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河南济源供电公司:优质电能护航农业 农民将迎丰收年

2018-07-20 08:14来源:河南省济源供电公司作者:杨战营关键词:国网河南济源供电公司电力设施电力供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好使了,这水就汩汩地流进了地里,种啥啥长,养啥啥旺。今年,俺家每亩小麦多收入100多元,白菜制种、时令蔬菜都是大丰收。现在,4亩多小辣椒也长势喜人,指定比往年的收成都要好。”7月18日,在河南济源市克井镇闫营村,正在自家的辣椒地里忙碌着施肥、除草的村民张翠花指着绿油油的辣椒苗高兴地告诉笔者。她说自打村里的机井通了电,乡亲们的庄稼就蹭蹭长,收入也多起来,大家都说赶上了好年景,往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滋润。

“井井通电工程是真正的惠民工程,实实在在落到了群众的心坎上。”闫营村党支部书记郭小文说,去年7月份,他们村6眼机井全部通了电。老乡们一刷卡,水就流到了地里,特别方便。水的问题解决了,大家种庄稼的积极性跟着涨,粮食和经济作物呈现出多元化种植新格局。这在以前,想都想不到。谈及浇地的现在和过去,郭小文说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没有水,庄稼靠天收

闫营村地处太行山脚下,背靠大山,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农田收成一直不稳定,庄稼长期以来处于靠天收的状态,村民的日子过的十分紧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田里长出好庄稼离不开水。遇到风调雨顺的季节,粮食收成还好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说句不好听的话,种庄稼靠天收就像押宝,一旦遇上旱情,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几乎白忙。”闫营村老支书苗新朝说。

“种一地,收半车。”谈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条件,苗新朝介绍,如果遇上旱情多的年份,人畜吃水都是问题,更不用说浇地了,小片菜园家家户户还可以担水浇地,但是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只能眼睁睁看着旱在那里,干着急,天天有人眼瞅着、心盼着快点下雨,赶上严峻的干旱,颗粒无收是常有的事。“谁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去借都不知去哪借。野菜粥、窝窝头是家常主食,不像现在,野菜的身价大涨。”老支书说。

老支书苗新朝介绍,那时,每天早晚村民都是挑着扁担到村后边五六里远的河沟里挑水,遇到旱季的时候,河里的水也不够。“尤其到下午,家里除了年老的、年幼的,其他的不管男女都去挑水,浩浩荡荡的很是壮观。”老支书自嘲似的笑着说。

后来,老支书带着村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在庄稼地里打了几眼井,井打好了,可是农田里不通电,浇灌还是靠人工一担一担的挑,对于村里上百亩的庄稼地来说犹如杯水车薪,还是解决不了靠天收的局面。

盼来电,遇到新瓶颈

1998年,闫营村通了动力电,改变了闫营村庄稼靠天收的局面。盼来了电,机井也有水了,浇地再也不用看天的“脸色”了,这是当时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

“当时,电业局为村里架设了一台50千伏安的抗旱变,通电当天,闸刀一合,看着那水通过水泵汩汩从井里出来,老百姓敲锣打鼓的,那高兴劲不比过年差。”郭小文回忆道,机井房的钥匙是村里专人管理,到浇地的时候才打开。村民用小水泵接上几百米的电线,放在机井里抽水,一根根管子像一条条白蛇在山沟里盘绕着。许多家里,仅浇地用的导线、水管就装满一辆三轮车,放线、放管、放水泵,请电工装表、接电,往往从天不亮折腾到上午,田地里到处是蜘蛛线、地龙管。“村东头老拴家的地离变压器远,离井也远,他家的‘装备’最壮观,光电线、水管就能装满满一辆三轮车,后边还跟一辆独轮车拉水泵和刀闸。”郭小文打趣说。

可是高兴劲没持续多久,随之而来的矛盾却接踵而来。井少,地多,每眼井中少则四五个、多则七八个水泵,再加上电线,把原本不大的井口排列的密密麻麻,动力不足,提灌量小,费时费力,而且电线长、接头多,隐患多,水泵罢工、保险丝烧断等情况时常发生,有些家里,一年能用三四个水泵。尤其到灌溉高峰时期,还要排队“挂号”,20天也轮不够一遍,通常是第二茬急需浇地,第一茬还没浇完,粮食产量上不去,原本关系不错的邻里,因浇地灌溉产生的纠纷也不断发生。“协调难度大,得罪人,通常轮到谁家了,晚上就睡在地头,看管电线、水管和水泵。”郭小文说。

新电力,迎来丰收年

“明年我计划分出一部分地,种些时令蔬菜和经济作物,价格还好,收入会高一些。”村民闫老九说,他家种了6亩多地,以前因为浇灌不方便,天气干旱的时候又排不上队,就从家里一车一车往地里拉水浇灌,如果遇到风调雨顺的时候,一亩地也仅能收入1000多元。“现在,需要浇地的时候,只要一合闸,就完成田地浇灌了,很方便,还省心、省力,再也不用拉水浇灌了。”

2016年,济源供电公司根据农田布局、取水点位置和农田配网现状,大力实施井井通电工程,新建和改造1395眼机井机井电力配套设施,共涉及462个行政村,惠及农田11.28万亩。“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我们新建、改造8个用电台区和2000多米的中低压线路,彻底解决了该村浇灌、生活用电等方面的难题,也为该村农业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河南济源供电公司克井供电所所长翟亚州说。

如今的闫营村,新增了台区和机井,增粗了线径,缩短了供电半径,一条条绝缘线在村里整齐的延伸着,村民们只要站在地头,一刷卡水就汩汩地冒了出来,以前的蜘蛛线、地龙管不见了,原本因浇灌产生矛盾的邻里又和睦了,一片片绿油油的经济作物种满了村前村后。

“今年夏收的时候,原本准备的40个装粮袋不够,还是临时到镇子上买了一些,真是旱天遇到了好收成,大半辈子遇上了好光景,再也不怕缺水少雨的旱季了。明年,我种些大蒜、大葱和‘朝天红’小辣椒,让9亩地实现最大的效益。”村民郭德峰憧憬道。

“没有可靠的电力供应,村里想发展,村民想有个丰收年,那都是空谈。如今,电好、水足,庄稼壮实,村民发展多种农业的劲头更足了,年年都是丰收年。”郭小文说。如今的砂石地里也能长出好庄稼,与优质可靠的电能密不可分,相信日子也会越来越好,村民收入也会节节高。

作者: 杨战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网河南济源供电公司查看更多>电力设施查看更多>电力供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