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弃煤”还是“绿煤”?煤炭要通过这四类技术蜕变为“清洁能源”

2018-08-13 08:32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王伟关键词:燃煤电厂燃煤发电超低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期,根据英国电网数据平台My Grid GB发布的数据,2018年1-7月,英国无煤发电时数已达到1000小时,远超出2016年的210小时和2017年的624小时。

今年9月,英国将再关闭两座燃煤电厂,自此,英国将仅存6座燃煤电厂。煤电占英国总发电量的比例,也将从2012年的40%,减至6%。

可以说,英国在“弃煤化”之路上走得足够快,但是,英国的模式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

近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已出现转折,经济对煤炭消费的相关系数有所下降,但是,我国经济高度依赖煤炭的特征短时间内很难发生根本改变。

 

国家能源决策部门一再强调,“我国正在压缩煤炭比例,但国情还是以煤为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甚至从长远来讲,还是以煤为主的格局,只不过比例会下降。我们对煤的注意力不要分散。”

预计到203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仍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0%左右,2050年约占40%。同时,和我国经济一样,高强度、低水平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模式已经终结,煤炭行业已经走向结构调整、精细化发展的新时期。煤炭生产的绿色化、智能化,利用的清洁化、低碳化成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

让煤炭也能成为清洁能源,这是煤炭革命的终极目标,也是煤炭革命的本质要求。除了让煤炭成为清洁绿色、高效智能、可持续的清洁能源,还要让煤矿成为集光、风、电、热、气多元协同的清洁能源基地,同时,也要让煤炭行业成为社会尊重、人才向往的高新技术行业。

清洁能源应该“不论出身,只讲排放”,是否是清洁能源,关键是看排放。目前我国71%的燃煤发电实现了超低排放达到了天然气的排放水平,10%左右的燃煤工业锅炉已可实现超低排放。因此,在合理利用的情况下,通过煤炭的技术革命,煤炭完全可以是清洁能源。

 

煤炭革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需要有个长期的过程。具体看,在未来30年内,煤炭革命可以分为三步走:

2020 年前,建成超低生态损害与超低排放的机械化、信息化煤炭开发利用体系,进入井下少人、接近天然气排放水平的煤炭工业3.0阶段,煤矿井下空间得到初步利用;

2020~2035 年,建成近零生态损害与近零排放的智能化、多元煤炭开发利用体系,进入井下无人、接近清洁能源排放水平的煤炭工业4.0阶段,煤矿井下空间得到有效利用;

2035~2050 年,建成煤基多元、开放、协同、绿色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基地,进入井下无人、地上无煤、纯清洁能源的煤炭工业5.0 阶段,煤矿井下空间资源与城镇化发展协同开发利用。

 

而要实现煤炭革命的成功,支撑技术必不可少,具体看,可以包括以下四方面主要技术:

一是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

这是煤炭3.0 阶段需要着重研发的关键技术。2020 年前,实现2000 米以浅智能化开采;2020 年至2035 年,实现3000米以浅智能化无人开采;2035年至2050年,打造3000米以深的智慧矿山,实现煤炭开采人不下井。

二是流态化开采的技术。

其演进路线为:进入深部资源开采后将面临更大的安全、环境、经济以及技术难题,煤炭资源深部原位流态化开采的颠覆性理念,可以解决3000米甚至更深的资源开发难题。

三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技术。

2020 年前,主要进行500 米以浅废弃矿井空间开发利用,积累空间分配、生态系统再造、通信等关键技术;2020 年至2035 年,进行2000米以浅深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包括医疗、试验等用途;2035年至2050年,开展与流态化开采相配套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四是煤炭清洁低碳利用技术。

在2020年前,重点解决分散燃煤清洁化问题和推广应用燃煤发电超低排放技术;2020年至2035年,实现燃煤发电近零排放和地下转化。削减大部分二氧化碳排放;2035年至2050年,煤炭不到达地面,直接在地下实现热电气一体化生产,由开采煤炭转变为开采“能源”。

原标题:“弃煤”还是“绿煤”?煤炭要通过这四类技术蜕变为“清洁能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电厂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