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政策正文

11个重大风电项目(6个海上)!广东省发改委文件划出了这些要点

2018-09-11 15:14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作者:北极星关键词:广东风电海上风电风电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五章 加强区域发展平台建设

第一节 加快新城新区建设

发挥新城新区作为重大区域发展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推进起步区开发建设,加快促进高端产业集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断提升老区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汕尾新区。推进“一区一湖一湾一港”建设,重点推进中央商务区、红草高新技术产业园和金町湾滨海旅游区等起步区建设。加快推进红海湾滨海旅游度假区、马宫渔港旅游区和鲘门特色休闲区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区。依托汕尾火车站推进中央商务区集聚发展,引进商务、展贸、物流等项目,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开展新城市中轴线建设,以品清湖为核心推进沿海岸线综合开发利用,打造景观优美的“黄金海岸带”。

环大亚湾新区。按照“石化为基、多元发展,高端为本、创新引领”的产业发展路径,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推动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金融资本向新区集聚。加强岸线和海洋生态保护,着力统筹陆海产业、土地、岸线、交通、生态环境以及“港-区-城”的融合发展。以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为核心目标,坚持引进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瞄准世界级石化企业招商,延伸石化产业链条,提升石化产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加快推进深惠汕百里滨海现代产业带、深莞惠河百里高铁创新产业带建设,推进产业共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主动承接深圳创新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滨海旅游转型升级,打造珠江东岸产城人融合发展先行地。

潼湖生态智慧区。按照“广东硅谷”的战略定位,以生态为基,以智慧为魂,加快潼湖生态智慧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一批研发机构、企业总部、教育基地落地建设,推动潼湖生态智慧区建成国家绿色生态城市示范区、广东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区和大珠三角融合发展先行区。加快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资源高端聚集、高度聚集、高速聚集,支持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成为连接粤港辐射粤东北的重大创新平台,推动潼湖建设世界级物联网和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创新创业合作示范区、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示范区。

揭阳滨海新区。围绕打造区域性新发展极和粤东新城市中心的目标定位,着力构建新机制、打造新平台、引入新力量、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引入招商局集团等企业,探索政企合作推动区域发展的新模式。以大南海石化产业园为基础,大力发展石化及新材料产业,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以国电投海上风电为基础,打造新能源产业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以引入招商局集团海工装备为契机,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海工产业基地;以粤东新城和滨海旅游区为基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滨海新城。以国家、省、市三级共建模式,建设国家石碑山角领海基点主题公园,打造兼具科普性、政治性、公益性的旅游景点。

河源江东新区。围绕建设“绿谷新城•美丽江东”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打造成为产城融合新引擎、生态文明发展践行区。充分利用江东新区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打造若干优势产业集群,实现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着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旅游服务、健康养生、生物医药、绿色有机食品、特色文化等产业发展,建设环珠三角地区现代制造业集聚地、现代服务业聚集地和自主创新基地。完善全域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打造河源总部经济区,发挥总部经济集聚效应,推进各类平台服务资源配套互补。

大汕头湾区副中心。统筹推进潮阳、潮南组团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强配套服务功能。加快练江综合整治,加快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省产业转移园海门片区、陈沙大道“双创”走廊建设。支持纺织服装、塑料制品、日用化工、口腔护理等传统产业升级,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扶持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滨海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形成绿色生态、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城市副中心。

第二节 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

积极推进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按照深圳主导、汕尾积极配合的原则,以深圳市一个经济功能区的标准和要求,对合作区进行顶层设计、资源配置、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力将合作区打造成为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自主创新拓展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辐射节点区。完善“深圳总部+深汕基地”发展模式,纵向形成产业链,横向形成综合服务链,努力建设一座有特色的美丽滨海产业新城。着力推进鹅埠产业集聚区、小漠临港产业基地建设和恒大国际童话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学校和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打造先进制造集聚区、新兴海港商贸区、滨海生态旅游区三大特色区域。

第三节 推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

科学确定主导产业,开展产业共建,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引进龙头企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促进产业集聚。强化园区经济辐射功能,带动形成区域产业带和产业群,着力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加大省级财政对老区产业园区内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完善园区及其所依托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省相关部门、协会、省属企业,以及珠三角对口帮扶市(县)加强对老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支持。开展产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找准目标、主动对接,引进带动作用强的好项目、大项目。打造绿色低碳园区,科学设定项目入园门槛,严格环保准入,鼓励无污染或轻污染产业发展,加快完善园区环保设施。完善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提高产业园区投资开发公司自身造血、滚动发展能力,实行公司化、规范化运营管理。

第四节 提升开发区和高新区发展水平

优先支持老区符合条件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调区。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开放创新、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对于招商引资情况较好、用地集约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时给予适度倾斜。进一步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指导支持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复制推广自贸区试点经验,做好深化集中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方面的改革试点复制工作。

推进老区省级高新区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推动高新区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积极推动高新区及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着力完善高新区金融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建设,促进高新区科技服务能力提升。推动条件成熟的县(市、区)设立省级高新区。汕头、揭阳、汕尾等省级高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1~2个产业细分领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以科技资源带动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形成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为主体,以创新组织网络、商业模式和创新文化为依托,各具特色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专栏11:海陆丰革命老区重大区域发展平台

新城新区。环大亚湾新区,潼湖生态智慧区,汕尾新区,揭阳滨海新区,河源江东新区。

深汕特别合作区。

省产业园区及产业集聚地。汕头产业转移工业园,汕头贵屿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龙华(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海丰县产业转移工业园,陆丰产业转移工业园,陆河产业转移工业园,汕尾新区产业集聚地,普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惠来县产业集聚地,揭西县产业集聚地。

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州惠阳经济开发区,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汕尾海丰经济开发区,汕尾陆丰东海经济开发区,汕尾星都经济开发区,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

国家级、省级高新区。惠州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汕尾高新技术开发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东风电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