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德国当地时间6月16日,由国家电网公司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主办的“新能源发展与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研讨会以“创新引领、标准推动、合作共享、互联互通”为主题,旨在交流新能源快速发展给能源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国网董事长、IEC副主席舒印彪作大会致辞并做了题为《深化合作 应对挑战 共同推动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他表示:“当前,加快新能源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趋势。实现能源转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中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是核心举措,能源生产消费全面再电气化是基本途径,互联互通、智能高效的现代化电网是基础平台。”
研讨会前后,国网先后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丹麦国家电网公司、德国能源署、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签署了协议或备忘录,以加强合作与交流。
新能源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为1.5亿千瓦和0.8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同时,大力压减煤炭、煤电产能,在交通运输、工商业、居民生活等领域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其中2016-2017年退出煤炭产能4.4亿吨以上,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为新能源发展腾出了空间。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逐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提供了可能。但同时,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给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有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面对和解决,如系统安全性问题。“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且大量使用电力电子元件,大规模集中并网给电网带来巨大的安全压力,中国、德国都曾出现过风机大规模脱网事件。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的情况下,如何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舒印彪指出。
据介绍,在推进新能源分布式开发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转向海上和内陆偏远地区,甚至包括高原、沙漠和戈壁地带。这些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但是远离负荷中心,大规模开发后如何高效送出是一个重大挑战。此外,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新能源开发成本持续下降,但与常规电源相比依然偏高,新能源比例较大的国家普遍存在补贴数额巨大、终端用户电价持续上涨的压力,对新能源发展形成制约。
与国外相比,我国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市场条件有很大不同,新能源消纳问题更为突出。具体到国网,2016年该公司调度范围局部地区弃风弃光问题突出,其中弃风396亿千瓦时,弃光69亿千瓦时。弃风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占全网90%,弃光主要集中在西北,占全网99%。西北弃风弃光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两省区。新疆、甘肃合计弃风电量占全网总弃风电量的61%,弃光电量占全网总弃光电量的80%。
舒印彪表示:“解决新能源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各国同行都有自己的认识和做法。基于国网实践,我认为,需要从发挥电网平台作用、加强技术创新引领、完善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共同参与等四个方面统筹推进、精准发力。”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
从世界范围看,加快各国电网互联互通,实现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已成为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不久前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变革技术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目前,欧洲已建成统一同步电网,各国电网实现了互联互通,系统平衡调节能力较强,新能源在各国之间能够自由流通,促进了消纳,如丹麦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50%以上,西班牙瞬时风电出力占负荷的比例达54%,葡萄牙连续107小时全部由可再生能源供电。为进一步促进新能源发展,欧盟能源委员会提出,到2030年将各国的跨国输电容量再增加一倍。
具体到我国,今年以来,国网在电网互联互通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全网统一调度、新能源在全网范围强制消纳等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4月,国网经营区共消纳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电量10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目前,国网正规划扩大同步电网规模,加强现有区域电网互联,到2020年将跨区输电能力提高到3亿千瓦左右,支撑新能源装机3.2亿千瓦。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要围绕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各环节,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舒印彪说。
记者了解到,这些技术主要包括:新能源高效发电和电网友好技术,可大幅提高新能源发电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大容量、高效率、长寿命储能技术;先进输电和新一代智能电网技术,如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大容量海底电缆、超导输电、柔性输电等技术可大幅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平衡调节能力和安全稳定控制能力。
实践证明,近年来,国网自主研发了全球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20项,线路长度超过3万公里;累计安装智能电表4.27亿只,建成多端柔性直流、统一潮流控制器、国家风光储输等多项国际领先的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为新能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标准是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然,要保障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需要精准制定投资和消费激励政策,通过补贴、财税优惠、配额制等措施,吸引更多资金投向新能源发展,鼓励用户积极消费新能源发电。同时,要精准制定产业规范和引导政策,加强电源、电网统一规划,完善新能源技术标准,促进新能源合理布局、健康发展。尤其是,要精准设计电力市场机制,包括跨国跨省消纳机制、辅助服务补偿机制,统一电力市场规则,打破市场交易壁垒,逐步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竞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事实证明,欧洲新能源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统一电力市场、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在国内,国网也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如率先试点弃风弃光跨区现货交易,充分利用现有通道裕度,累计组织交易近1000笔,外送电量18.5亿千瓦时;在东北积极推动辅助服务市场,提高煤电企业参与调峰的积极性,增加新能源发电量6亿千瓦时……通过这些措施,今年1-4月,弃风电量和弃风率实现“双降”,弃光率实现“单降”。
此外,新能源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用能方式,在高比例接入电网的情况下,用户侧深度参与调节是保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的发展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人类生产方式不再受到人体力量的局限,更有利于实现与能源供应体系的协调运行,有效解决系统调峰问题。社会运行将更加智慧,并与能源系统高效耦合,形成一个以智慧能源为动力、以高度电气化为特征的智能生态系统,因此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新能源发展。
“国网愿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秉持平等互利原则,与各国同行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携手推动新能源持续发展。”舒印彪表示,“建议加强经验交流、深化技术合作、深化标准合作、加快互联互通。”
标准是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该公司将在加强本国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电、储能等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协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各国标准体系对接与互认。同时,加强与IEC、ISO(国际标准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标准组织合作,共同促进国际标准体系健全和完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自然吸收及人为固碳等,实现碳排放量和固碳量的正负抵消,达到“净零排放”。能源生产和消费是我
8月8日,高效灵活煤电及碳捕集利用封存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议在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出席会议并致辞,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启钊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温枢
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调研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服务江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实践”主题展厅,认真其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样板作用,对该公司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给予高度评价,这不仅是对国网江苏电力工作的认可,更凸显了其在能源转型进程中勇立潮头的
最近,在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的舞台上,作为会议巡展的重要环节,位于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的公司“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服务江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实践”主题展厅,吸引了400余名院士、专家、国际组织代表和企业界人士参观,得到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JoCops的连连点赞。读来笔者生出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3月19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北京召开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国科协十届九次全委会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部署安排,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
日前,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两大电力央企同时“换帅”,至此近三年,五大发电集团“一把手”已全部换新。而“掌舵者”的更换,又将给各大集团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能源转型重点之新能源战略带来哪些变数呢?全部“换新”“十四五”时期,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我国电力装机的绝对中坚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月14日,湖南省政府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长沙举行工作会谈,推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一行会谈。在简要介绍湖南能源电力发展情况时,毛伟明说,近年来,湖南着力强化以电力为基础的能源支撑,加快能源
标准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储能产业穿越周期的刚性需求。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等专家在内多次公开呼吁,在现阶段,储能应该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以标准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标准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对于储能产业来说,“高可靠不是拍胸脯的承诺,需要扎实的理论模型、真实的数据支撑和
1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来源:跟着风行走)这份报告内容很详实,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中电联官网看看,我认为这份报告对于能源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的人来说很值得读一读。有几点信息比较重要,我摘要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2024
曾经“哪里风大往哪建”的风电项目投资逻辑,正在被“哪里用电往哪建”的新规则取代。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为93.8%。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甘肃、青海
近日,精控能源瑞典Vilseberga2MW/4MWh储能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配套风电场的弃风问题,实现了清洁电力的高效利用,也成为精控能源全球化战略实施中的重要里程碑。瑞典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8月4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公布了2025年6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五月份全国风电率分别为94.3%。其中,上海、福建、重庆三个地区6月风电利用率达100%;湖南、新疆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2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公布了2025年5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五月份全国风电率分别为93.2%。汇总统计,2025年1~5月份风光利用率低于95%。2025年5月,全国有4个省的风电利用率低于90%,5个省的光伏利用率低于90%。其中,西藏的风、光项目利用率仅为75%和64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湖南能监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湖南新能源消纳监测统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本细则适用于并入湖南电网、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直接调度的集中式新能源场站(风电、光伏),具备条件的分布式、分散式新能源发电项目参照执行。省内现货市场运行时:取新能源场站超短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9日-2025年6月1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四川省首个全产业链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投运近日,四川省首个全产业链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成都方鑫冷轧薄板有限公司5MW/1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正式并网运行。项目总规模5MW/10MWh,采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0日,黑龙江省密山市柳毛湖200兆瓦风电储能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项目由国家电投五菱电力投资建设,于2023年6月开工,总投资17.6亿元,项目配套建设了30MW/60MWh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由四个7.5兆瓦/15兆瓦时储能单元并联组成,极大提升了电力调峰调频能力。得益于储能系统“削
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推进抽水蓄能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分列第二、三位。在“双碳”目标的引领和驱动下,南方电网近年来加大抽水蓄能发展力度,以积极锻造新质
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分列第二、第三位。在“双碳”目标的引领和驱动下,南方电网公司近年来加大抽水蓄能发展力度,以积极锻造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两化”协同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5年4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5年4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注:按照
以风为弦、以氢为谱,“捕风制氢”在河北张家口赤城变成了现实。近日,笔者走进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探访自然之力如何转化为绿色氢能。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会地带的赤城县,风能资源丰富。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厂长袁建栋说,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日前,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青海省能源局联合印发《青海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涵盖了《青海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
10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的通知。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5〕3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
10月4日,华能在藏首个风力发电项目华能山南乃东才朋80兆瓦风储项目完成首台风机吊装。项目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境内,是西藏自治区2024年明确的保障性风力发电项目之一,总投资5.27亿元,总装机容量
9月28日,广东省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广东北部湾海上风电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文件显示,广东北部湾海上风电项目陆上集控中心,总规划容量为18900MW,总用地面积为25.5031公顷。项目建设单位为广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履约保函退还/执行工作指引(风电及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适用于竞价结束后)。详情如下:履约保函退还/执行工作指引(风电及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适用
9月30日,新能源云平台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度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公告》。根据公告,增量风电、太阳能项目竞价机制电量总规模=通过竞价资质审核的增量风电、太阳能项目装机规模x风电、太
近日,运达能源科技集团WD220-10000构网型中压双馈风电机组,成功通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电科院”)构网功能测试,获得国内首个针对10MW风电机组的硬件在环测试报告,表明其在惯量响应、一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9月29日,国家电投发布二〇二五年度第79批集中招标(广东公司阳江三山岛三海上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根据公告,国家电投阳江三山岛三海上风电场项目
2025年10月1日,由金风科技与三峡集团联合研发的GWH252-16-F漂浮式风电机组,在广西北海顺利完成吊装,刷新全球已吊装海上漂浮式机组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等多项纪录,关键部件实现全面国产化。该机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29日,内蒙古华电达茂旗100万千瓦风光制氢项目制氢站勘察设计服务招标。招标项目划分为1个标段,具体为:分布式能源站设计-制氢站勘察设计服务(CHDTDZ046/16-SJ-03901):10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
在日前举办的哈萨克斯坦能源周期间,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宣布,将参与哈萨克斯坦首个可再生能源项目——1GW米尔内风电场的投建工作,为其提供124台6.5MW智能风机。项目合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