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民革云南省委提案:抢救绿孔雀 防止水电淹没珍稀动物栖息地

2018-02-23 09:3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张黎关键词:水电站水电项目水电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如果把时间的指针回拨,定格在2017年3月12日。这看似平常的一天,却在无意中掀起了一场由各方共同参与的保护绿孔雀行动。

这天,舍弃了大城市的工作与生活,留在云南找了3年绿孔雀的90后观鸟爱好者顾伯健发现,在可能生存着绿孔雀的栖息地上,正在修建戛洒江一级水电站

随即,顾伯健发了一条朋友圈:“那里有大片的原始季雨林植被,数不清的苏铁,存在着很多潜在新种的沟谷,更是绿孔雀在中国最后一块儿完整的栖息地……我怎能保持沉默。”

当晚,知名影像公益人、野性中国的创始人奚志农第一时间转发了顾伯健的这条朋友圈。两天之后,“野性中国”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是谁在“杀死”绿孔雀?中国最后一片绿孔雀完整栖息地即将消失》,绿孔雀保卫战的第一枪就此打响。

留住最后的栖息地

“我其实蛮惭愧的,也感到非常痛心。”时至今日,说起保护绿孔雀,奚志农依然觉得留有遗憾。

“我是云南人,又是摄影师,用影像的方式推动自然保护那么多年,但是绿孔雀的危机我竟然不知道。”

17年前,奚志农在云南澜沧江流域拍到过绿孔雀。但与大部分人的印象一样,他以为“绿孔雀不是很常见的吗”,便没有继续将关注点放在这种美丽的大鸟身上。

顾伯健是一位身材消瘦、说话利索的年轻人。一开始,他并不专门研究绿孔雀,2013年做硕士论文时,才偶然发现了绿孔雀的栖息地。

顾伯健告诉记者,绿孔雀在中国历史上曾分布广泛,随着栖息地的破坏、人类偷猎捕杀、误食有毒肥料等,如今野生的绿孔雀在中国只存于云南省。

“目前,云南的绿孔雀可能连500只都不到,而且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家族,之间没办法进行交流。红河中上游是中国最后一块最完整的绿孔雀栖息地。”顾伯建说。

2017年4月,野性中国调查小分队再次前往实地调查,耗时20天的调查横跨红河、澜沧江、怒江流域。结果显示,新平县和双柏县红河干流的礼社江、石羊江和支流小江河、绿汁江河谷,是绿孔雀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绿孔雀在中国最大、最完整的一片栖息地。

这里保存着完整的干热河谷生态系统,是中国野生绿孔雀种群恢复的最后希望。

各方行动形成合力

仅存的绿孔雀最后的避难所,修建起了水电站。对此,顾伯健反复强调说,并不是建水电站就“杀死”了绿孔雀,而是两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连锁反应。

水电站的建设一方面破坏绿孔雀赖以生存的沙滩环境;另一方面引发的开山和修路行为,会破坏绿孔雀生活的季节性雨林。强烈的人工干扰,也会大大增加绿孔雀被猎杀的概率。

“野性中国”、“自然之友”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组织联名呼吁,停止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的建设。这一次,自然保护组织互相支持、协同配合,共同为绿孔雀发声。他们组织科学研讨会,一次次前往实地调查,通过社交网络科普、地铁公益广告等方式,向公众普及保护绿孔雀的相关知识。

一时间,印有绿孔雀的醒目海报随处可见。密集的宣传,也使得原本陌生遥远的绿孔雀,迅速走进了更多公众的视野里。

为了广泛动员青年群体参与其中,7月下旬,由野性中国和自然之友支持的“大学生绿色营”开营,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高校学生集结云南,为了保护绿孔雀栖息地而展开为期半个月的实地调研。

与此同时,环保组织也在积极尝试运用更新颖的方式,推动绿孔雀保护的公众传播。2017年11月,一场“微我心歌(Ⅲ)˙绿孔雀保护音乐会”在昆明举办。这场为拯救濒危物种绿孔雀而开展的公益活动,吸引了数万名线上线下听众关注。

环保组织的呼声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及时响应。2017年3月,国家林业局云南专员办派员参加考察组,展开专项考察和调研;5月,环境保护部环评司组织了由环保公益机构、科研院所、水电集团等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就水电站建设与绿孔雀保护展开交流讨论。

NGO机构发布的《绿水青山还是金山银山云南绿孔雀栖息地变迁研究》,也很快得到了云南省环保厅的回复。在最新发布的《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中,已将绿孔雀列为“极危”。

目前,云南省已完成的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初稿),将绿孔雀等26种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下一步,云南省还将展开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修订并制定《云南省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

“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了。希望这个生态红线划定之后,水电站就再也没有建设的可能,绿孔雀的栖息地才算保住了。”奚志农说,但是别的危险依然还存在,所以保护绿孔雀还不能说胜利,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建立长久保护计划

这一切似乎还远远不够。2017年8月14日,自然之友提起绿孔雀保护环境公益诉讼案,在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这也是自然之友提起的首个预防性公益诉讼。

自然之友法律与政策倡导部总监葛枫告诉记者,之所以提起预防性诉讼,是因为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预防性诉讼,无论对自然之友还是对葛枫而言,都是一个难度很高的挑战。葛枫指出,损害尚未发生,这个水电站究竟对绿孔雀栖息地有怎样的影响、对淹没区整个生态系统又有何影响,我们不清楚,这也就带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取证难。

于是,自然之友在其他机构的协助下,先后进行了4次调查,每次调查都有惊喜。调查发现,在石羊江河谷的一些沟谷中,还保留有热带雨林的片段,同时发现了若干疑似植物新种。

调查不仅证实了绿孔雀雨季里依然在河岸周边区域有活动的痕迹,而且发现了上千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陈氏苏铁,这一发现,进一步展现了红河中上游地区珍贵的生态和物种价值,以及不容破坏的必要性。

“原本是一个非常难取证的案子,反而是我们取证最充足的案子。”葛枫说。

2017年11月15日,自然之友依据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寄来的举证通知书,提交了一系列证据材料,本案正式进入一审程序。

而奔走一刻也没有停歇。接下来,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计划在者竜乡腰村推动建立绿孔雀保护小区;奚志农将带领野性中国团队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影像调查,并以纪录片的方式呈现出来;自然之友将通过动员公众参与和法律的手段,进一步推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

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表示,建立与当地政府、企业更好的合作对话关系,找到这个地区长久的保护计划,显然更为重要。

2017年尾声,全国各地多名户外漂流高手云集红河河谷,为全年最后一次、也是最大规模的绿孔雀栖息地科考调查保驾护航。调查中发现了大片绿孔雀的脚印、原始热带季雨林以及多种珍贵的保护物种。

前方,令人欣慰的消息传来,小江河一级电站已拆除临时施工工棚,正在清运建筑垃圾和渣土、开展厂区及周边区域植被恢复工作。最令人担忧的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目前已经暂停施工。

而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还尚未结束。

相关链接

民革云南省委建议

抢救性保护云南绿孔雀等濒危物种

2018年云南省“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积极为保护云南绿孔雀、亚洲象等濒危动物,以及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等建言献策。

民革云南省委在一份集体提案中提出,随着栖息地生存环境的破坏、种群形成小家族群点状隔离分布等因素,目前全省境内野生绿孔雀已不足500只。

为此,民革云南省委建议,应加强与国内外机构合作,开展全省范围内绿孔雀生存状况调查研究。同时,深入开展绿孔雀种群监测、栖息地选择、繁殖生物学等研究。

同时还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绿孔雀保护区,改善绿孔雀栖息环境,开展栖息地恢复、建设生态廊道等。

同时,加强对省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评审批。防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使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受到淹没或因为环境条件改变影响其生存繁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原标题:民革云南省委提案:抢救绿孔雀,防止水电淹没珍稀动物栖息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项目查看更多>水电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