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山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研发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附全文)

2016-12-27 17:3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燃煤发电超超临界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下达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详情如下:

山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现将《山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19日

附件:山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山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十三五”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决胜时期,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完成《山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及《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山西省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改革任务艰巨繁重。全省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进取,攻坚克难,全面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创新环境日趋优化,科技创新城建设全面启动,顺利完成了“十二五”科技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省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全省有效集聚各类科技资源,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科技经费投入连年增长,2015年,全省R&D经费投入152.2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9.3%。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立项建设省级科技创新团队79个。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新批准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立项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43家,潞安集团建成我省首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科技论文和专利数量快速增长,SCI收录我省科技论文数量达到1699篇(2013年),比“十一五”末增长72.8%,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104件(2015年),“十二五”年均增幅24.6%。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国家各类科学技术奖4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显著增加,2014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207.6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7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一五”末的199家增加到720家,长治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增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7家。

2.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首次设计和编制了煤基低碳产业创新链和非煤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实施了一批科技重大专项,攻克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富有竞争力的标志性成果。研制出我国切割功率最大(1100kW)一次采全高(7.2米)的MG1100/2860-WD大功率大采高电牵引采煤机、智能型千万吨煤炭综采成套设备、世界首台商业规模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双循环低温发电机组、新一代显示技术的激光投影机、高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等一批先进技术产品。太原不锈钢产业集群和榆次液压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实现了我省在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中零的突破。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进步,育成的大丰30号玉米杂交品种居国内领先水平,研发的F型小麦不育系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大技术创新,杂交大豆高效繁育制种技术取得新突破,承担国务院农村综改试点项目——山西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702家农科服务站,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型科技综合服务。

3.区域创新环境日趋优化。

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区域创新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科技对外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省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优化整合为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基金)、平台基地和人才专项五大类,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科技管理新体制。出台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创新驱动山西行动计划》《低碳创新行动计划》《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总体方案》《围绕煤炭产业清洁、安全、低碳、高效发展拟重点安排的科技攻关项目指南》,形成了山西省“131”创新驱动战略体系,在全国最先完成并实施了省域创新驱动行动顶层设计。首次召开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进行系统部署。科技对外开放不断拓展,科技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新建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5家、省级国际合作基地16家,总数分别达到11家和30家。科普工作广泛开展,全社会创新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4.科技创新城建设全面启动。

科技创新城作为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全面开工建设,累计引进清华大学能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4个研究所、中煤科工集团等35家研发机构,研发方向涵盖煤机装备、煤化工、煤焦化、煤层气、煤电、煤基新材料、富碳农业等7个煤基低碳领域,代表了国内同行业最领先研发水平。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等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0亿元。出台了《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建立山西科技创新城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指导意见》《关于山西科技创新城高端人才支持的暂行办法》《关于山西科技创新城平台管理的暂行办法》《关于山西科技创新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关于山西科技创新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和扶持的暂行办法》等政策,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

(二)面临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总体看,我省科技创新实力基础弱、底子薄,与先进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重要指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2015年,山西省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于全国第25位,绝大多数指标位于全国20位左右,属于科技综合竞争力薄弱地区。科技经费投入不足,2014年,山西省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只有1.19%,明显低于全国2.05%的平均水平,R&D经费投入排全国第20位,多元科技投入体系仍不健全,科技风险投资的市场机制没有形成,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能力较弱。科研人才尤其是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匮乏,国家级创新团队只有1个,2014年,山西省R&D人员全时当量只占全国的1.32%。聚焦主导产业的创新平台数量少,高端平台更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只占全国的1.25%,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只占全国的1.38%,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14家,我省还未建立。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亟待打开。

2.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亟待提高。

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建立起来,多数企业只注重当前实际问题,缺乏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创新战略的长效机制。2014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只占7.99%,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只占5.43%,明显低于全国12.62%的平均水平,R&D人员数量只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总数的1.34%。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总量少,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融资难、创新难、成长难等共性难题亟需得到有效破解。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数量少,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只占全国的1.39%。高标准的产学研合作有待建立,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只有1个。

3.科技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政府职能转变不力,与市场的关系处理不明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科技成果转化数量不多,转化渠道不畅,科技中介服务市场发展缓慢,交易活动少,科技成果转化、转让、转移的综合服务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评价标准单一,突出数量指标忽视质量和潜力。高校科研体制亟需改革,考评机制落后,办学特色不明显,对产业支撑作用较弱,科研人员研究方向轻需求和问题导向,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中央驻晋科研院所的优势作用在省内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军地企业院所尚未达到深度融合,省属科研院所改革滞后。科技与金融结合不紧密,科技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仍不完善。

4.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能力较弱。

科技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能力较弱,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质量效益低,高能耗、粗放式产业开发模式仍然存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缺乏充足有效的技术供给。

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作用较弱,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产业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全省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只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11.4%。

(三)形势分析。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新能源和生物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将加快推动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更加高效和低碳的绿色能源和生物技术将显著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结构,世界能源格局将向更清洁、更灵活和更多元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供电在全球发电能力的占比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将超过欧盟、美国和日本的总和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绝对增幅最大的国家。新能源技术高速发展的态势将对我省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变革。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战略高技术持续突破,基础前沿领域勇攀新高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形成了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的局面,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内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逐渐显现,上海正在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正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沿海发达地区正在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随着国家开放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发达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将持续增强,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将不断地向中西部转移,这些条件将为我省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我省情况来看,科技创新是摆脱资源依赖的迫切需要。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严峻的现实,决定了我省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走出资源型经济困境,使资源型经济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都要依靠科技创新、全面创新,通过突破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带动产业发展的战略性突破和重大升级。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山西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逐步衰减,发展面临着资源瓶颈制约、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在未来五年内,要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

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与潜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发电查看更多>超超临界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