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核史丨对核的敌意 从何而来?

2018-09-25 10:31来源:核史钩沉作者:另类核史关键词:核电厂核事故核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 仅仅解释远远不够

在对待核能风险的认知上,技术专家和公众就好比两个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对牛弹琴,各说各话。自从概率风险评价技术应用以来,在帮助专家们更好地认识和控制风险方面,功劳甚大。然而,公众对概率并不敏感,就好比生活中买彩票中大奖的概率可能低至一亿分之一,可是又有谁能向大家解释清楚这种概念,从而打消他们购买彩票的念头呢?尽管中奖概率极低,但预期的收益足够高,所以大家趋之若鹜。

同理,一个带有很大后果的核事故,不管其发生概率多么低,都难以使公众接受。借用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这种心理现象称为“风险厌恶”,对风险的高估是其主要特征。所以,当专家们向台下的公众喋喋不休地解释核事故发生的概率如何如何低时,注定是一个失败的沟通案例。

要填平专家与公众之间的鸿沟,唯一的办法是首先要在对话双方创造一种共同的语言环境,以分享彼此对风险的理解,这就是风险沟通的使命。在心理学家看来,风险沟通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沟通对公众心理产生影响的过程。

根据事故造成的危险大小及公众的愤怒程度,山德曼教授将风险沟通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左上角的低危险、高愤怒类型,需要开展“愤怒管理”,让人们冷静下来,核能风险的沟通就属于这一类;

二是右上角的高危险、高愤怒类型,需要开展“危机传播”,帮助不安的人们正确面对危机;

三是右下角的高危险、低愤怒类型,需要开展“风险预警”,适时提醒人们注意面临的风险,比如交通事故风险,需要通过各种警示牌经常提醒人们;

四是中间的笑脸类型,即危险程度与引发的情绪程度均中等且相适应,与相关人群进行轻松而平等的对话。

山德曼的风险沟通模型

如何有效地实施风险沟通,是一门大学问和一个大挑战,不是依靠几个权威专家就能搞定、消除公众疑虑的,而是需要一批熟谙心理学、媒体传播、公共关系学、核技术等知识和经验的团队。说到底,风险沟通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几个基本的原则或策略:

(1)赢得信任,建立信誉。信任是沟通的基础,缺乏信任就难以解除公众的恐慌。事实上,很对危机处理中公众的最大愤怒往往源于不信任,不信任滋生恐惧。脆弱是信任的基本特性,信任的建立需要很长的时间,但瞬间便可以失去。而且,一旦信任遭到破坏,要想将信任恢复到以往的水平,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代价。可以说,在风险沟通中,信任和信誉是一个风险沟通者最宝贵的资产。

(2)不(少)说行话,找到共同语言。面对问题,通常认为知识为首要的解答;然而,我们“理性”的方式并不被80%以上的听众所喜欢。技术语言对于专业领域内的人士是有效的,但对于向公众进行成功的风险沟通却是一个障碍,在沟通中把技术信息翻译成外行可理解的语言至关重要,随后彼此知识和情感的交流与分享方有可能。

(3)不要告诉一半事实,更不要说谎。企业和政府机构一般都尽量避免说谎,但是还不够坦诚,通常觉得最好只说技术上没错或偏向正面的事情,但是这会误导人们,特别是在试图使人们保持镇静的危机中。撇开道德不谈,这种战略通常会事与愿违,人们一旦获悉事实的另一半,便只会感觉没有对他们说实话,又会加深他们的忧虑。

(4)注重倾听,而非只说不听。风险沟通应对成功的关键,在于将公众作为合作者而不仅仅是受益者。专家们要想让自己的理论为大众所接受,就必须表现出足够的坚定性。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遵从同理心,诉诸公众的情感,因为“情感是理性的大敌”。清晰地表达公众易理解的信息还不够,还必须考虑受众的感知和情绪,并通过真诚的倾听对之予以尊重,以求情感的共鸣。

核电的新旧形象

不少有识之士相信,公众的态度是核能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或许,面对人们由来已久的成见,我们需要理智与情感并用,在用理智说服人们斩断核武器与核电之间关联性的同时,诉诸于情感,倾听人们的恐惧,“其实,大家觉得辐射可怕,我们完全理解……”

只有先理解他人,才有可能获得他人的理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