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我国天然气发电及分布式之历程、困难和前景分析(上)

2018-12-13 08:29来源:燃机联盟作者:谈笑有鸿儒关键词:天然气发电燃机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天然气发电(下文简称“气电”)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下文简称“分布式”)行业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和困难也很多。2018年大型气电项目招标量很大,但是项目真实推进都很慢,分布式也在2017年冬气荒之后,发展势头急转直下,2018年遭遇“倒春寒”。本文在总结我国气电和分布式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几个对行业发展制约最大的因素,进而对行业的前景进行分析判断。笔者一介草民,姑妄言之,供行业人士参考,谬误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来源:微信公众号“燃机联盟”ID:GTU2010 作者:谈笑有鸿儒)

一)我国气电和分布式的发展历程

1.1)我国气电的发展历程

根据笔者的理解,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3),零星发展阶段。也即2003年国家第一批燃机打捆招标以前,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沿海地区缺电严重,广东、浙江等地上了一批燃机电厂,在特定的时期发挥了特定的作用。主要以9E和6B等燃机为主。这一阶段发展缓慢,估计2004年以前全国燃机总装机不足300万千瓦。

第二阶段(2003-2014),打捆招标、垄断竞争、大力发展阶段。从2003年燃机打捆招标开始。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天然气发电的战略地位凸显,国家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燃机发展,希望通过打捆招标,以市场换技术(主要是F级技术)。彼时国际上重型燃机四巨头(GE、西门子、三菱、阿尔斯通),GE、西门子、三菱,通过其国内合作伙伴哈气、上汽、东汽,抢滩登陆中国巨大的燃机新兴市场,阿尔斯通因故未能找到伙伴,与这一波中国市场失之交臂。燃机打捆招标第一捆10个电厂共2台F级,第二捆10个电厂共19台(3台E,16台F),第三捆10台F级。后面逐步开始不再由国家统一打捆,而由各业主单位自行招标,2011~2012年再迎来一波招标高潮。截至2012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共拿出了38台E级、115台F级的市场。后面的事实证明,燃机打捆招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以市场换技术效果,市场让出去了,核心技术并没有拿到,售后服务也做不了。三大一小4个汽轮机厂均没有掌握燃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尤其当大家坐在高铁上想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更让人深思,高铁的技术引进更晚,但却非常成功,如今成为响亮的中国名片。Anyway,到2014年底,全国气电装机约5700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2%。

第三阶段(2014-至今),产能过剩、竞争白热化阶段。以上海电气收购安萨尔多40%股份为标志事件。安萨尔多自2005年和西门子在燃机业务上结束合作,知识产权独立,世界重型燃机巨头由四家变五家。上海电气(上海汽轮机厂)和西门子的燃机合作自打捆招标以来,酸甜苦辣咸,西门子对核心技术死死控制。乘着国际燃机厂商的整合大势,迅速抓住机会,成功收购安萨尔多股份,共享燃机技术。这一收购使上海电气跳出了打捆招标以来的合作困境,也打破了中国燃机市场多年来的所谓平衡局面。上海电气的“鲶鱼效应”,叠加全球燃机市场低迷带来的产能过剩,中国燃机市场开始了异常残酷的竞争,直接的效果就是价格(新机价格和服务价格)大幅下降约20~30%,这给中国燃机客户带来了直接的红利,也让各燃机厂商尝到了苦头。

截至2017年底,全国气电总装机容量7570万千瓦,占全国装机总容量的4.3%,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2%。发电量占比明显小于装机容量占比,说明气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远低于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3790小时)。

1.2)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历程

参照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产业发展报告2016》中的说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笔者非常赞同,直接引用。但结合当前实际,笔者再增加一个第五阶段。五个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2011年),自发探索阶段。其实是自1998年浦东机场全国首个分布式能源站建成后开始的一段自发探索期。

第二阶段(2011~2013年),政策推动阶段。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政策措施。这个文件是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重要里程碑,在政策引领下,全国开始大范围推广建设示范项目,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项目出现多元化细分市场,如数据中心、大型公建等。但由于缺乏财政补贴和电力并网等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受到限制。

第三阶段(2013~2015年),停滞阶段(2013-2015)。天然气价格自2010年起就进入快速上涨通道,2014年出现大幅上涨,不仅新建项目陷入停滞状态,已有项目也多停运,市场发展遭受打击。

第四阶段(2015-2017),大力发展阶段。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文将全国范围内天然气门站价格下调0.7元。这一举动对天然气发电的支持效果非常明显,很多分布式能源项目的经济性一下子体现出来了。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投资热情,项目数量也显著增多,大有一哄而上的势头。但这一势头在2017年底被突如其来的“气荒”给扼住了,很多项目不得不停滞。

第五阶段(2018-),徘徊低迷。自2017年冬发生大规模“气荒”后,2018开始行业陷入低迷,全国各地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投资非常谨慎。这一轮低迷何时结束,笔者认为最关键要看2018年冬是否再发生大规模“气荒”,如气荒不发生或者很轻微,那么2019年有可能迎来回暖,否则仍将继续低迷。

总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看起来很美,玩起来很累,搞不好就残废。近几年比较活跃的是几大城市燃气公司,一来他们手握气源,对气荒有较强的抵抗力强;二来也是一种纵向一体化,可应对未来可能到来的天然气体制改革对城市燃气主业的冲击。但对行业来说,由城燃企业来挑发展大梁,是一种很无奈的景象。

以上对气电和分布式的发展历程回顾,乃一家之言,请勿太较真,一百个人可有一百种说法。请往下读。

二)我国气电和分布式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

尽管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总量在持续增长,但远远比不上煤电和风电、太阳能等发电类型的发展势头。其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的占比从未能超过4.5%,在发电结构中的地位,排在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之后,居于第5位,且关键是还被第4位的太阳能甩开很远。

制约我国天然气发电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如下:

2.1)第一个制约因素是电价补贴问题

笔者在上一篇文章《我国天然气发电之上网电价机制和政策》中,已经从逻辑上说明了为什么我国的天然气发电需要电价补贴,以及电价补贴的机制,这里就不啰嗦了,有兴趣的读者请直接翻阅上一篇。

简而言之,我国天然气发电的电价补贴,国家层面不负责,由各省级财政自行统筹解决。全国这么多省份,发展极不均衡,并不是每个省的财政都有能力来补贴天然气发电的。所以我们看到了东部几个省市的气电发展比较好,中西部地区气电很少。

对气电的补贴资金来源,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纯财政补贴,二是从全省销售电价中提取电价附加(或者只针对非居民用电),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上篇文章中基本计算过,当前能源价格体系下,气电成本是煤电成本的1.5倍左右,也即每度气电至少要补贴2毛左右(国家发改委2014年3009号文规定补贴最高不超过3毛5),就按2毛算,一套400MW联合循环,假设年发电3000小时,补贴就要2.4亿。全省搞下来,都是以数十亿为单位往里面补贴,气电装机规模直接考验省级财政的实力。

截至2017年底,全国各省市中,气电装机容量前3名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气电装机在全省/市总装机中占比前3名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具体如下表(单位:万千瓦、%):

备注:以上统计不保证完整和精确,但对本文的分析不造成影响。

京津沪三直辖市,经济发达,人均GDP排名全国前三。外来电比例高,比例最低的天津也超过1/3,北京更是达到70%。客观上需要较大比例的气电机组做灵活调峰。为了疏导京津沪气电价格矛盾,支持气电发展,2014年1月,国家发改委专门发文《关于疏导京津沪燃气电价矛盾的通知》,允许三市上调销售电价,用以补贴气电(实际操作中三市均只上调了非居民电价),开了在销售电价中征收气电补贴附加的先河。随着气电装机规模的扩大,除了电价附加解决一部分补贴资金,也还需要财政补贴支持。以北京为例,每年补贴资金约100亿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燃机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