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从这次气荒危机中 可以汲取哪些教训?

2017-12-25 11:20来源:能源杂志作者:陶光远关键词:电力行业火力发电煤改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改气的初衷是好的,希望籍此减少大气污染。但是到如今煤改气却改出个气荒来:采暖用气供应不足,大量煤改气后的企业停产,这些企业停产又引起了连锁的企业停产,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有多大,现在都还无法估计。昨天液化天然气的现货最高市场价格达到了1万3千元,才仅仅给这场气荒画了一个逗号;天气越来越冷,据说天津一个关键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预计要到明年1月中旬才能投入运行。没人知道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在未来的三个星期里还要涨到多高?

气荒已经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了。但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总结教训,有利于防止今后冬季出现后果这么严重的气荒。为此,小编总结出来可以汲取的九条教训作为抛砖,以为引玉:

▷ ▷ ▷ 首先,在决策进行大规模煤改气时,不应该轻视国际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问题。据说这次造成气荒的直接原因是,中亚卖给中国的天然气供应被截留,每天给中国的供气量减少了几千万立方米。但国际天然气供应的不安全性世人皆知。前些年,乌克兰天然气危机导致欧洲很多国家冬季出现气荒,甚至因建筑采暖供气中断冻死了不少人。而中国前几年也出现了几次气荒,尽管后果不是很严重。因此,对于国际天然气供应的不安全性,必须事先准备能有效应对的措施。

能源问题的决策有所谓的四大评价指标: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气候保护性。中国是个人均油气资源匮乏的国家,因此天然气的供应安全性较差;使用经济性也不好;环保性和气候保护性则介于燃煤与风光能源之间,不是很好。而采暖是个季节性耗能,必须进行季节性能源存储,所以季节性存储成本较高的天然气,用于冬季采暖,不仅供应的安全性下降,而且还生出了一份不菲的季节性存储成本(相比之下,工业企业的煤改气没有这份季节性存储成本)。因此,天然气是否适宜作为建筑采暖的主力能源,需要做认真的思考。毕竟“宜气”方可“则气”。

▷ ▷ ▷ 其次,储气库的建设严重滞后。为了应付上述的国际天然气供应的不安全性和季节性波动,对进口天然气依赖较大或/和(因为冬季采暖造成)季节用气波动较大的国家,一般都建有相当存储能力的储气库;譬如,德国的天然气储气库能力足够其三个多月的消耗。但现在中国的天然气储备只能维持十天左右的消耗,有些地方天然气储备能力甚至不到三天。

储气库,是对付季节性用气波动和气荒的保险杠。而中国的大规模煤改气,实际上是在储气库不足、没有这个保险杠的情况下,冒险闯关推行的,犯了能源安全的大忌。没有建设足够的储气库,一是因为煤改气规模太大速度太快,储气库来不及建设;二是经济原因,一立方米的储气能力,需要投资3至8元;根据最近十部委《关于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的文件介绍,中国冬季天然气采暖的建筑面积为约22亿平方米,按平均15立方米/平方米的采暖需气量,按60%的用气量需要在非采暖季存储、其余40%在冬季供给计算,仅为此中国就需要建设大约200亿立方米的储气库,这就需要投资1000亿元左右;如果还要考虑国际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则需要建设的天然气储气库容量更大。这也反应了季节性用气有高昂的季节存储成本。

如果将天然气的季节性和供应安全的存储成本计入采暖用气的价格中,现在冬季采暖用天然气的市场最终用户价格(不是用户的实际支付价格)估计是4元/立方米左右。这就意味着,一个农村家庭煤改气,一个冬天烧2000立方米的天然气,能耗费用就是8000元左右。而现在烧煤,也就是2000多元。这是一个巨大的财务负担。至于这个负担居民负担多少?政府补贴多少?则就是另外的问题了。问题的本质是,采暖用天然气的储气库建设费用至今还没有着落,自然就还没有足够的储气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行业查看更多>火力发电查看更多>煤改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