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报告对比与启示(2019)

2019-04-09 08:41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作者:杨永明关键词: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球用于发电的燃料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煤电、核电和水电占比降低,天然气发电占比大致维持在20%左右,变化情况相对平缓。可再生能源电力约占发电量增量的三分之二,其在全球电力部门的份额将增至30%左右。相比之下,煤电份额下降较为明显。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超越煤炭,成为全球电力部门最主要的发电来源(见图7)。

12.jpg

资料来源:BP

图7 用于发电的燃料结构变化趋势

(五)能源强度

根据各机构的数据,到2040年,全球能源强度将以年均2%的速度下降,发展中国家在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强度方面取得的进步将更加显著。毋庸置疑,技术发展和能效政策将在降低未来能源强度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根据BP的渐进情景,在人口增长更慢和能源强度改善更快的共同作用下,整个展望期内全球能源需求的年均增长率将从此前20年间的2%以上降至1.2%,能源需求的总体增长由于能源强度的下降而被部分抵消掉(见图8)。在此期间,预计全球GDP增长一倍,而能源消费只增长三分之一。同时,预计全球能源强度将从2017年的119吨油当量/百万美元降至2040年的76吨油当量/百万美元,年均降低约1.9%。到2040年,能源强度将在2017年基础上下降约36%。

13.jpg

资料来源:BP

图8 能源强度对减少一次能源需求的贡献

在OPEC的参考情景中,预计2015~2040年间,中国能源强度年均降幅最大(超过3%),印度其次(降幅接近3%),其他地区能源强度年均降幅基本徘徊在1%~2%的范围区间,而全球能源强度降幅约为每年2.2%(见图9)。

14.png

资料来源:OPEC

图9 2015~2040年间全球和各地区能源强度年均降速

展望期内,世界主要地区之间能源强度相对较大的差距将逐渐缩小,各地区能源强度将在全球平均水平范围内窄幅波动,日益趋同(见图10)。

15.jpg

资料来源:OPEC

图10 1990~2040年间全球和各地区能源强度变化趋势

(六)碳排放

尽管全球能源向可持续方向转型的特点已经逐渐明晰起来,但综合各机构对碳排放趋势的预测,未来可预见的碳排放与实现气候变化目标所需的发展轨迹相距甚远,《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依旧很难实现。

OPEC:全球碳排放量将继续增长,2040年前未达到峰值,增速有所降低。

OPEC认为,尽管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气候和能源政策,但由于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增加,全球碳排放量将继续增长,并且2040年前未达到峰值,只是在此期间增长速度有所降低在OPEC的参考情景中,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将从2015年的330亿吨左右增加到2040年的390亿吨左右(见图11)。发达国家碳排放量将占2040年碳排放总量的28.4%,2016年其在全球碳排放量中的占比约为39.1%。尽管全球煤炭需求增长缓慢,但预测煤炭仍将是最大的碳排放源,在2040年的碳排放量为157亿吨,占当年能源相关碳排放总量的近40%。考虑到展望期内天然气需求将显著增加,预测天然气每年的碳排放量增量最大。

16.jpg

资料来源:OPEC

图11 OPEC碳排放量趋势预测

BP:全球碳排放量预计年均增长约0.3%。

根据BP的渐进情景,2017~2040年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预计将从334亿吨增至360亿吨(见图12),年均增长约0.3%,而在此前的1995~2017年间,碳排放量实际的年均增长率为1.9%。在整个展望期内,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将增长大约7%。碳排放量的继续上升表明,世界各国需要全面的政策措施来实现碳排放的大幅减少。这也与其2018年展望报告中的说法不谋而合。

17.jpg

资料来源:BP

图12 BP碳排放量趋势预测

电力行业是目前能源使用最大单一碳排放源,BP认为,针对电力行业的政策对于未来20年实现碳排放的实质性减少至关重要。即使在BP的快速转型情景下,2040年碳排放量仍然很大。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在本世纪下半叶,这些剩余的排放量需要大大减少并使用负排放来抵消。至于哪些技术和发展可能在2040年以后的减排中发挥核心作用,BP认为,使电力行业接近完全脱碳以及终端应用实现更高程度的电气化十分关键。而对于那些无法电气化的终端应用,包括氢能、生物能源在内的其他形式的低碳能源和能源载体将非常重要。

IEA:新政策情景中,2040年前能源相关的碳排放呈缓慢上升趋势,远远跟不上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减排步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转型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发电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