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访谈正文

专访王毅韧:建设新型核工业体系 续写发展新篇章(中)

2018-06-14 09:16来源:中国核工业杂志作者:王晨香关键词:核工业核燃料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成绩瞩目 全产业链实现突破

记者(以下简称“记”):今年是我国核工业第一批厂矿创建60年,是改革开放40年,我国核工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请您谈一谈我国核工业创建至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王毅韧(以下简称“王”):核工业创建之初,我国核工业取得了“两弹一艇”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国家才拥有的完整核工业体系,造就了一支具有高水平的核科研、设计和建造队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确定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战略方针。核工业在继续为国防军工建设服务的同时,开辟了国民经济建设的新战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工业牢牢把握国家核安全形势,坚持国家战略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军民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新型核工业体系,续写了核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一是核科技创新能力大大提升。综合性核科技研发基地、军民两用核动力研发基地以及先进核燃料技术研发平台(两个基地一个平台)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先进核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先进核动力研发中心正式运行,军民融合核科技研发体系初步形成。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国绵阳研究堆、聚龙一号、串列加速器、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等一大批核科技研发设施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取得一批重大核科技成果,铀同位素分离技术实现升级换代,三代采铀技术实现工业规模化应用,快堆和自主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二是核燃料循环产业效能显著增强。我国已建成了较为完整、先进、自主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包括铀矿地质勘查、开采冶炼、纯化转化、铀浓缩、元件制造、乏燃料处理等各环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天然铀保障、铀纯化转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等前端环节的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已经大幅提升,满足核工业发展需求。目前,我们正统筹国内未来新增需求,调整核燃料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布局优化,推动在核电相对集中的沿海地区建设核燃料产业园;补齐核燃料后端短板,启动实施乏燃料后处理、离堆贮存能力建设,加快乏燃料后处理产业发展,着力提高核燃料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三是核电发展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1985年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1991年建成投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核电的历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去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位列世界第三,在建核电机组位列世界第一,已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核电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核电研发和工程应用走在世界前列。以“华龙一号”开工建设和CAP1400、实验快堆、高温气冷堆成功研发为标志,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核电强国后又一个拥有独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和全产业链的国家。目前,从我国核电技术水平、核电装备制造能力、工程建造能力、核电安全水平等方面综合研判,我国具备了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转变的条件。

四是核设施退役治理成效显著。核设施退役工作全面推进,重点地区铀地质勘探设施退役治理任务完成80%,重大安全隐患逐步消除。人口密集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效果明显。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核退役治理能力体系基本形成,飞凤山中低放固体废物处置场建成投运,形成了西北、西南、华南3点区域处置能力,同时正在核电相对集中的区域积极推进新的处置场建设,确保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

五是核安全核应急核安保能力全面加强。军工核安全改造力度持续加大,核设施本质安全度进一步提高,军工核安全风险总体可控。核应急救援能力体系基本形成,8个国家级核应急专业技术支持中心、25个救援分队及3个培训基地相继设立。320人的中国核应急救援队正在抓紧建设,新版国家核应急预案颁布实施,《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向全球发布,国家核应急法制、预案、指挥、技术、救援体系进一步完善。核安保示范中心建成投运,重点核基地实物保护系统不断完善,首次核安保突发事件应对实战演练和模拟演练成功举行,我国核安保能力不断提升,确保有效应对核恐怖事件。

六是国际核事务话语权不断增强。习近平主席连续两届成功出席核安全峰会,首次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多元化、多层次开放型的核工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与核能发达国家及新兴核能国家双边合作不断加强,核电、核燃料、核装备、核环保、核技术应用等核工业全产业链“走出去”步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建造走出国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多边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主动参与核领域国际规则制定。积极参与伊核、朝核等热点国际核事务治理,成功完成加纳微堆低浓化项目,我国负责任核大国形象进一步彰显。

造福社会民生 核能多元化时代到来

记:核能应用多元化正在到来。去年的国防科技十大新闻中,泳池式低温供热堆发布入选。如今,治霾、治癌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您认为,核技术将在治霾、治癌等国民经济领域发挥哪些作用?

王: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研究,推进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核技术是国家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重要的尖端技术之一。国防科工局作为核工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核技术综合应用,特别是小堆研发和核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方面成效显著,为我国雾霾治理、癌症治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去年入选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的泳池式反应堆作为一项清洁低碳、安全可靠的核能供热技术,如在北方地区推广应用于采暖供热,将大大缓解北方供暖引起的雾霾问题,是减少环境污染、优化能源结构、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低温核供热堆、模块化小堆等均是可供选择的供热方案。同时,利用核技术治疗癌症是核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典范。当前,我国正在开展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质子治癌技术国产化工作,必将成为我国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

今后,我们将在核科学技术研发方面,加大医用同位素生产、放射性诊断和治疗设备、放射性检测仪表、辐照加工、无损检测等方面的技术储备。继续推动核能供热、核能海水淡化等工程技术研究。打造一批应用前景广阔,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品牌。在核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加强放射性同位素、医用质子回旋加速器、放疗设备研发及市场推广力度。加强工业用各类放射源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经营与技术服务,形成辐射加工主打产品,并逐渐形成规模化发展,为造福我国人民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详细内容见《中国核工业杂志》第六期

相关阅读:

专访王毅韧:牢记强国使命 构建先进核工业体系(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