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海上风电评论正文

从降价空间看海上风电的红海与蓝海

2018-11-23 10:21来源:能见APP关键词:风能设备年会海上风电中国海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今天开幕的以“创新驱动 智赢未来”为主题的“2018全国大型风能设备行业年会暨产业发展论坛”上,参与“海上风电的机遇与挑战”对话环节嘉宾就海上风电降价空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从左到右依次为: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副秘书长侯玉菡、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生校、江苏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宏飙、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陆忠民、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总工程师贺小兵、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利志、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琦、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白建明、吉林重通成飞新材料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袁炜

e80af573e077153326fcb663204cc2f9.jpg

本次论坛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主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主持人(侯玉菡):这是迄今为止我在年会上站得最高的舞台,每每站到上面的时候倍感压力,因为上面很烤,要经受背后大屏幕温度的烤着,作为一个主持人有压力,是不是能够用一个半小时的时候,跟嘉宾谈出来或者沟通出来大家所希望、所想了解的内容。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大多数的信息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很清楚的了解到。大家想听什么?我们的这些嘉宾们能够告诉大家什么?其实是非常微妙的一件事情。我用下午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尽可能问我的朋友们感兴趣的或者我个人感兴趣的,用一颗八卦的心问他们,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大家的要求。如果一个半小时论坛的时间没有达到大家的期望,也希望你们写一个小纸条传给工作人员,让大家帮助大家了解到在台上几位嘉宾能够为大家更详细描述和交代的事情。下面有请参加下半场会议的嘉宾就坐,跟我一块在这个高高的台上烤一个八小时。

我今天可能会问比较八卦的事,希望各位专家理解。

今天上午在谢总的报告中已经看到了,现在已经建成的风电项目有360万(千瓦)海上风电,还有170万得到批复了,在建的还有600万,我们的总量已经远远超过了1000万。我们原来的规划500万并网,能够保证1000万在建,在2020年这个目标还是可以完成的。想问问两位来自设计院的赵总和陆院长,你们几位从事规划和前期的,您觉得这1000万背后所涵盖的对产业能力提升几个核心点是什么?

赵生校:首先跟大家报告一下我所了解的海上风电并网数据,10月份底已经正式完成并网容量是320万千瓦,其中江苏有231万千瓦,江苏整个里面占75%。2017年以前,大家都说海上风电看江苏。从去年到今年,福建跟广东推进速度非常之快,业内也有人说江苏、福建、广东三架马车。撒开腿步跑其他省加快推进。

关于对产业带动作用。东海大桥风电场真正打基础,到现在就是十周年的时间,对我们产业的带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们一些近岸码头的机械逐步发展到专用的打桩到运输、安装,包括运维整个体系都已经建立起来了。我非常同意今天上午谢总的观点,现在整个产业链已经形成。我们的风机也是各种容量的。我们今年年底会实现(单桩基础直径)8米的最大改造,我们福建最大的项目已经达到8米4,还不到10米。10米之间的单桩不是设计不出来,要跟其他部门的发展同步,我们略超前一点拉动整个产业往前面推进。一句话,我们海上风电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尽可能规模化的往前推进,后面还有一些保障措施。

主持人:陆院长,刚刚赵总比较多的谈到了重工、基础设计方面的促进,除此以外,在整个产业链条里面还有哪些是可以通过近几年海上风电的发展得到?

陆忠民:中国海上风电储量还是非常丰富,因为东部的沿海有1.8万公里,场区的资源和海域比较大,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到现在十年发展比较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一通过东安大桥海上风电场以后,我们中国有自主研发的能力,建设海上风电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地方承担的海上风电规划,有了规划以后,能够指导各个区域有序的进行规划。二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对产业支持的政策,包括海上风电标杆电场,这对行业也是促进的作用。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整个产业链都发展了。从中国南方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这些区域全开始动员起来了。通过这些风电场的规划设计、运行,把整个产业链带动起来,很可喜能够取得这个进展。当然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内容和工作。

主持人:你觉得海上风电贵吗?有意思吗?当中有一些教训,在前期的过程中没有想到的?

高宏飙:海上风电成本相对高了,现在有一个平价,参照什么样的平价?有一个环境成本,新能源成本把环境这块撇除掉,如果把清洁能源加上长期的输送,海上风电的电价要高一点,量也不大。海上风电分会的蔡会长分析的,把西部水电项目的度电成本再加上送托,是7毛5的量,两个电的量差不多,成本差不多的情况下,是这个量。另外建设中有没有碰到困难,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还是比较多的,早期参与海上风电开发的人员应该有一个心理预期和心理承受。大家知道,最早的一个品牌开发商因出现批量的故障,造成一年的大维护费达到8000亿欧元的量,差点把这个企业拖垮了。我们有这个承受能力,我们实际开发下来,有的比我们想象严重。我们作为最早开展海上风机试验项目的单位,发现有的风机修不了,修下来的费用可能比后期赚的钱还不足以抵消。这种量还好,不多,如果多把项目拖垮掉,也会拖垮主机制造商。

主持人:将来谁说海上风电贵就有充分理由说海上风电不贵,其实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海上风电在设备故障上有点吃不消。陆总左边三位都是整机制造企业。您三位面对开发商提出结论的时候,您三位心里面有没有一点着急?你们怎么想?

贺小兵:其实高总说的问题,我们早期进行海上风电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个时候是从陆上到海上的试验阶段,我们最早下海还是1.5兆瓦,所以,出现了很多运行的故障。候总问我着不着急,应该说我非常有信心,海上的发展规模、发展前景会带动海上装备业的快速发展。虽然说现在明阳的大机组也是这几年发展起来的,但是海上设备可靠性的研究做了快十年的工作。我们基本上2008年就开始了大兆瓦的研究。

我们现在下海的设备,从设计的可靠性上,从制造的可靠性上,供应链的可靠性,包括后期的运维可靠性,整个产业链已经打造得相对比较完善了。很多人都觉得中国人在这个方面没有经历欧美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发展,中国的各个行业已经通过借鉴欧美的一些先进经验,把这种过程已经压缩过去了,我们该交的学费,欧美已经交过了,我们不可能在他们基础上再出现很多问题。我对我们主机商今后在海上设备可靠性达到要求(有信心),可以满足现在大规模的发展要求。

何利志:对塔筒底部防护就有专门的研究,机参也有专门的设计研究,看海洋气候条件。从可靠性来看,可靠性的分布,以及可靠性的提升,在设计过程中就做了。这些问题已经解决了,从可利用来看,从发电来看,因为设计本身就没有这个问题,不存在这个问题。最早2兆瓦风电设计的时候,就调研了中国电网的情况,我们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不需要。

主持人:上午谢总报告也说到了上海电气跟西门子谈成了6兆瓦、7兆瓦的合作,上海电气在海上风电腰杆很硬,有很强的自豪感,表现比同业有很大的优势。刘总,现在向4、6、7不断转移的过程中,上海电气对未来中国海上的市场做了哪些准备?

刘琦:我的信心没有这么足,中国海上风电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到现在,陆上风电的表现跟欧美最发达、表现最好的设备制造商、开发商相比还有差距,何况是海上。海上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学费肯定还要交。对海上风电的发展还是要谨慎,要审慎一点,不要盲目乐观。清华湾16台的试验机组经过一段时间两年三年就可以感受到海上风电的风险就会显现出来,我们面对的问题比目前所能想象到的、所能考虑到的会有更多。也就是说,高总他们还得准备再交学费,不会一帆风顺的。你们投资的项目在海上风电一定还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我相信我们设备制造商也在竭尽自己的全力服务好,提供最优质的设备。

上海电气进入风电是很早的,我们2012年就下海了,东海大桥自己设计了3、6兆瓦,我们有很多自主研发的。我们感觉完全靠自主研发要很长时间,为什么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发展海上风电,能够在最短最快的时间里对开发商提供最优质、最好的社会,我们跟全球的风电老大进行合作,我们全面导入了4兆瓦的海上风电平台技术,我们导入他的技术然后消化吸收再创新,后来提供了4兆瓦平台的设备,在国内海上表现得跟欧洲相当。我们继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迎接西门子6兆瓦、7兆瓦比较成熟的技术。

主持人:我再问您一个问题,你的6和7会比高总和贺总他们的贵吗?

刘琦:我们的产品是优质优价的,肯定会更贵,我们对给投资商创造的价值有信心,会更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能设备年会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中国海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