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核史丨对核的敌意 从何而来?

2018-09-25 10:31来源:核史钩沉作者:另类核史关键词:核电厂核事故核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 对核的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实,辐射并不可怕。”

“其实,核工业非常安全。”

“即使发生概率极低的严重事故,核电厂也不会造成厂外影响。”

……

(来源:核史钩沉  ID:heshigouchen  作者:另类核史)

诸如这样旨在缓解公众恐核情绪的话语,经常可以在媒体的标题或核技术专家的开场白上看到或听到。遗憾的是,一番“苦口婆心”的原理灌输与数据对比后,原先“谈核色变”的人们大多无动于衷,仍然觉得辐射很可怕、核电不安全。

每每遭遇这样的情形,核能从业人员难免不感到沮丧,常常抱怨公众在对待核技术与其他技术的态度上采取“双重标准”。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公众对核能过分苛责的态度,与核能的出身和核技术独有的放射性特质息息相关。

19世纪末X射线、天然放射性和镭元素相继被发现后,一开始的时候,经由科学家和医学界夸大其词的宣传后,人们对这种神奇无比又神秘莫测的放射性相当迷恋,接触和使用放射性在欧美国家成为一种时尚。随后几十年里,伴随着放射性伤害悲剧的不断上演,人们对辐射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由早先的迷恋转为持久的恐惧。再加上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低水平辐射所致癌症或遗传效应的科学争议经久不息,我们始终没有找到充分的科学证据证实低水平辐射有害或有益,各国都过度保守地确立了“线性无阈”的辐射防护策略,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人们“辐射有害”的心理暗示。

和辐射类似,人们对于核能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过山车般的历史演进过程。1945年8月两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上空爆炸后,人们最初的反应,集中于爆炸的巨大威力而不是辐射产生的健康效应。战后,原先由政府高度保密和垄断的核技术,逐步向民用领域开放,在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发展核电的早期阶段,公众对核能的态度是高度支持、欢迎的,整个社会对核电在未来能源生产方式中的角色普遍感到乐观,甚至有些不切实际。

美国在1956年2月搞过一个公众调查,结果表明69%的受访者不担心核电厂建在自己社区周围,只有20%的人感到不安。彼时关于核电的新闻报道,也大多是正面而积极的,比如商业嗅觉敏锐的迪士尼公司就曾在1957年1月制作上映了一部时长53分钟的科普电影《原子,我们的朋友》,广受大家的欢迎。

迪士尼公司出版的与电影同名的彩色插图书

不幸的是,世界核电的发展几乎与核军备竞赛同时起步。几个大国在核武器研制道路上互相比学赶超,从1940年代末至1970年代前,进行了数不胜数的大气层核武器试验,日渐引起了人们对核试验沉降物所致健康影响的担忧。这种担忧,早在1946年美国在马歇尔群岛比基尼环礁进行核试验时便初显苗头,当时的《读者文摘》和《生活》等大众杂志,就开始提醒人们关注辐射照射的危险。在这次核试验中担任辐射保健医生的布莱德利(David Bradley),在1948年出版了一本畅销书《无处躲藏》,向读者传达了同样的信息。

随着美国核电工业的快速发展,反对核电的声音也水涨船高。1975年的一个民调显示,39%的受访者相信一旦核电厂发生故障,会导致巨大爆炸。慢慢地,在很多人的脑海里,核电厂跟原子弹扯上关系,甚至画上了等号。1979年发生的三里岛核事故,正是媒体把氢气爆炸等同于氢弹爆炸的恐怖性场景描绘,加剧了人们的恐惧心理,导致核电厂附近的居民自发逃离。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关于核电不安全的认识。时至今日,低水平辐射健康效应、核安全、放射性废物处置这三个议题,便成为横亘在核能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的巨大鸿沟。

1979年4月3日洛杉矶时报上关于三里岛氢气爆炸的漫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