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矫勇:我国近十万座水库大坝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安全风险

2017-05-04 08:54来源:大坝新闻关键词:水电站水库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7年4月26日,中国大坝工程学会主办的第六届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在杭州开幕。来自学会各会员单位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30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集论文91篇,邀请34位专家做了为期两天的大会报告,围绕胶结颗粒料坝新坝型的研究进展、水库泥沙处理、资源利用研究进展及推广应用、水库大坝新材料、施工新技术、修补加固与扩容改造技术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学会理事长、水利部参事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矫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等领导亲临指导。矫勇理事长针对行业发展的国内外动态,阐述了创新支撑发展、创新开拓未来的重要性、必要性。各会员单位应结合自身工作认真学习、积极实践。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坝新闻(ID:dabaxinwen)

研讨会现场

会议围绕胶结颗粒料坝新坝型的研究进展、水库泥沙处理、资源利用研究进展及推广应用、水库大坝新材料、施工新技术、修补加固与扩容改造技术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

近百年来,世界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4~0.8℃,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气象水文状况的影响已经显现。

水源的供水保证率要高、水质要好,能够满足城市化发展的基本需求。但是我国有许多大型水库,主要是水电站水库,并没有发挥好优质水源的功能。

学会理事长矫勇指出,当前我国的筑坝建设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而水利水电发展面临更复杂的建设环境、更高的安全要求。

矫勇理事长大会致辞

我国的筑坝建设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而水利水电发展面临更复杂的建设环境、更高的安全要求、更严格的环境约束时,推动水利水电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创新。尤其是直接从事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更应该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把新方法和新技术推广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出经验,把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解决坝工事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换一个角度讲,当我们面临新挑战、新问题时,要敢于破守成规,通过创新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第一,气候变化下的水库大坝安全,需要运用技术创新去保障。

近百年来,世界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4~0.8℃,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气象水文状况的影响已经显现。近30年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差异性更加明显,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因此,要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对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的影响。

我国现有水库98000余座,虽然近10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但气候变化增加了水库大坝的安全风险。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一些河流水文系列可能发生变化,增大了河川径流过程的不确定性,水库原有的防洪标准可能变得偏低,对汛期水库调度产生重要影响。近期发生的美国奥罗维尔水库险情的原因之一,就是水库调度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水文系列变化未做出及时调整。尤其对于我国中小河流上的水库,由于设计年代已久,缺乏水文资料,原设计存在安全上的不确定性,在极端降雨情况下,大坝漫顶甚至溃坝的风险增加。

针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水库大坝安全风险,需要从气象水文预测、水库调度运行、工程结构改造与加固等方面,运用创新思维和新技术加以解决。比如,研发经济实用、漫顶不溃坝的新型筑坝技术和筑坝材料;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为依托,研发水库大坝安全建设和安全运行智能化监控新技术;针对我国中小水库多、出险几率大的特点,研发水库大坝除险快速加固处理新技术,等等。通过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保障水库大坝安全运行。

第二,科学做好水利规划,需要运用创新的思路去引领。

现在许多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都在承担着本省的水利水电发展规划的任务。比如,随着新一轮城镇化进程,各省都在国家中长期供水规划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本省的供水规划。编制好供水规划,水源布局是第一位的。

水源的供水保证率要高、水质要好,能够满足城市化发展的基本需求。但是我国有许多大型水库,主要是水电站水库,并没有发挥好优质水源的功能。比如云南、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水库总库容分别列我国第二、第三、第四、第六位,但水库供水仅占这些省份总库容的5.4%、12.9%、4.5%、3.7%。因是山高水低,提水成本高,不得不在地势高的中小河流上修建一批中小型水库,满足城镇的供水需求,代价是中小河流的水生态和水环境遭到破坏。

但是,当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电力需求已经大幅度放缓时,当中央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要求时,当西南水电出现大量弃水弃电现象、卖电不如卖水时,当深入开展城镇水价改革、水价到位能够承受提水成本时,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思路,发挥好大水电水库的水源功能,解放一批中小水库,还水于中小河流的生态环境?我们的供水规划会不会编制的更科学、更具有生态优先的理念和时代精神?云南的大水网工程、重庆的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尝试,在更好的提高城镇供水保证率的同事,使山区中小河流的生态质量得到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恢复,人民群众可以更好的享受绿水青山。

第三、应对特高坝建设管理的技术难题,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去解决。

根据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数据,目前世界有200米以上特高坝77座,其中我国20座,占26%;其它排序是美国6座、伊朗5座、土耳其、墨西哥各4座,等等。而世界在建的200米以上特高坝19座,其中我国就12座,占63%。所以,我国已经名副其实的走在世界筑坝领域的前列。

我国的特高坝,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高海拔、高地震烈度、高边坡、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主要分布在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大渡河等大江大河,河流水量充沛,水能资源富集,大地下厂房、大流量泄洪、大机组发电、高速水流消能成为常态,对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要求十分高。

我国如此密集地建设一批特高坝,是世界筑坝史上所从未有过的,许多特高坝勘测设计和建设管理中的技术难题,可能是第一次遇到。解决前人从未遇到的问题,必须要有创新的意识,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细致的论证,团结合作的精神。令人高兴的是,我国坝工建设领域目前已经有一批世界级的科技创新成果。比如在糯扎渡、溪洛渡水电站研发运用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技术大大提升了工程质量,再如600米级以上超高边坡监控和处理技术的研发突破,成功解决了我国小湾、锦屏等巨型水电站的挑战性问题,白鹤滩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和建造,创造了领域新的世界记录,等等。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高坝大库安全事关国运安危、人民福祉,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容不得半点马虎。这就要求我们水利水电科技工作者不断树立创新意识、严谨作风和团队精神,敢于攀登不止,不断追求科技进步,使我们的工程作品能够真正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第四,再造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需要以创新的精神去实践。

面对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加上人口众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工业结构偏重的经济社会条件,为了满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的基本需求,我国不得不建设大批水库大坝,其数量成为世界第一。

于此同时,也带来一些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坝的阻隔使河流生境碎片化、改变河流径流过程、改变泥沙传输过程、河流生态基流得不到保障、以及水库调蓄对河流水温的影响,等等。水库大坝对河流的阻隔不可避免,关键要通过综合生态保护措施,使依赖于河流的水生物能够适应新的生境并生存发展。

为了在建坝的基础上保护好水生态,水利水电行业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在流域规划中划定水电禁止开发区和规划保留区,对天然生态保护区、敏感和脆弱生态区进行严格保护;适合建设鱼道的水库大坝积极建设鱼道,没有条件建设的大力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通过水库蓄清排浑和调水调沙改善河流泥沙传输条件;开展水库生态调度实验,创造适于鱼类产卵的流量环境,等等。

当然,相对于河流上的水库群对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变,我们再造良好河流生态的实践刚刚起步。正如欧美发达国家,在已经不是天然状态的河流上让水生物适应新的生境,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但是坝工界的同仁们必须从现在起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从规划、勘测设计、工程建设、运行调度各个阶段,积极探索水生态保护新技术和新方法,使水利水电工程成为生态文明工程,使河流生态在有坝河流上达到新的更可持续的平衡。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作为我国水库大坝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这已是学会组织的第六次新技术推广研讨会,从以往各次研讨会的情况看,新技术推广研讨会办的很有特色。

一是议题广泛。针对水库大坝勘测、设计、施工、监测、运行中的技术问题,精心选择研讨会议题,范围覆盖到高坝筑坝技术、新坝型建设管理、大坝安全风险管理、老坝修复加固技术、高水工建筑物的检测与评估、勘测设计新方法、生态保护等方方面面。

二是论文众多。六次推广研讨会,一共收集论文450多篇,涉及20多个议题,既是大家的工作成果,更是坝工领域的思想宝库。

三是参会人员踊跃。每次研讨会参会人员都多达200多人,而且许多代表来自科研、勘测设计、施工、工程运行一线,给研讨会带来基层一线的创新动力和思想火花。

可以说,这是一个促进大家思想碰撞、技术交流、相互启迪、推动创新的平台,衷心希望大家珍惜这个平台,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并向学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如何改进完善这个平台,共同推动水利水电事业的科技创新和健康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