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岳能科技孔晶: 智慧风电场就是要降低度电成本 角力未来统一电力市场

2018-06-14 15:34来源:能见App关键词:岳能科技风电成本风电后市场专题研讨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专题研讨会”,于2018年6月13-14日在上海市召开。北京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孔晶出席“第五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专题研讨会”, 在风电场运维与安全管理专题论坛,分享题为“数据驱动多服务体系共建智慧风电场”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发言内容:

孔晶:大家中午好!感谢大家的时间。

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东西。但这些其实是很难的,因为最后业主想要的是一个通用的平台,是一个把所有的数据都放在一起的一个大数据这样一个平台才能将我们所有不同的风机,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设备,所有的数据都放在同一个平台上面,我们才能进行我们后期大数据上面的分析。

首先讲一些我们的设想。对未来的畅想是这样的,比如说30号风机齿轮箱油位低,已经持续2天了,下午低风,建议张姓专工去进行检修,因为张专工可能熟悉现场的环境,希望特定的时间,特定人带着某些特定的工具去进行设备的检修。然后15号风机一天内出现了4次同样的故障,那这个有可能会有隐患,建议我们以某一个方案,具体的方案去进行排查,而这个方案其实是已经给定出来的。

还有一个就是未来的半个月我们可能会进入一个雨季,要进行防雷的工作,有可能防雷模块会有损坏,备件库里面,现在的备件到底够不够,是否要进行额外的备件的采购,这个也是希望我们能通过智慧风场的各种数据来给我们得到的。包括在后期我们进行电力交易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未来风速的情况、风资源的情况,结合我们本身风场发电量的情况,进行比较有竞争力的报价。这个是我们对未来风场的畅想,其实我们希望用更少的人,机械机器帮助我们做这些事情,而且是主动自动做这些事情。

但现在,就像刚才讲的,有七个风机厂家,九个不同的主控,600台风机,这是系统的设备,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设备,都存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数据,甚至有的数据都没存下来,有一些风场数据可能存1-3个月左右,剩下的没有,他的硬盘是有限的,不断地擦洗以前的数据都没有了,当我们想分析的时候,这些数据没有了,怎么办?在未来我们要进入进入电力市场交易情况下,如何能降低我们度电成本,度电成本就是核心竞争力,如何能降低度电成本,就是要通过这些数据找到风机运行的潜在问题来降低我们度电成本

数据才是一个核心点,其实在我们风电场的运营里面,比较我们需要迫切需要的几个点,精准、主动以及预测,如何达到精准,哪些需要达到精准。故障诊断,当你报出来一个故障代码的时候,系统能准确地告诉你,这是什么故障,在哪个位置,如何去检修,这个是我们希望系统能达到的一个精准的概念

再往后主动,未来的天气情况是什么样的,风速是什么样的,什么时间去检修,而不是按照以往固定的一个月两个月进行一些巡检。而是根据设备本体的情况,故障发生情况、预警发生情况,根据参数以及根据我们的天气情况、人员的排班情况,物资备品备件的情况,告诉你什么时候、谁带什么东西去检修,这应该是系统自动推送给你的,而不是以往领导一拍脑袋,现在一专工说去看看,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因为我们没有备件,这个问题是我们系统主动推送给你这些东西。

如何能预测我们设备的健康情况,而不是当它发生故障的时候,我们再去检查。刚才叶总讲的非常好,你的集控中心能做到什么,集控中心最核心的一点是什么?就是让你设备能健康稳定的发更多的电。那么如何能保证它去健康的运行,你要有故障预警、健康诊断、要结合功率预测的情况、资源评估的情况去进行检修,这些统统都需要有数据的支撑。

然后在除了我们风电行业,其实整个我们的社会上面大数据的发展已经非常非常成熟了,包括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上海的数据大赛,政府会开放很多很多的数据,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力去做一些数据分析,为这个社会提供贡献,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风电行业里面这部分都是缺少的,各个数据都是在我们业主手里、设备厂家手里,没有这些数据,我们能做的非常有限。但我们希望大家能把这个数据开放出来、共享出来,让更多有大数据技术,或者是了解行业经验的人,这些人能更好地结合,然后通过大数据平台去为我们的行业做一些贡献。这个图就是行业里面大数据分析比较流行的图,它会把各种流数据、支持的数据、图像的数据,各种数据传到大数据平台当中,进行处理之后,进行深度的分析。比如说要进行认知的分析、规定分析、描述性分析、挖掘分析等等一系列的分析,最后能达到的就是要给出自动化的流程、事件管理、分析应用以及我们的告警等等。就是刚才我说到的如何去指导某个人去某台设备上在哪个时间带某些备品备件去检修。如果说能通过数据处理出来,给出我们这种建议,自动给出建议,就能大大的缩短我们检修时间,从而就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那么我们的度电成本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说到大数据平台,其实我们要的不过就是一个数据资源池,统一的数据存储,统一的大大的后台,这个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数据总线,更核心的要有一个统一的设备台账,这个台账就是一个设备,某一台风机或者部件,所有我们要进行的检修、运行,任何的工作都是跟设备来挂钩的。无论你做什么,都是围绕这个设备来产生的,所以说你这个设备的台账,就是非常非常核心的一点。其实我们大数据平台好多时候最后我们挂的都是这个设备台账。在大数据平台上面把我们所有运行的数据、生产管理的数据、移动应用的数据、视频的数据还有知识库的数据等等所有的数据都应用放到数据资源池当中,而不是时序数据,不仅仅是时序和关系数据,现在所有音频和图象数据都要传输回来,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分析给出各种精准调度、智能运维、性能提升,最终要达到的是提高发电量,降低运维成本,降低度电成本。

大数据平台能做什么?最底层的就是数据库,所有数据都接入进来,所有的数据都能接上来,在底层进行大数据的分析,AI服务等等,能提供给我们的就是结合现场,结合业务而产生的各种应用。比如说我们的集中监控、项目分析、故障预警、故障诊断等等都可以加载大数据平台里面的。其实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实现各种可视化的管理、智能化的管理,然后系统还应该提供,刚才说到的是底层的功能,那么我们的界面应该是支持我们的PC段、移动端,甚至以后是VR、AR等等一系列的设备。

刚刚讲大数据在同一个资源池里面,我们要做到的一个目的,我们要达到一个数据的融合、系统的融合以及服务的融合,这样达到我们的融会贯通,不同的机型、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系统全部都放在同一个平台上面,我们有一个同一个平台所有数据可以贯通,这些数据进行结合以后才能得出来一个自动指导我们现场运行检修的结果。

举个例子,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应该是目前有好多系统的,比如说集中监控、故障预警、效能分析等等,这些应用支撑的就是我们现场风场实时的运行,但如果说这些系统他们可以帮助你发现什么?发现设备的异常,因为这些系统在不断地运行,比如说正常的集控就可以看到数据的趋势报警,故障预警通过模型的建立就可以在故障发生之前给你一个告警,效能分析可以找到低效的数据。当我们知道这种异常以后要有专家进行粗略的分析,要知道这个是不是真正的预警,是否是通过一个复位就能解决的,还是需要人员去现场来解决它。如果去现场了,我的人还解决不了,可能还有一个远程的专家支持,来帮助我解决现场的问题,其实以后去现场检修,解决问题的员工,未必是一个非常非常懂专业,非常技术优秀的人,只需要能听得懂我们的远程指令就可以,甚至以后就可能是会爬风机的机器人就可以了,所有的东西专家在远程进行指导。当我们这个故障检修完之后,包括中间的生产运维都应该是闭环的,如果我们有集控中心,集控中心的人员发现这个问题,然后集控中心的人员去判断是否是真正的问题,是否是需要有人去现场去解决的,当他觉得有必要的时候会下达工单到现场,现场的人员根据工单去开一个操作票,但流程闭环了之后,集控中心的人员会知道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我可以让风机重新运转起来了,这就形成一个闭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当中,所有我涉及到的知识库,就是我的工作票、操作票、工单也好,对知识库进行扩充。这样通过不断地循环,不断地扩充,不断地迭代,这个知识库会越来越丰富,对你现场检修人员的经验要求就会越来越低。也就是说我们不再是非常非常迫切的需要现场有非常专业、非常牛的专工一定驻守在那里,现场只需要能爬风机的人或者机器人就可以做到。这个是我的设想,这是针对集控中心的管理和运行。

对于管理层来说更好,我们可以进行KPI的分析,各种横向、纵向,公司内部的都可以进行KPI的对比分析,所有的数据已经拿到手里了,通过数据做各种各样的分析。前面的数据要驱动各种服务,这种服务包括什么,包括了集中监控,这个基本上现在国内集中监控已经系统已经做了很多。在这一层面就是我们在两个小时开车之内,我们建的是疾控中心,他要求调度能调你,调度电话打过来,你要具备控制权,你要用了电力专线,这个叫做集控中心,这就是我们目前做的。还有一层是集团侧的,或者分公司侧的,大数据中心在这会需要传输给我,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但是我不会对风场的设备进行任何的操作,因为已经操作权限范围了,通过不断地分析找到设备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指导现场的运行。

生产管理系统,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生产管理系统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移动端,如何能让检修员在风机下面就能开票,够能看到知识库,这点是很多风场面临的问题,就是要进行wifi的改造,信号的改造,没有网络的情况下,这种东西很难做。除非做一个离线版,把所有知识库都下载到手机上面,这种是可以的,但肯定没有实时在线的方式效果好。随着我们国内互联网的发展,5G的发展,大家对互联网的依靠真的是非常非常重了,所以说生产管理里面最核心的就是移动端如何去做。再有这个生产管理系统如何贴合你现场的生产情况,如何能让现场的运行人员用起来更快,更便捷、更方便他才愿意去用,后期知识库的积累也会越来越丰富。

再有就是效能分析,这个就是帮助我们找到电量损失在何处,损失在什么时间、为什么损失?当我们风电平价上网来临的时候,就要找这个风机能不能更好地发电,效率更高地去发电,同样的风机可能因为地理选择不好,或者运行工况不好,维护不好,可能同样的地理位置,或者同样的选型都会造成你的运行情况相差很大,我们运行人员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他要找到哪一台风机在运行范围内运行的最不好的,性能最不好的,功率曲线最难受的一个,然后我们去寻找损失电量,当我们找的时候,发现损失电量,尤其是性能损失电量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有的时候能看到这个红色,有可能就是我们的性能损失,而不是限电损失,也不是故障损失,这种原来说都是隐形很难发现的,当你发现以后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技改或者是一个控制系统的调整,很有可能就会帮助你大大的提升发电量。这个也是我们在大数据平台上面去加载的一个。

说到故障预警,业内故障预警说的很多,但叶总的观点我很同意,我们提供的应该是故障预警平台,而不是预警模型,因为就包括主机厂来说,主机厂对他的主机比较熟悉,但很可能他不熟悉这个风机所在的地理环境和运行模式,他未必非常熟悉这一点,而现场的运行人员很熟悉,很了解这一点,所以这个模型应该是我们现场的运行人员,运行专家比较有话语权,他认为这个现场的风机模型、预警模型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说我们提供的应该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我们的这种专家可以根据风机的本体的一个情况,现场运行的情况,我们的地理环境情况,然后去进行一个模型的建设以及改造、优化,通过不断地迭代。因为这个运行人员、专家是在现场的,每一个模型的训练至少没有三个月到半年是不通的,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用两年的数据来实现这个模型,因为要有大风年小风年,要有一年四季的数据,所有的模型训练好了,这个模型才可能越来越准,而具有条件优势的只有现场的人员才可以做得到的。

任何说我的模型很准的厂家可以试试,随便找个风场你在这试试,给你几个月的时间能做到吗?不一定。最有话语权的是现场的人员,而且我们各种第三方、主机厂提供的就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我们业主可以自由搭建预警的模型,达到我们故障预警的目的。

故障诊断就是我们一个知识库,知识库也需要不断地迭代,只有我们现场具备了网络环境,或者说我们人员能拿到离线版的设备,对故障诊断系统不断地迭代优化,就像百度的知识库一样,然后我们就可以不断地去优化它,但其实有一个畅想,我们要把故障诊断平台开放出来,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得到,每个人都可以对它进行增删改查,只有不断地迭代数据,知识库里面的知识会越来越丰富,用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知识库造福的是我们整个风电行业,不应该是某一个集团只做自己的知识库,某一个主机厂只做自己的知识库。这个东西应该是开放出来的,就像百度每个人都可以编辑,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我们行业的知识库才能拓展出来。

我们还可以把一些新的技术放到检修当中,比如说智能巡检,在现场巡检的人员,当他遇到问题的时候,解决不了,他可以带上AR辅助检修的眼镜,眼镜所能看到的所有信息都回传到远程的专家那,远程的专家通过背板把他看见的信息,在图像上进行圈点,告诉他某一个备件怎么修,把指导书推送给他,可以语音,这些我们现在技术上面都可以实现,但我们欠缺可以落地的地点,不知道叶总那边需不需要,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眼镜,知识库和集控还有生产管理全部都是可以联动的,但因为好多风场都不太具备网络环境,很难去进行试点,很期待跟叶总能有下一步的合作,能把我们的眼镜在风场上面进行推广。

集团领导比较关心的一点,就是进行各个企业之间的对标,如果要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那么我们看看自己的风机,自己的风电场到底处在什么地位,在业内的哪一个位置上面,是什么标准,我们进行不断地对标,说到对标又回到核心的问题,数据要开放,数据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可能各个企业之间都可以去做,都同意去做这种事情。

还有一个,比如说过两天有大雨,备件是什么样的,如何进行联储联备,未来气象的信息、生产信息、检修的信息全部打通以后,跟你的物资也可以进行联动,这样可以最少备件的存储或者是优先的备件的采购,互联网真的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便利,前提是我们一定要能预知一些信息,预知未来的检修信息,根据我们过去对数据的分析,大雨雷电的情况下,五个避雷器根本不够,可能要准备十个二十个,我们要提前准备,有可能价格便宜一点,联储联备对我们大数据平台做到的对我们智慧风场运营比较有效的。

最核心的一个,我们要做智慧风场,要降低度电成本,最终的目的是在我们未来电力市场开放的时候更有竞争力。所有原本积累的这些数据,你的运行数据以及未来功率预测的模型不断地准确,这个能告诉我们的就是如何能让你在电力交易市场里面更有竞争力,你拿出来更优势的度电成本去跟别人去PK,这个其实是我们大数据平台,为以后电力交易市场能做出的贡献。

岳能科技做了集控中心做了很多年,目前在国内有30多个案例了,我们能做到的,也有一部分是电网调度电话打过来的,但没像叶总做得这么好的。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数据的问题,我们呼吁如果电力行业、风电行业数据开放得更多,我们能得到的资源更多,我们能做的事情更多,我们可以为这个行业做的贡献也就越多。

我们希望以后有一个通用的大数据平台,不管是谁家的,我们各个企业,各个第三方、业主、主机厂都可以把数据拿到这个统一的平台上面来跑一跑,能为我们这个行业做更多的贡献。这个是岳能科技自己本身的一个为了构建智慧风场所提供的服务以及产品,最核心的我们也有自己的量子大数据平台,目前跟华能云南这边也有一个很好的合作,我们来提供平台,上面的故障的模型都是由叶总这边来建立的,也提供其他的项目分析等等应用服务,岳能希望与您一起携手引领科技发展,领跑绿色能源,打造新能源时代。

谢谢大家!

(根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更多及时、详细资讯请扫码关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原标题:北京岳能科技孔晶: 智慧风电场就是要降低度电成本 角力未来统一电力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岳能科技查看更多>风电成本查看更多>风电后市场专题研讨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