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企业正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丨从零的突破到九堆向荣 杭州湾畔秦山核电拥抱更广阔天地

2018-09-13 08:50来源:《中国核工业报》作者:李春平关键词:秦山核电核电站华龙一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974年3月,长安街上玉兰竞发,最西端的京西宾馆迎来几个风尘仆仆的上海客人,他们无暇旁顾,随身的公文包和行李箱被他们看得紧紧的。待至3月31日的下午,一行人来到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在这里,他们拿出了大量的设计图纸,还有一个有机玻璃制作的压水堆模型。

一行人中包括了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和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的总设计师欧阳予。他们汇报的对象,是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谷牧等中央领导人。

30万千瓦压水堆建设方案和设计任务书在这次会上获得批准,并以周恩来最先提出建设核电站的日子——1970年2月8日命名,称为“728工程”。

壮美画卷正式展开

虽然被批准,此后之路也绝非坦途。堆型确定后,建与不建的争论反反复复。中国核电的起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但与同期踩着时代鼓点、“引进”的大亚湾核电站相比,“自力更生”的“728工程”是否有必要,却引发了质疑和争论,甚至面临下马的可能。

工程“忽上忽下”的消息令科研人员揪心,蒸汽发生器的设计负责人刘家钰给自己定下一条原则:“只要没看见宣布工程下马的中央正式文件,就没有权力放下手中的计算尺。”

今年以来,中兴禁运令事件刺痛了国人,引发社会各界对国家科技基础实力的热议。习近平在今年4月至6月对一系列信息技术企业的视察中反复强调,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必须立足于自身,要摒弃幻想,对一些重大核心技术进行攻坚克难。

幸运的是,当初在核电领域,通过自己建造实践以掌握技术、培养人才的方向与决策没有被放弃。秦山一期的意义,在于给中国核电的建造和运行开路。1982年8月19日,“728工程”正式上马,同年正式命名为秦山核电厂。

上世纪80年代初,来自西北、西南等核基地的核工业大军开始向秦山集结。他们来自二机部四〇四厂、八二一厂、二〇二厂、八一二厂、五〇四厂、一院、九院等单位,核工业二三公司承担核岛安装,二二公司承担土建施工,五公司和二七公司也参与建设。

100多个科研单位,7个设计机构、11个施工单位,加上全国585家制造厂,由二机部统一归口,在民族核电的振兴之地发起冲锋。中国核工业第二次创业的宏伟篇章就此开启,“九堆绕秦山”的壮美画卷就此展开。

“这个历史的责任我来负”

秦山脚下彼时是一片海涂,满目荒凉。夏天如蒸笼一般闷热,蚊叮虫咬厉害,冬天寒风吹透,办公用的蘸水笔冻在墨水瓶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1983年开山炮响后的“三通一平”前期工作,在边调迁、边安家、边施工中完成了120万立方米土石方的开采和搬运任务。从戈壁滩等地走来的核工业建设者,对这一切早有心理准备。

设计人员的条件同样恶劣。曾在北京航空学院教书的李慧珠,到上海不久后生下了孩子,十来平方米的小屋住着三代老小。空间太小书倒不少,买来的青菜只好搁在一叠叠书本间。长期劳累加上营养不良,李慧珠不幸于1983年病逝。设计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的知识分子,埋首于意义重大的工作,不及其余,李慧珠是其中之一。秦山核电站的全部技术图纸横向垒起来,长度足有1公里,每一张都是中国人自己的设计和绘制。

环境艰苦不影响核工业人对质量的追求。高级工程师徐金康在建设现场发现焊接缺陷找人返工,焊接工说:“这点缺陷,领导已经说过可以接受。”徐金康炸了:“什么?可以接受?你去查国际上的文献。国际文献上有根据,我服;没根据的,就是得返工!”

秦山核电站的成败,关系到中国核电的历史命运。时任核工业部副部长兼秦山核电公司总经理的赵宏对他熟悉的工程质量充满信心,撂下话:“如果核电站不能安全运行30年,这个历史的责任由我来负。”

几十年后的今天,秦一厂经历近30年安全稳定运行后将面临核电许可证延续,现任秦一厂厂长沙松干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考虑的是长远。从设备选型、设计到调试,我们都会问一下,它能保证后面的20年吗?”

从零到一,实现突破

1987年,40名操纵员由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俞卓平带队,到西班牙TECNATOM培训中心压水堆全尺寸模拟机上实习培训,9周后全部通过考核,接着转道南斯拉夫克尔斯科核电厂,在主控室跟班学习。

与此同时,还有人被分别派到日本、法国参加培训。虽然都经过几个月的语言突击学习,但刚开始专业交流还是有些困难。现任秦山核电总经理助理的石建新回忆当时法国人发过的牢骚:“真想象不出你们怎么控制核电站!” 学员们做了很多笔记,回来后已能独立解决一些问题。系统调试时法国专家来到现场,发现这批“学生”竟然干得很不错。

在工程调试准备时期,几位技术人员仅凭在国外学习时所记录的笔记,潜心钻研,编写出我国大陆首座核电站的调试大纲,并因此实现了六个“一次成功”:一回路水压试验一次成功,非核蒸汽冲转汽轮机一次成功,安全壳强度和密封性试验一次成功,首次核燃料装料一次成功,首次临界试验一次成功,首次并网发电试验一次成功。

1991年12月15日,运行当班主控值长王日清按动电钮,核功率和电功率表上分别显示20%和5%,秦山一期3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在主控室的欢呼沸腾中,中国大陆核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突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秦山核电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华龙一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