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能源行业都经历了什么?

2018-10-10 15:25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于涛关键词:电力新能源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头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也成为撬动未来中国激荡四十年的那支杠杆。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ID:CEO_ER 作者:于涛)

2018年元旦,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随后,又在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向世人宣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四十年来,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之音,经历了从“惑”到“不惑”的考验,而“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也成为引领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与最强音。

回顾这一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进程,我们发现,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甚至每个家庭,每一个人,都能说出各自的闪光点,而将这些繁星点点汇聚到一起,就是我们这个国家成长的印记,也是它未来崛起的宝贵积淀。

作为能源领域的媒体人,我们有责任将这一国家命脉行业的发展历程,为大家梳理清晰;也有义务将过去四十年能源人究竟经历了什么,为大众集中呈现:

1978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仅为5.7亿吨标准煤、能源生产总量区区6.3亿吨标准煤,在世界排名垫底;今天,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4.9亿吨标准煤、能源生产总量35.9亿吨标准煤,双双跃升世界首位。

1978年,人们只知道火电和水电,在我国电源结构中,分别占比69.7%和30.3%;今天,我国能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能源发电投资占比显著提高,太阳能、风电、核电发电投资比重分别为9.8%、23.5%、15.7%,排名世界前列。

1978年,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今天,中国有120家企业位列世界500强,其中能源企业占据27个席位,国家电网公司连续3年位居第二,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分列第三和第四。

1978年,中国广大农村只有机关、学校能用上电,村民都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照明,从堂屋到厨房,要用手遮挡着,生怕被风刮灭了;今天,我国已经彻底解决了无电人口问题,同时依靠全球领先的特高压电网技术和全球能源互联网规划,力争让世界剩下的10.6亿无电人口用上电。

1978年,中国一年的汽车产销量是10万辆;今天,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一年的产销量达到294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就有77.7万辆,占据世界半壁江山。同时,几乎所有和新能源相关的消费品,中国都是最大消费国。

到底发生了什么?回溯这段征程,这个问题不断拷问着我们。通过大量走访能源管理部门、能源机构、能源企业,甚至是普普通通的能源人,我们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能源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四方面的动力:

第一是制度创新,以充分释放企业活力为目标;

第二是消费升级,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为宗旨;

第三是国际合作,以实现全球共赢发展为基础;

第四是节能环保,以建设人类美好家园为使命。

市场经济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40年,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

受访者给出的答案多为制度改革。国与国之间竞争,比拼的是什么?既不是国土面积,也不是人口规模,更不是经济实力,而是制度效率。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制度,走过了一段弯路,付出了巨大代价。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引入了市场经济要素,改变以计划统领协调的经济政策,制度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成为40年经济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源泉。

回顾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能源行业一直处于改革的先锋,也是深化改革的重地。

在市场经济确立初期,煤炭行业率先试水市场化改革。为了缓解国内煤炭供应不足的矛盾,我国煤炭工业调整发展思路,采取有水快流、大中小煤矿并举的发展方针。对统配煤矿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企业自主经营权逐步扩大,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逐渐形成,各类煤炭企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最多时达到8万多个,为全面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全面开放的新世纪,油气行业开启全球化之路。里程碑事件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三大公司重组改制,并相继在海外成功上市。这标志着中国油气行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中国石化工业对外开放进入产权融合的新时期。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电力行业迈入第三轮体制改革。随着电改“9号文”的出台,确立了以“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体制框架,涉及电价改革、电网独立、放开市场等一系列核心环节。截至目前,分三批推进了32处输配电价试点改革;组建了以国家电网公司为基础的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以南方电网公司为基础的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各省也组建了电力交易机构;同时,放开了配售电业务;电力体制改革主体责任全面落实。

正是由于这些源源不断的制度创新,才得以让能源行业不停被重新设计,让广大能源企业的活力得以充分释放,从而带来我国能源生产的大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仅为6.3亿吨标准煤,2017年则达到35.9亿吨标准煤,比1978年增长4.7倍,年均增长4.6%。

随着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又将发生巨大变革,能源结构由原煤为主加速向多元化、清洁化转变,发展动力由传统能源加速向新能源转变。这期间,必然遭遇更多的艰难险阻。好在我们有一条基本经验:每当遇到困难,就先思想解放,通过思想解放带动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带动经济增长。如果我们能够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真正开启新一轮思想解放,就能够带来新一轮改革开放,从而迎来新一轮经济增长。

发展是硬道理

40年前的中国有多穷?

按照当时的市场汇率计算,中国1978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55美元,而通常被认为是全世界最穷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都已经达到499美元。从全世界排名来看,当时中国的人均GDP在200多个国家当中倒数第三。

如今,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当初定下的20年“翻两番”的目标,即年经济增长速度约7.2%早已实现。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中国从原来的155美元变成了2017年的8836美元,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从经济总量看,中国在2009年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0年,中国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在2013年,中国的贸易总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改革开放之初,全世界只有0.5%的人比中国人穷,而今,全球仅有30%的人比中国人富。如此短的时间,让超过7亿中国人摆脱贫困,走向富足,在人类历史上也堪称奇迹,而能源改革引领的消费升级,在这一大逆转中从未缺席。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项能源转型变革政策措施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能源消费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品种结构持续优化改善,用能条件和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4.9亿吨标准煤,比1978年增长6.9倍,年均增长5.4%。

反映到老百姓生活上,就是人均用能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 3161千克标准煤,比1980年的614千克标准煤增长4.1倍,年均增长4.7%。2016年,我国人均生活用能393千克标准煤,比1980年的112千克标准煤增长2.5倍,年均增长3.5%。其中,电力年均增长11.9%,天然气年均增长14.6%。

与此同时,消费升级还表现在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即化石能源消费的整体下降,清洁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其中,煤炭由1978年的70.7%下降到2017年的60.4%,下降10.3个百分点;石油由1978年的22.7%下降到2017年的18.8%,下降3.9个百分点;天然气由1978年的3.2%提高到2017年的7.0%,其他清洁能源由1978年的3.4%提高到2017年的13.8%。

在经济学领域,有一个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它反映了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改革开放至新世纪,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0.4~0.6区间波动。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能源消费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特别是2003年、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超过1.5,表明该时期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强支撑作用。“十一五”以来,我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逐渐降低。“十一五”时期平均为0.59,“十二五”时期平均为0.45,“十三五”前两年仅为0.3。这表明我国能源消费总体进入低增长阶段,我国经济也开始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世界带来什么?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财富不仅是中国14亿人口生活的改善,还在于可以改变全世界更多人生活的可能。

这一点,能源行业表现得最为典型。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我国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能源净进口快速增长,品种逐步实现多元优化,对保证能源供应稳定充足、扩充能源储备、有效应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起到了积极作用。2017年,我国能源净进口总量8.7亿吨标准煤,比1997年增长41.2倍,年均增长20.6%。分品种看,原煤由2009年的3.4%提高到6.8%,原油由1996年的1.4%提高到69.1%,天然气由2007年的2.0%提高到38.2%。

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能源合作务实推进,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最贫穷的国家,近年来正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环境,集中力量办大事,连续10年保持了10%的增长。

在埃塞俄比亚国家电网示意图上,可以看到自西向东标注的一条红色输电线路,直指青尼罗河。2015年12月22日,国家电网公司总承包建设的埃塞俄比亚GDHA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交付,有效缓解了该国供电“卡脖子”“低电压”和“无电人口”等问题,是东非地区电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也成为中国制造在非洲的一张亮丽名片。同时,该工程还为当地600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累计为埃塞俄比亚创造税收达5000万元人民币。

中巴经济走廊上,除了火热的铁路建设外,一个能源项目也备受关注。2015年4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与巴基斯坦水电部签署协议,合作建设默蒂亚里—拉合尔和默蒂亚里/卡西姆港—费萨拉巴德输变电项目。这条巴基斯坦首条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对巴基斯坦国内的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进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85%的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即使到2025年中国变成高收入国家,全世界还有66%的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他们跟我们同样有过上好日子的期待。如果发达国家的理论在发达国家都不能推之百世而不悖,那么拿到发展中国家更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改革开放40年来最重要的意义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过去、现在,更好地走向未来,还能够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跟中国一样的美好愿景。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这个世界会好吗?

现在的我,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把问题拉回到40年前,现在的我的答案一定是:会。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丛生,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外国媒体颇为微词,甚至以此来否定改革开放的进程。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纵观40年来的能耗变革,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引领下,中国节能降耗取得突出成效,能效水平大幅提高。从单位GDP能耗指标来看,2017年比1978年降低77.2%,年均下降3.7%。“十一五”时期,2010年比2005年降低19.3%;“十二五”时期,2015年比2010年降低18.4%。

近年来,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进联合国,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绿色发展举措正在全国落地生根。

以淘汰落后产能为例,2012~2015年,国家在电力、煤炭、炼铁、炼钢等16个行业大力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共淘汰电力产能2108万千瓦,煤炭5.2亿吨,炼铁5897万吨,炼钢6640万吨,水泥5亿吨,平板玻璃1.4亿重量箱,焦炭7694万吨,铁合金925万吨,电石454万吨,电解铝141万吨,铜冶炼246万吨,铅冶炼315万吨,造纸2602万吨,切实促进了节能降耗不断取得新成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能源发展也步入新阶段,传统能源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能源清洁替代任务艰巨,能源改革任重道远。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完成“十三五”单位GDP能耗降低15%以上的目标,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扎实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力提升能源清洁化水平,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15年前,全球金融大鳄索罗斯写过一本书,叫《索罗斯论全球化》,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家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并指出三大特征:其一,政策制定常常出于政治考量,而非单纯的商业动机;其二,在和资源丰富的国家打交道时目光聚焦于资源本身,而非那些国家的政权性质和老百姓的利益;其三,注重双边渠道,而非积极参与国际多边体系。

去年11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首次在封面用中英文双语印上“中国赢了”。几乎同时,德国《明镜》周刊的封面也印上了两个大大的汉语拼音:“xǐng lái”(醒来),还打了一个惊叹号。

不论是“赢了”,还是“醒来”,都说明中国成就已经回击了西方的质疑,动摇了欧美的根基。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者伊恩·布雷默在《中国经济是如何做好赢得未来的准备的?》文中所说,“西方曾预言要么中国按西方的理念改革,否则一定无法在全球自由市场中生存。如今,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更为完善,甚至可能比美国的制度更具可持续性。”

四十年过去了,中国人民不再迷惑,只有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不再迷惑,中国模式才是最靠谱的选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