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淮南市煤电固废物综合利用发展规划(2019-2021)(征求意见稿)》发布

2019-07-05 09:29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煤电火电企业火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安徽淮南市人民政府发布《淮南市煤电固废物综合利用发展规划(2019-2021)(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

淮南市煤电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发展规划

(2019-2021年)

前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煤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长远战略,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落实工业绿色发展要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淮南市是以煤、电为主的重工业城市,是国家十四个亿吨级重点煤炭能源工业基地之一,拥有淮南矿业集团、中煤新集集团2家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和平圩电厂、洛河电厂、田家庵电厂、淮浙煤电、淮沪煤电、淮矿电力6家大型、特大型火力发电企业。伴随着煤、电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等煤电固体废弃物排放,利用不好会成为制约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煤电工业固废物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能,利用好了又可成为战略性新型绿色环保的建材产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具备大宗化、规模化、产业化利用的先决条件。

淮南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墙改办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以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为根本,以禁止使用粘土砖为宗旨,结合我市资源特点,立足煤矸石、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采取政策引导、宣传发动、技术服务、执法检查等措施,着力推动墙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我市现有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19家,以煤矸石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年生产能力已达到22亿块(折标砖),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85%,新型墙体材料在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应用比例达到89%,年节约标煤11.4万吨,综合利废约300万吨(其中:煤矸石220万吨,粉煤灰40万吨,脱硫石膏40万吨),为我市的固废综合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全面提高煤电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的水平和层次,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绿色环保的建材产业基地,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认定管理办法》、《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法规以及《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淮南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淮南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和形势分析

(一)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为目标,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培育和扶持了一批煤电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企业集群,使煤电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有效的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1.综合利用规模逐渐扩大,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2018年,全市大宗煤电工业固体废物累计产生量为2790万吨,综合利用量为2290万吨,综合利用率为82.4%。其中煤矸石产生量为1800万吨,利用量为1800万吨,综合利用率为100%;粉煤灰产生量为900万吨,利用量为410万吨,综合利用率为45.6%;脱硫石膏产生量为90万吨,利用量为90万吨,综合利用率为100%。

专栏一 2018年全市大宗煤系工业固废物累计产生量

1.png

2.研发体系逐步建立,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煤系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研发体系的建立完善,拥有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深部煤矿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级平台。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安徽理工大学与淮南东辰集团联合成立安徽煤系固废物综合利用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研究总院被列为安徽省科研院所重点合作项目,龙头企业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总院、安徽大学、西安墙体材料研究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西北橡胶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为煤系固废物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和科研支撑,向着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稳步迈进。

我市部分重点企业结合自身优势,以高附加值利用兼顾大宗化利用为主,通过对煤系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领域关键技术与先进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引进吸收,形成了宽领域、广覆盖的综合利用格局。在煤矸石烧结砖和粉煤灰掺配水泥、混凝土等大宗化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全煤矸石高强陶粒、粉煤灰掺配高强陶粒、煤矸石掺配水泥、煤矸石和粉煤灰制作橡胶填料等一批高附加值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已在中试、工业试验或实际工程上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联合破碎、研磨等部分大型成套设备的关键技术,为打造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奠定了良好基础。

3.政策文件逐步完善,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

先后制定并完善了《淮南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制造强市建设若干政策(修订稿)的通知》(淮府〔2018〕9号)、《淮南市制造强市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矸石环境管理的指导意见》(淮环委办〔2018〕67号)等政策文件,为切实推动我市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绿色制造、节能环保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4.发展机制初步形成,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截至2018年末,全市从事利用煤电固废物作为原材料生产建筑材料的企业有136家,其中,煤矸石烧结砖生产企业74家,粉煤灰砖生产企业56家,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企业3家,混凝土砖(砌块)生产企业3家,已经基本形成砖、板、块等各类建筑材料30亿块(折标砖)以上的年生产能力。建设各类循环经济试点6个,其中生态园区4个,循环经济试点企业2家, 2012年淮南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并优先享受相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等优惠政策。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机制初步形成,对提高我市工业发展质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转型起到积极作用。

5.历史堆存固废科学管理,环境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淮南市历史堆存煤系工业固废物约3000万吨,均采取暂时分类贮存,后期综合利用的措施。特别是对历史堆存的煤矸石山全部进行覆土绿化,消除煤系工业固废处置不当带来的污染和安全隐患,同时推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煤电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1.政策法规不健全,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大宗煤电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政策尚不完善,长效推进机制尚未形成,政策落实难,执行中存在偏差。二是税收优惠和政策鼓励力度不够,企业的积极性调动不够。国家和省规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因技术标准(利废比例)、退税比例的变动,获得的资金有限;煤电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尚未建立,融资渠道不明确、融资成本高,缺乏持续的资金引导支持;三是缺乏全面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处于企业的自觉自发状态,极大制约了产业的长远快速发展。

2.规划布局不合理,缺乏有效监管。

由于未进行统一规划布局,缺乏有效监管,淮南地区煤电固废物的生产加工领域和流通环节比较散乱。煤矸石堆放、加工点主要分布在潘集区、凤台县等地区,最高峰时曾多达1300多户,无序地散布在矿区周边,生产加工大量占用和毁坏土地资源,严重污染环境。车辆乱拉乱运,无封闭运输措施形成沿途抛洒污染,车况不佳引发诸多交通安全隐患。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经营销售环节普遍存在中间商较多、中间商无序销售、倒转、堆存、加工等现象。

3.资源要素未有效整合,区位优势未得到有效发挥。

淮南市位于中部地区,拥有淮河航道,通过水运可直达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且水运价格仅为公路运输的1/6,铁路运输的1/4。但未在淮河设立专门的水运港口、码头,目前主要是采用陆运,受运输成本控制,产品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淮南、蚌埠、阜阳、六安等地区,销售半径在150公里左右,未能有效覆盖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和本省南部的广阔市场,极大限制了产品的市场空间和盈利能力。

4.产业规模总量偏小,技术推广应用能力不足。企业规模小而散,没有专业化园区。没有成立行业组织,资源整合能力不足,行业内部存在恶性竞争现象。综合利用率虽然较高,但大多集中在采煤沉陷区回填、道路及防汛工程的垫料等初始综合利用领域,高附加值领域的工业产品转化率较低,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不足,无法获得明显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效益。

(三)形势分析

从国际形势来看,在应对世界经济贸易增长低迷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结果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中国传统制造业受到挤压,资源性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严重影响制造业发展空间。面对新的国际竞争形势,工业绿色发展与工业节能综合利用成为世界各国推进工业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以来,把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与此相对应,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工业固废物的排放量每年高达近40亿吨,其中,煤系工业固废物排放量在15亿吨;另一方面,资源性原料日益短缺,尤其是建材行业的原料缺口巨大。因此,提高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工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已经成为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从省内形势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新引擎。安徽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加快出省出国出海步伐,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取得显著成果。安徽省提出“十三五”期间努力建设成“一带一路”重要腹地和枢纽的目标,这对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区域地位与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工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淮南市形势来看,“一带一路”、长三角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合肥都市圈、合淮同城化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叠加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五大政策支柱”等计划的深入推进,为深入开展煤系固废物综合利用,提高淮南市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提供了重大契机。同时,我市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产业独大,煤系工业固废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综合利用仍处在初始阶段,技术水平较低,产业链不完整,精深加工较少,已无法适应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新兴产业规模偏小、支撑力不强,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落后。深入推进煤系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能源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查看更多>火电企业查看更多>火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