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也许你已看到,激光雷达正在汽车行业开拓未来,而在风电行业,测风激光雷达正在引领风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风机处在难以捉摸的风况中,所承受的负载也充满了随机性,这给风机的载荷设计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工程师们往往采用“过设计”的方法来补偿风的不确定度,这也是风电价格居高不下的一大原因。而激光雷达测风设备,恰恰将这随机性转化为确定性,实时掌握这些确定的风况信息,就能颠覆传统的设计思路,突破传统桎梏,重新定义风机的度电成本。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机载测风雷达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激光雷达安装在机舱顶部或者轮毂中心,可以使得雷达测得的风速始终是主风向来流,对于风机所承受的风况信息更有代表性。
那么,雷达如何降低风机的度电成本?掌握了风况信息又有什么用?其实,风机的成本取决于风机所能承受的载荷大小,而且同样的风况,不同控制策略可使载荷可大可小,发电性能也是可高可低。换言之,风机的性能和载荷很大一部分是由风机的控制系统决定的,所以控制系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风机的度电成本的高低。
控制系统要做到载荷和发电性能的最优平衡,就要准确地知晓风况。而传统风机上一般只标配风速仪和风向标作为测风设备,由于风轮旋转造成的旋流和扰流影响,风速仪测得的风速受到强烈的干扰,无法作为风况信息的准确参考,风向标的测量值也同样是飘忽不定的。还有就是当风机遇到极限草帽风,而传统控制系统又无能为力时的那种无奈感,哪怕是提前1秒变桨都能大幅度降低载荷。这些痛点,相信业内的工程师们肯定深有体会。如果采用机载激光雷达,通过激光焦距调整不但能够精确测风,还能让控制系统提前几秒预知风况信息,就从本质上解决了原有控制策略的缺陷,以降低风机的载荷来降低风机的度电成本。
研究表明,通过激光雷达反馈信息配合智能控制策略,可以大幅降低风机疲劳载荷5%-10%以上,如图所示,不同部件有不同的降载效果。同时对于极限载荷,激光雷达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能保证雷达可靠性的前提下,可达到10%-20%的极限载荷降低。如图所示案例,在极限草帽风下,雷达辅助控制使得风机提前2-3秒变桨,保证风机稳稳当当地避过极限阵风,在保证载荷的情况下也保证了发电量。
其实不仅仅是载荷,反馈信息配合智能控制算法还可以优化风机的动态风能捕获响应和偏航规划,还可能提升发电量1%左右,更不要提修正偏航误差挽回的可能高达5%的发电量损失了。综上,雷达辅助控制可以大幅降低风机成本5%-10%。
随着中国风电行业的持续深入,风机应用呈现了山地化和向低风速区域转移的发展趋势。复杂地形所带来的复杂风况,其不确定性更加超出了平地风况,不确定性引发的小概率极限风况,给风机的强度、寿命以及发电性能带来很大的危害。
而在低风速区域,即使再小的年平均风速,还是有概率碰到极限阵风,风机设计时仍然要考虑承受住这些极限风况带来的极限载荷。这些小概率事件的不确定性,也给风机的成本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在这些应用环境下,传统的风机设计方法会使得工程师们为了考虑一个极小概率的恶劣风况而大幅增加成本,而这与低风速风机设计的理念背道而驰。这种顾此失彼的局面也完全可以用激光雷达配合先进的智能控制来克服,使得低风速风机的适应性更广、成本更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日前举办的哈萨克斯坦能源周期间,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宣布,将参与哈萨克斯坦首个可再生能源项目——1GW米尔内风电场的投建工作,为其提供124台6.5MW智能风机。项目合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5-2026年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年度框架招标,三一重能、电气风电、东方风电、运达股份、明阳智能、金风科技、远景能源7家整机商已经完成合同签约
1、4MW改10MW机组!河北304MW海上风电项目公示近日,河北省唐山国际旅游岛管理委员会发布《唐山乐亭月坨岛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公示稿)》。根据报告书,唐山乐亭月坨岛海上风电场一期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9月30日,国内风电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重磅公告,宣布公司已于9月29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股
随着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壮大,风电技术进入全球先进行列,逐渐成为世界风电供业链中心,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进发,已经成为中国风电整机商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2025年9月下旬,明阳智能意大利合作方建厂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8日,中节能太阳能宁夏公司、石嘴山农业公司两个光伏电站配建储能电站项目EPC工程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本项目工程范围为完成2个光伏电站配套建设储能项目(配储总容量为直流侧10M
9月26日,纽约举办的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之一Fortescue(福德士河集团,下称“福德士河”)正式宣布成立全球联盟,以期建设超越化石燃料的低成本、全天候清洁能源系统,加速全球工
9月22日,今年全球最强风王“桦加沙”穿过巴士海峡闯入南海,开始影响我国南海北部海域,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度突破17级,过境省份采取“五停”措施“被动避台”,避无可避的海上风机却只能“主动抗台”
9月23日,大唐山西天镇10万千瓦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二次)中标候选人公示,远景能源预中标,投标报价2.218亿元,折合单价2218元/kW。项目概况:大唐山西天镇10万千瓦风电项目位于山西省大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025-2027年度风力发电机组整包外委服务(含风机故障维修)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025-2027年度风
日前,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同澳大利亚驻华大使ScottDewar等围绕中澳可再生能源合作事宜展开座谈交流,共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与本地化布局新蓝图。各方就能源生态系统建设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9月30日,国内风电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重磅公告,宣布公司已于9月29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股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风电产业正以破竹之势,朝着高质量、多元化方向加速迈进。技术创新作为推动行业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应用场景的核心驱动力,正成为风电领域发展的关键密码。近日,全球首台160
9月25日,金风科技与泰国海湾能源GulfDevelopmentPublicCompanyLimited(GULF)在曼谷正式签署风电机组供货协议。金风科技将为四个项目提供GWH182系列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286MW,项目预计于2027年下半年进入商业运营。GULF
9月26日,纽约举办的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之一Fortescue(福德士河集团,下称“福德士河”)正式宣布成立全球联盟,以期建设超越化石燃料的低成本、全天候清洁能源系统,加速全球工
当中国已占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半壁江山之时,如何“建得好、运营稳”成为比“建得多”更关键的命题,在政策加码与成本挑战的双重催化下,高质量的“靠谱”海上风电项目正成为行业破局的核心密码今年以来
近日,山东高速集团权属单位齐鲁高速自主建造的首套风电混塔在山东华电聊城九标段343.75MW风电项目成功交付,标志着该集团在风电混塔领域已具备规模化生产和整体供应能力。风电混塔主要应用于低风速区域
9月5日,在土耳其中部Çankırı省的Çerkes36MW风电扩容项目,金风科技顺利完成土耳其首台GWH182-7.2MW风电机组吊装。该机组是当前土耳其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长的风电机组,为土耳其风电产业发展再添里程碑
伍德麦肯兹(WoodMackenzie)风电研究团队近期发布最新研究报告Chinawindturbineorderrankinganalysis,H12025(《中国风电整机商风机订单量排名:2025年上半年数据统计及分析》)。重点摘要如下。2025年上半年,中国风电市场
近期,某业主在机组招标中提出的“无关风速保发”条款,持续引发风电行业广泛热议。从行业良性发展的角度出发,这一看似甲方强势博弈下的“霸王条款”,不仅仅是让风电整机商无视科学、承担风险,更是
随着“136号文”的深入推进,靠近负荷中心的中东南部地区再度成为新能源开发关注焦点。然而,这些区域往往人口稠密、风资源条件相对一般。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更经济、更安全、更友好的风电开发,已
十五年前,通过创造性地加大叶轮直径,开发出低风速风机,中东南部低风速地区逐渐成为我国风电开发的主战场之一。此后,以搭载钢混塔为代表的高塔架技术广泛应用,低风速地区的风电开发进入了2.0时代,
2025年10月1日,由金风科技与三峡集团联合研发的GWH252-16-F漂浮式风电机组,在广西北海顺利完成吊装,刷新全球已吊装海上漂浮式机组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等多项纪录,关键部件实现全面国产化。该机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9月30日,国内风电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重磅公告,宣布公司已于9月29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股
2025年10月20日至22日,全球风电行业的年度盛事——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隆重召开。得益于GWO的支持,金风教育培训中心携手行业伙伴ASAT塞卡尔(北京)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北京鉴衡认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风电产业正以破竹之势,朝着高质量、多元化方向加速迈进。技术创新作为推动行业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应用场景的核心驱动力,正成为风电领域发展的关键密码。近日,全球首台160
9月28日,中际联合培训测试实训平台正式落地北京亦庄总部,现已正式开放,诚邀业界同仁莅临参观体验。3S塔筒实训平台以风电塔筒为主体,集产品测试、客户参观和人员培训功能于一体。平台配备登塔梯、升
2025年9月25日,伊莱特全球超大装备核心部件投产仪式成功举办,标志着该公司在全球超大环形锻件领域的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夯实。作为全球领先的环形锻件制造商,伊莱特曾在2022年创造了直径15.673米吉尼斯世
10月20—22日,全球风电盛会——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启幕!追风十八载,CWP不仅是全球风电行业的年度盛会,更是业界公认的中国风电“风向标”与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为期4天的全球可再生能源盛会——2025德国胡苏姆国际风能展(HusumWind2025)圆满收官。期间,三一重能以“智慧风电,赋能未来”为主题,携新款机型与全生命周期风电解决方案精
当中国已占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半壁江山之时,如何“建得好、运营稳”成为比“建得多”更关键的命题,在政策加码与成本挑战的双重催化下,高质量的“靠谱”海上风电项目正成为行业破局的核心密码今年以来
曾经“哪里风大往哪建”的风电项目投资逻辑,正在被“哪里用电往哪建”的新规则取代。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为93.8%。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甘肃、青海
风电行业“反内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上半年,风电整机中标价普遍回升,产业链压力得到有效缓解。通过对市场上几款主流机型的不完全统计,按不含塔筒的中标价来看,5兆瓦机组的最低中标价从2024年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