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区域电力市场—缓解“三弃”的一剂良方

2018-02-13 10:10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关键词:弃水清洁能源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征及其相应的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成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两轮电力体制改革的“设定动作”,都包含有构建区域电力市场的任务,当前我国能源利用转型加速推进,促进集中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在更大市场范围内消纳,不仅是有效且可行的方法和路径,也体现了电力市场各方投资运行主体的强烈意愿。

2004年我国第一个试点区域电力市场——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在多方关注下鸣锣开市。经历11个月的模拟运行、4个月的试运行之后最终折戟沉沙。与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同步试点的华东区域电力市场,一度已顺利探索了日前市场交易模式,并进行了模拟运行与调度实验。最终因2007年电力供需紧张形成单边卖方市场而停市。14年后的今天,随着电力供需形势的转变、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及其在负荷中的高度渗透,区域各省骨干电网不断坚强和省间输电通道日益增加,市场主体的市场意识和数量规模快速提升,今日的区域市场从规模、内涵、调节技术和监管手段已大大区别于往日东北、华东电力市场,但第二轮电改中区域电力市场先驱——华北区域市场在建设过程中依然经历了从雄心壮志到裹足不前的尴尬境遇。“新问题,往往都是老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从发展的角度解决好饱受诟病的“省间壁垒”难题,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实现区域电力市场“软着陆”,才能更好地推进全国电力市场建设的进程,促进清洁能源更大范围消纳,实现能源转型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市场改革目标。

“省间壁垒”是旧事重提还是无解之题?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酒泉不仅风、光资源丰富,区域内各省的风电负荷曲线在季节上可以互补,配套适当规模的火电,既可实现相对稳定的风光火联合向区域外输送电力电量,同时还可以保障特高压直流运行稳定,提高输电效率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大,电力需求增量空间较大,但一次能源相对匮乏,煤电油运矛盾突出,防治大气污染任务艰巨。

2017年3月10日,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酒湖线路”)正式启动全线带电调试,按照预期,西北区域的风能和太阳能电力在甘肃汇集后,将通过这条连接西北到中南电网的特高压“高速路”源源不断地送往湖南。然而通过近1年的单边运行,该线路最高负荷仅有200万千瓦时,与计划送出规模相去甚远。受端落点无法落实,输电价格悬而未决;西北区域内通道与市场调节难以作为,新能源发电企业踌躇满志却落得弃风弃光率高企、效益大幅度下滑乃至亏损的尴尬境遇,河西走廊的“窝电”现象愈演愈烈。

“酒湖线路”的闲置是区域内市场调节不到位、省间壁垒严重导致跨区域送电困局的具体表现之一。在目前电力供需过剩的情况下,买方市场占据主导权,各省出于对当地电力市场的保护以及对本省经济发展的考量,对跨区域交易设置重重阻碍,有的省份曾出现了对跨省参与交易购电主体实施核批手续,而并非以资源调剂为意愿在省间交易平台上自愿进行交易以激活区域市场。作为承担跨省跨区交易的北京、广洲电力交易中心,同样也面临着地方政府的制约,受端省份占据更明显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使得交易中心在省间协调、沟通上未免有些无能为力。究其背后的原因,以省级电力平衡关系为核心的运行管理方式强化了各省级政府的主导权,如此一来,加剧了电网运行管理、行业政策落地的碎片化,形成了目前各省区间各自为政、各方博弈的状况,导致区域电力市场建设遇阻。

电力体制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以最小的资源与环境消耗、最低的资本投资等内外部成本提供安全、可持续电力供应,实现绿色、低碳、可循环经济发展。国家发改委《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区域和省级多类型构成的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而从我国各省的资源禀赋来看,西部可再生能源富集,东部火电装机冗余。为倒逼非化石能源比重在2020年目标的实现,绿色能源配额制在全产业链实施,各省级电力市场是无法独立完成目标任务的,只有通过省间交易互补、区域层面电力电量平衡、跨区域的资源统筹与市场行为的确立,才能激励市场主体调整送端发电供应与受端电力消费方式、定位,有效减少各省内的电力装机冗余及不必要的重复投资,促进资源富集省份有效利用资源,受端省份合理出让火电发电空间,提高全国能源系统整体的利用效率与效益。

解决目前遇到的诸多问题,不应单一从电力市场的角度来考虑,而应该从经济乃至电力转型发展的角度,将改革和发展统筹推进。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应从顶层设计着手,“省间壁垒”的破除不能仅靠市场自身来解决,“革命”历来是外部或外延力量的作用,历史遗留问题需政府层面的推动。顶层设计是发展战略的“指挥棒”,市场是发展的保障机制,若政府的“政策之手”缺位,“指挥棒”的战略导向缺失,又从何谈起以保障机制协调资源优化配置?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的“四梁八柱”在不断完善之中,区域市场建设应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目前区域市场建设滞后已经明显制约了我国电力市场的建设和清洁能源消纳。2017年分省输配电价已经核定完成,跨省区输电线路电价专项核定工作已经启动,为区域市场和全国电力市场建设奠定了基础。2018年应尽快启动区域市场建设方案与试点,吸取前车之鉴,不可因噎废食,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无形之手”的力量,有效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以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应借力区域能源电力监管机构,联合区域内各省相关政府部门,依托区域电力调度机构,建立协调联络机制,由国家层面的政府主导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则,调动区域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区域市场建设。当然,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电力企业与用户统一思想认识,不能仅仅站在本位主义的角度和自身利益来对待改革。

区域电力市场是缓解“三弃”的一剂良方

积极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是加快我国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任务,西北“弃风弃光”、西南“弃水”,是我国现阶段清洁能源消纳遇阻的突出表现。构建西北区域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全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

西北区域

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弃风限电”问题凸显。从表面上看,是装机冗余、新能源优先权安排与需求负荷不匹配、通道结构制约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但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是有效的市场机制缺失导致风电在不同省份以及省内不同风电基地之间负荷特性难以有效协调,造成大量发电资源无法利用。

原标题:区域电力市场—缓解“三弃”的一剂良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弃水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