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深度】挺核与反核背后的“大BOSS”

2018-03-22 15:29来源:中国核网关键词:核辐射放射性辐射核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编者按

耶鲁大学的社会学家CharlesPerrow早在1984年就发表了一本很有影响的专著《NormalAccidents:LivingwithHigh-riskTechnologies》,他指出高技术复杂系统出事故的概率会比人们原先估计的要高得多,这类事故将是“正常事故”,而不是什么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事故。该书学术价值很高,但遗憾的是由于其见识比较超前,多年来此书未获得应有的重视。2011年福岛事故后,Nature期刊发表该书的书评,引发人们对其观点的思考。现将书中关于“专家为何会挺核?公众为何会反核?”的精彩讨论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来源:中国核网)

为什么公众一边在投票反对核电、或上街示威要求裁军,一边却还在喷云吐雾地大吸其烟呢?心理学家指出的一种理由是:普通人的理性总有缺陷,他们往往高估一些风险,又低估另一些危险;统计学家重视的概率,公众却通常不考虑。但是也有人认为,统计学家的一些数据虽有说服力,却有点不着边际,而且其中可能还有编造的;而普通人的感性思维虽然有其局限,但这种局限性对于面临纷繁数据和不协调目标的人们来说,很可能反而是最大的优点。正是这种认知的局限性构成了挺核与反核背后的那只无形的推手!

▲专家为何会挺核?公众为何会反核?——思考方式各有其局限

其实,可以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方式强调必须客观的、没有偏向的对待事物,心理学家称之为“绝对理性”;第二种是普通人在一般情况下,根据对事情的直观印象而作出片面的感性认识和判断,易受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即“有限理性”;第三种也是我们多数人生活中常用的理性,但是更具有包容力,即本文所说的“社会文化理性”(简称社会理性),认为人们必须相互依赖,因为绝对理性、有限理性的思考方式,都有其局限,而且这些差异的存在还能开扩人们的视野,促进社会和谐。

▲能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三种理性的联合

人们能做到绝对的客观、无偏向吗?

我们知道,风险评估专家应该客观的、无偏向的计算各种活动的风险和收益,从而确定哪一种活动更可取。例如,从导致死亡人数的客观对比来看,核电厂就比煤电厂更可取。即使把从采矿到生产的整个燃料循环过程中死亡的人数都算进去,核电也仍近乎是无风险活动;相比之下,煤电业每年死亡约一万人(也同样包括采煤、运输以及污染,整个燃料循环过程所造成的死亡)。显然,做出上述选择的依据就是绝对理性。

那么,为什么占总数20-40%的人都害怕核电呢?按心理学家的解释,就是人的非理性思想在作怪;言下之意是,非理性的公众不能参与关于风险问题的决策。他们认为公众对核电的批评“过激”,公众的反应就成为专家和掌权者们不得不背着的包袱。在他们看来,公众这类反应的社会害处太多了,它包括抗议啦、示威啦、不听专家意见的国会议员等。心理学家曾经普遍赞成绝对理性,但是数以百计的心理学实验又表明,人并非机器,人们的理性在相当大程度上不是那么绝对。于是心理学家逐渐抛弃了非理性等说法,代之以有限理性的概念(boundedrationality)。

▲人不是机器,受客观限制不存在真正绝对的理性思维

感性的思考方式就一无是处?

人们要想前后一致地进行完全合乎理性的决策,在能力上其实是不可能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人的神经机能有局限性,记忆和注意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受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程度也高低不同,而且永无止境。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某些很实际的问题和具体的经验,凭借预感、依据经验、粗略估计加上猜测,这种思考方式被称为直观推断法。例如其中一种“注重易得事物的推断法”:如果最近发生了坠机事故,人们就往往只想着这场事故而忽视过去一切成功的飞行,并以此估计坠机的概率,决定是否乘飞机。

▲据说某小学有一个孩子打伞伤到了眼睛...

其实大家普遍承认,直观推断法很有用处,又节省时间,尽管它有时甚或经常使人失误。那么,直观推断法为什么有用处呢?首先,它防止了面对复杂情况无法下决定的情形,它使人们不必苦心思索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其次,直观推断法大大降低了探究一切可能的选择方案、试图对成本和收益进行精确排序的精力和时间。第三,直观推断法可以通过反复尝试,纠正原先的粗略猜测和预感,这个过程也许很慢,但它是不知不觉地进行着的,因此代价不高。最后,大家似乎都普遍利用直观推断,所以它可以让别人较准确地预计我们可能采取的行动,从而便利了社会生活。

遗憾的是,关于人们到底是怎样思考、怎样下决定的,心理学家还是所知甚少。但心理学研究确实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重要结论:人们处理问题时所处的环境极为重要。如果情况模棱两可,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选择看起来是最熟悉的环境,然后才开始有意识地推理。诸如此类缺点,在一些心理学实验中常常出现,例如投掷硬币的实验,一些受试者认为,正常的硬币如果连续投掷20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么第21次投掷时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就要稍大些,因为从长远看,正面朝上的机会仅可能为50%,所以连续出现正面朝上的反常现象该结束了。但是,如果每次投掷是相互独立的,硬币没有记忆力,因此每次投掷时正反朝上的概率都是50%。甚至作者本人CharlesPerrow也是这场“赌家谬误”实验的受骗者。

上述研究试图表明,公众所遵循的“逻辑”是不正规的、甚至是混乱的,因此公众没有能力参与有关他们必须承担的风险的决策。因此,有人可能会说:公众的担忧应认真看待,在制订政策时要加以考虑,不过公众与专家的差距还是要缩小,要使公众向专家那一边靠拢。但是,真的如此吗?

有容乃大才能造就和谐社会

第三种思考方式,即社会理性,认为前两种思考方式都有认知方面的局限性,但是,这种局限性对抉择不当的影响,并没有心理学家所断言的那么大。而且这种局限性在其它许多方面实际上还大有裨益,在许多公众所珍视的方面,可能正是人的认知局限性使人表现得更有人性。

为什么我们会赞赏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呢?首先,从绝对意义上说,人们的认知能力都不相同,而且完成各种工作的思考能力也不相同。例如:经过多学科测试,可能证明你我都一样聪明,但是你擅长计算,而我却学会了如何形象生动的表达。因为我计算能力有限,所以我有求于你,但是你也同样会有求于我,我们的局限性带来了社会联系。不同技能的联合,要比同类才能的联合更稳定,是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强大基础。

我们为人的理性具有局限性而高兴的第二个原因,可以举例说明:如果某个专家擅长计算,手头又有死亡人数的资料,于是他就把选择核电或煤电的问题确定为统计已知数据问题。而另一个专家是探讨社会关系、文化价值观和人类繁衍的,他就把同样的问题定义为考察潜在后果而不是已知后果的问题,考虑如果发生一次虽然罕见、但仍可想到的事故时可能造成的伤亡,而且应包括影响到周围居民区、甚至危及未来几代人的问题。专家通常会从职业角度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而对问题的解答也可能会带有某种倾向。所以,每个人都只有有限的理性,或者说人们的技能与认知能力各有侧重,必须互相认可。

▲正因为人们各有局限,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变幻无穷

社会理性论者认为,有限理性远非不幸,它使人们必须相互依赖,而且种种差异的存在还能开扩人们的视野,这是单个人所无法达到的。人的有限理性发展了人类相互依赖的品质,它正确地允许不同的价值观发挥作用并互相竞争;这是社会理性的第三条好处。主张社会理性的人认为,公众对核电的担心害怕,应该是核电成本的一部分。某项技术如果引起人们哪怕是非理性的担忧,造成混乱、欺骗、不确定性以及种种不可理解的事件,就要改进或避免发展,因为非理性的担忧反倒是真正的担忧,因为这项技术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平静心境,影响了社会关系和稳定。公众在许多问题上不明真相,当然会犯推理错误,但是就灾难性的社会风险问题而言,看来公众即使有种种推理错误,也不应该忽视其体现在社会文化价值观中的社会理性。

总之,正因为人们的局限性各不相同,所以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变幻无穷。如果大家都不承认他人的长处,世界的丰富多彩就将为之逊色了。有容乃大,才能造就和谐社会。

原标题:深度 | 挺核与反核背后的“大BOSS”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辐射查看更多>放射性辐射查看更多>核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