。

张成忠所在的草原村拐垄组,有70%的村民通过“拉马”发家致富。

项目建设期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统筹布局的战略思维,释放出绿色福利。风电作为旅游的延伸产业,呈现了动静结合的美景,成为贵州旅游又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场区居民的绿色银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项目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贵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