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能源专家为什么“心痛”?因为我国多种能源储备严重不足!

2017-05-17 13:52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付兆辉 杜伟 李瑞忠关键词:天然气LNG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应急怎么实施?

我国能源的调峰和应急主要是指天然气的调峰和应急。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不大,目前只有6%,但是天然气消费呈现季节性特点,冬季供暖期间,北方天然气消费量骤增,天然气供应紧张导致经常出现“气荒”,这时就需要动用天然气储备去应急调节供需平衡。

中国天然气储备体系还处于建设初期,目前发展方向主要是调峰为目的的储气库。截至2016年底,我国建成地下储气库19座,工作气量在60亿立方米左右,约占全年消费量的3%,而西方主要用气国家可以达到15%以上,所以说我国储气规模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天然气调峰应急方面,主要面临着几个问题:

一是天然气调峰能力不足,天然气管道和地下储气项目建设周期较长,经济效益不如预期,建设进度远远滞后。

二是天然气价格未完全市场化,峰谷气价难以落实,且民用与非民用气价格倒挂严重,影响了储气设施建设。

三是天然气调峰应急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天然气调度系统,应急预案和调配机制尚不完善。《规划》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提高能源的应急和调峰能力。加大储气库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沿海LNG和城市储气调峰设施。2020年,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达到天然气消费量5%左右。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大地下储气库扩容改造和新建力度。

围绕国内主要天然气消费区域,在已初步形成的京津冀、西北、西南、东北、长三角、中西部、中南、珠三角等八大储气基地基础上,加大大港库群、华北库群等地下储气库扩容改造,加快华北文23等新的地下储气库建设力度,完成到2020年形成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148亿立方米的建设任务,力争达到天然气消费量的5%。

二是加快LNG储气设施建设。

根据消费区域资源流向和市场实际需求,建议进一步优化沿海LNG接收站布局,在应急调峰能力要求较高的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地区,优先扩大和适度新建LNG接收站。特别是鼓励现有接收站新增储罐、泊位,扩建增压、气化设施,提高接收站储转能力。

三是利用价格杠杆,完善应急体系。

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建立合理反映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的天然气价格机制,实施峰谷分时价格、季节价格、两部制价格制度,推行大用户直供,发展可中断用户,完善调峰、应急等体系和机制。

能源储备怎么扩展?

能源储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石油天然气,也包括其他能源品种。从长远来看,除了石油天然气,我们还要大力扩展能源储备的品种,增强能源储备的规模,尤其是涉及到能源长远发展的战略稀缺能源资源和新材料,一定要未雨绸缪,提早着手,提早储备。《规划》提出,要“完善天然铀等资源勘探开发与重大能源示范项目投资政策”。只有一句话,着墨不多,但意味深远。

之所以要未雨绸缪,是吸取稀土发展的经验教训。稀土是战略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中国的稀土资源储量曾一度占到全球储量的85%,在过去几十年承担了世界稀土供应商的角色,一直以极低的价格输送到国际市场,结果付出了破坏自身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

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比如稀土、铁矿砂等,凡是中国处于出口阶段的时候,价格都极为低廉,一旦转为进口,价格则飙升了数十倍。同样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美国却将其稀土矿山封闭;而资源匮乏的日本则大肆购买中国稀土,将其埋入海中,以备未来几十年之用。目前中国的实际稀土储量已经不足世界的23%,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在2040-2050年前后必须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未来一旦变成纯进口,我们花费的不仅是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金钱,更可能将在战略上被西方国家钳制。

正是基于稀土产业的前车之鉴,中国能源储备必须提早着手,在油气之外,提早储备一批战略能源资源和新材料,深度扩展能源储备品种。

一是煤炭。为解决煤炭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2011年国务院启动了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方案。截至2015年底,11个基地内煤炭静态储备能力约7000万吨/年,煤炭流通规模约7亿吨/年。新的市场形势下,煤炭储备应及时调整,优化布局和定位,进一步加强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和物流园区建设,到2020年煤炭静态储备能力达到9000万吨/年,流通规模达到9亿吨/年,基本形成配套可靠、功能齐备、绿色高效的煤炭储配体系。

二是铀矿。铀矿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具有低碳特点,是核电及核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原料。我国铀矿资源总体不算丰富,矿床规模以中小为主,矿石品位偏低,通常有其他矿产伴生。据我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铀矿储量推算,我国铀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0位之后,尚不能适应核电长远发展需要。新世纪以来,铀矿勘查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我国铀矿储量进入快速增长期。

“十三五”期间,建议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天然铀资源,加大国内铀矿勘查投入和力度,提高国内天然铀生产保障能力;同时加大海外铀矿资源勘查和开发力度,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保证国内天然铀供应;建立天然铀国家战略储备和企业商用储备体系,提高天然铀储备规模。

三是石墨矿。石墨是元素碳的同素异形体,是一种质地较软的矿物,可以衍生出石墨烯和金刚石等材料。石墨烯是目前已知室温下最好的导电和导热材料,优异的性能使得它在能源特别是储能领域具备变革潜力,凭借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十三五”期间,要发挥石墨烯等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今后要加强石墨烯工程技术的研究,加快推进石墨烯技术应用的产业化进程,加大石墨烯等行业的投资力度。

除了煤炭、铀矿、石墨等资源外,部分稀有金属(如锂)也可能会影响到未来能源的发展,这些能源资源和材料也需要战略储备。“十三五”期间,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新的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快能源新材料的科研攻关,大力扩展能源储备品种和规模,为未来能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能源战略储备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国的能源战略储备起步晚,储备规模距离国际通行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只有持之以恒的开展储备工作,才能做到“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规划》对于各品种能源储备提出了详细的任务目标,“十三五”期间,要认真落实这些目标要求,继续加强能源储备体系建设,完善能源储备制度,扩大能源储备规模,做好应急保障准备,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让国人不再为能源储备和能源安全“担忧”和“心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