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中国核电党委书记陈桦:落实供给侧改革要求,探索“走赢大势”道路

2017-11-16 11:09来源:中国核工业报关键词:核电技术供给侧十九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即已经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集约型增长。这是党立足现实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的历史性判断,也是采取后续改革和发展手段的根本出发点。

基于对国家经济发展态势的总体判断,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六项战略举措,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在这样的宏观判断和战略举措下,作为以“建设成为最具魅力的国际一流核能企业”为目标的上市公司,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应该怎么看、何时动、做什么?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因势而谋,发展节奏从增长“快不快”调整到效益“好不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变化,从产品和服务“有没有”的问题,转变成了质量和效益“好不好”的问题。

为了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我国经济保持了连续几十年的高增长,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人民群众从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巨大的实惠。与之相适应,由于国家快速发展对能源的大量需求,以及国家对发展核电政策上的支持、核电运行的优秀业绩、核电在电力市场上的优势,我国核电的发展也经历了快速、规模化发展阶段,在厂址布局、核电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核电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速度和质量失衡、投资和收益失衡的局面。比如,设计院忙于出图,潜心研究技术改进和技术进步的人少了;制造厂为获得更多订单和实现低成本供应,对科研技术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国际同行平均水平;运营单位淡漠了追求卓越的初心,把满足国家监管当局的要求,变成自己工作追求的目标……当市场电力需求下降、电价下行压力增加的时候,核电行业的精益管理缺少基础,增产不增效已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国家经济发展已经不再纠结于经济增速快一点还是慢一点,而是转变为要适应人民更高标准、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这种新态势、新变化,同样也对中国核电的发展提出新挑战,我们的发展节奏必须要从增长“快不快”调整到效益“好不好”,从注重速度、投资拉动发展,向注重发展质量和投资效益转变。

应势而动,以管理和技术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自2015年11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提出后,这一改革就成为贯穿我国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当前政策体系和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两年来,中国核电已经感受到这一改革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一是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全国电力供需持续宽松,在此情况下,部分核电厂开始参与调峰运行、节假日陪停或降负荷运行,“能不能发”成为核电人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二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形势下,核电人首次进入电力交易市场,电“卖不卖得出去”成为核电人面临的第二个难题;三是由于规模发展阶段投资、成本管理缺少精益化,使得核电电价在市场化竞争中不具优势,核电“赚不赚钱”成为核电人面临的第三个难题。为此,中国核电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优化运行、提高设备可靠性水平,减少库存、集中采购,降本增效,研究市场、建立机构,实现有效电力销售等举措。但在公司整体发展上我们仍面临日趋严峻的考验。

接下来,中国核电必须淡化速度执念,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要素投入,主动适应,准确把握,应势而动。

一是转变发展方式,从传统、单一增长点(核电)向多元化、选择性领域扩展,加大可再生能源领域开拓力度,优化企业经济结构;

二是转换增长动力,加大新技术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提升核心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向质量提升、绿色低碳、服务优化、品牌高端等方面发展。更安全、更经济的新一代核电技术需要持续的投入和积极的实践,中国核电必须探索新技术的稳步推进,做技术创新的支持者、推动者、实践者。包括,对于行波堆技术、核动力海洋应用技术、可利用钍和回收铀的重水堆技术等,要积极参与并持续推动;对于可能有重大技术突破并形成新产业规模的地热回灌等,要重点投入,建设开放型平台;对于核电已形成的核心技术和服务,要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做好市场化销售。

三是优化要素投入,提升投资回报,降本增效,做好“加法”和“减法”,实现高质量发展。后续核电发展,除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外,经济性将成为决定核电市场份额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要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华龙一号”的技术改进和成本降低;加快落实核电工程建设专业化及项目管理优化的措施,以市场目标和电价期望为导向,分析降低成本空间,实现与参建单位的共赢。

这些举措,需要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持续深化、细化,并予以刚性落实。

顺势而为,培养两种能力以促进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征程、新要求,中国核电人特别是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学笃行,着力培养两种能力。

一是推动发展的能力。

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因此,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培养推动发展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要具备战略思维和总揽全局的能力,站在全局的高度战略性地思考发展问题、科学地把握发展趋势,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领会其精神实质,找准上级精神与自身实际工作的最佳结合点,用创新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宽广的视野和有预见性的眼光,推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既需要勇于担当,积极主动干事,还要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要以解决问题为己任,对照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对照公司发展新举措,抓紧解决公司、部门、岗位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为了培养这两种能力,首先需要统一认识,把认识统一到“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上来;第二要加强学习,一定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价值追求,除了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党性观念外,还应自觉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了解行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状况,做好应对严峻挑战的知识储备。第三,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实践,“想的再多不如行动一次”,要多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自身能力。

预测未来不如引领未来。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要紧扣新矛盾、瞄准新目标、踏上新征程、无愧新时代,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研究吃透供给侧改革要求,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目标。

原标题:陈桦:落实供给侧改革要求,探索“走赢大势”道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技术查看更多>供给侧查看更多>十九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