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人物正文

朱瑞兆:摸清风能家底 一生与风共舞

2019-01-09 08:56来源:风能产业关键词:风电人物风能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风能事业足迹遍布祖国山河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风能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朱瑞兆经常出入于我国各地风电场,有时候一去就是一两个月。那时我国风能产业还没有完全实现商业化开发,朱瑞兆经常被风电场业主邀请,帮助进行风电机组的选址。

“那些地方大多地形复杂。在复杂地形的条件下,风电场选址要通过实地勘测来确定,工作量非常大,十分辛苦。”朱瑞兆说,当年在广东横琴岛实地勘测时,那儿除了山石树丛什么都没有,根本找不到上山的道路,只好请当地老乡作为向导,一边砍树一边前进。

在朱瑞兆家里,记者看到了许多朱老早年奔波于各地风场的照片。

约在1994年,水规院开展风电规划和设计工作,朱瑞兆去讲“全国风资源情况及WASP的应用”。水规院设计南澳风电场时,在微观选址方面大家都没有经验。于是朱瑞兆建议去现场考察。朱瑞兆从气象局借了几十台手执风速仪,一众20多人,有水利部能源处处长,有水规院院总工,还有十多位年轻人,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风电场现场考察。按气象规范,手执风速仪必须安装在2米高的位置,所以做了几十个2米多高的杆子,将风速仪固定在杆子上,到现场按地形布置了十多个测点,每一点有一台测风仪,统一发信号,每半小时观测一次,工作约进行2天后,测出了各点的风速大小,作为最后确定机位的位置。上图是当时测风时的情景。

1994年1月,朱瑞兆与水规院领导一起在南澳风电场现场测风确定机位。

在上世纪,这种方法常用于山区选址。现在看起来好像很落后、原始,但给人们提供了风速变化的真实情况。现在所有计算发电量的软件都需要实测风速来支持的。

老骥伏枥,退休后依然奋斗

1997年11月,67岁的朱瑞兆从国家气象局退休了。之所以到67岁才退休,是因为气象和风能行业太需要朱瑞兆以及他从事的工作了。

“当我刚退休后,有点不适应,退休前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课题,现在有点失落。”朱瑞兆告诉记者。

1996年,国家计委成立了专门从事新能源工程服务和咨询的北京计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从国家气象局退休不到两年后,朱瑞兆便接受了计鹏公司的邀请,成为一名顾问。

朱瑞兆告诉记者:“我搞了10多年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研究,不想放弃。老骥伏枥,仍想为祖国新能源再尽自己绵薄之力,正好计鹏为我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借这个平台来实现我的梦想,你说这不是缘分是什么?”

天地悠悠,岁月匆匆,朱老接下来又在计鹏度过了十几个春秋。如今,朱瑞兆已经87岁,他的身体一直很好,就在记者采访朱老的这几天,朱瑞兆还被邀请参加一些公司和机构的活动。

谈到自己从50岁才开始的风资源研究的人生经历,朱老感慨说:“人生最美好的相逢,就是在对的时间里,遇上最对的人和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我感到,这个青天是快乐和温馨的,这个青天就是风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人物查看更多>风能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