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企业正文

中国安能等军转央企的前世今生

2019-08-02 08:52来源:国资报告作者:刘青山关键词:中国安能电力央企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解放军是中国人民的钢铁长城。中央企业堪称国家的经济长城。这两者之间关联密切——不少央企前身就是部队。比如,中建、中国铁建、保利、新兴际华等企业就是由军队转制而来。此外, 还有多家央企的成员单位有军队血统。根据国家形势需求,他们脱下戎装换工装,投身到中国经济建设主战场。

转隶脱钩央企有着怎样的辉煌过去?是如何度过坎坷的转型之路?八一建军节,国资报告特推出此前策划的2019年第4期封面文章,带领大家走近他们的前世今生。

部分转隶、脱钩央企发展调查报告

前世篇:从军营走向市场

策划 · 闫永 郭大鹏

文 · 记者 刘青山

《国资报告》杂志2019年第4期

2019年4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公告,将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列入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

公告称,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武警水电部队组建为国有企业后,使用“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名称。目前,企业已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为“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列入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

2018年3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的指示要求,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武警水电部队官兵集体转业改编为非现役专业队伍,组建为国有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

另据媒体报道,2019年3月29日,中国安能进行了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投资人、企业类型以及董事(理事)、经理、监事等信息变更。相关信息显示,中国安能注册资本由61000万元变更为500000万元,投资人由企业法人国家电网公司变更为机关法人国资委,企业类型由全民所有制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变更后,中国安能的法定代表人为周国平,周国平曾任原武警水电指挥部政委等职务,武警少将警衔。2018年,周国平担任中国安能集团有限公司筹备组组长、临时党委书记。

在中央企业中,像中国安能这样有着军队血统的“戎装”央企,还有很多。比如中建集团、中国铁建、新兴际华集团等等。

《国资报告》记者多方采访、调研发现,“戎装”央企的前身成立时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解放前、新中国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其性质上分为两类,一是作战部队或专业军兵种,比如铁道兵、基建工程兵、武警水电部队;二是军队成立的各类公司。

红色烙印

不少“戎装”央企的前身是伴随着人民军队和共和国一路走来的。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原生产部及所辖军需企事业单位整编重组脱钩而来。总后生产部成立于1950年6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较早的二级部之一,是全军各类生产经营和军队企业人、财、物等项工作的主管部门。其管理的70多户生产企业历史最早可追溯于北洋政府时代,其中一大批诞生于我党我军成长阶段。随着全国各大城市相继解放,国家又陆续接收了一批原属国民党军队的军需工厂,并进行了改造。比如现在的3502、3506、3511、3512、3522、3523、3526、3539等公司。

还有一些军工央企的成员单位前身是制造武器的。

1939年春,为了满足抗击日寇的需要,八路军在太行山深处建起了黄崖洞兵工厂。该工厂由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选址,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亲自批准。

在崇山峻岭间,那些原来只会拿韭菜叶当量具的工匠们,在这里学会了制图、操作机床,把一批批武器送往前线,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1940年,这里还生产了我国第一支自行设计制造的步枪,朱德高兴地为新枪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

随着战争的需要,黄崖洞兵工厂在周边开设了一批分厂。1951年3月,华北兵工局将这里的所有兵工厂整编为一个兵工厂。1952年将其一分为三,即兵器工业淮海厂、惠丰厂、晨光厂。2011年6月24日,淮海厂、惠丰厂整合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工业集团。

仍留在太行山腹地的部分,则成为了航天科技一院519厂,目前已经成为航天地面发射设备专业制造基地和特种车研制基地。此外,长治钢铁的前身也是黄崖洞兵工厂的分部之一。

铁道兵则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49年5月16日,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受中央军委直接领导。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铁道兵团奉命入朝遂行铁路保障任务。

20世纪60年代初,为适应修建东北森林铁路、北京地铁,大三线建设和援越抗美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多次作出扩建铁道兵的决定。

从1975年8月至80年代初,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编制体制改革需要,铁道兵有计划分几次精简机构,压缩兵员。至1981年4月底,铁道兵缩编为20万人。

中建集团所属的八大工程局均有人民军队血统。比如中建二局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步兵第99师。

1955年起,一局到八局的前身部队奉命改编成为国家原建工部属施工企业,其职工脱下军装,成为真正的建筑企业职工。中建一局到六局就是在此期间完成了兵转工,成为最早的兵转工案例之一。

1966年8月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部分建工部属施工企业再次整编,成立基建工程兵部队,在“三线”地区从事国防工程建设。这其中就包括中建七局的前身基建工程兵第21支队,中建八局的前身基建工程兵第22支队。

基建工程兵之中,61支队尤为值得一提。其前身为华东野战军步兵九十师,后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水利工程一师,1952年抗美援朝参战前夕,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该部队奔赴淮河,一举消除淮河水患,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佛子岭水电站。

1985年,该部队划归武警总部,就是后来的武警水电部队,也就是最新加入央企队伍的中国安能的前身。

成立六十多年来,无论隶属关系如何变化,武警水电部队作风不变,曾先后承建江西万安、广西天生桥、西藏羊湖、新疆察汗乌苏、云南溪洛渡、柬埔寨基隆水库等300余个大中型工程,涉及水利水电、民用建筑、机场跑道、输变电机组等多个领域,是军内外唯一一支参加过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队伍。在三峡水利枢纽建设中,武警水电部队搬走了几座山头,用2.2万吨炸药,数千次起爆,硬是在花岗岩山体上“切”出两条长数公里、27层楼高的“人工天河”,开辟了长江第四峡,成功安装“世界第一门”,在中国和世界水利建设史上,书写了10项世界之最,多次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奖”“国际里程碑工程奖”等建筑行业最高奖。

2012年,武警水电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作为应急抢险“国家队”,其累计动用人员38万余人次,专业救援装备16万余台次,圆满完成200余起重大自然灾害抢险任务。

与这些“老兵”相比,新兴际华集团的核心企业新兴铸管股份公司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2672工程指挥部成立得较晚。其最早隶属于铁道兵,目标是建设一个年产10万吨的小型钢铁厂,为铁道兵的铁路建设服务,因此很多人习惯称其为“军钢厂”。

根据远离城市、接近原料、符合战备的原则,2672厂选址在河北邯郸市武安县的一个偏远村庄。建制完全参照军队:指挥部是师级单位,下面按团、营、连、排设置。

还有一些“戎装”企业的前身,此时尚未出现。

脱下戎装换工装

前述提到的各支部队,之所以脱下戎装换工装,与人民解放军的11次裁军有密切关联。据统计,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共裁军,其中第二次、第七次、第九次、第十一次裁军与军转央企的关系更为密切。

第一支整建制进入工业领域的部队,是石油系统伸手向中央要来的。

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作为重要战略物资的石油十分紧缺。1949年,全国天然石油产量仅为9万吨,国人均石油量不足美国的千分之一。

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大力开发西北石油,自东而西,东西并举”的方针,并成立了西北石油管理局。当时西北仅有陕北延长、甘肃玉门两个油矿,年产原油仅9万吨,职工不足万人。1952年3月25日,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康世恩起草了《关于调拨一个建制师担任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发展石油工业基本建设任务的报告》。

当时,正值新中国第二次大裁军。1952年8月1日,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57师成建制改编为石油工程第一师,近8000名指战员加入到石油系统,壮大了行业力量。

到了1956年,石油师的番号被撤销。1957年4月,以石油师为基础,组建了石油工业部运输公司,部分发展为石油工业部管道局。

多年来,出身石油师的工人们先后参加了玉门油田、新疆油田、大庆油田、四川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一系列油气田的开发建设,涌现出了铁人王进喜等一大批先进代表,创造了新中国石油史上的许多个“第一”,是中国石油行业重要的奠基者。

第二批脱下军装的,是前文提到的,进入国家原建工部属施工企业的多支部队,也就是中建一局到六局的前身。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整建制的部队转型为企业,直到改革开放。

文革期间,受特殊的国际国内局势影响,国家一度积极扩军备战,军队规模明显扩张,同时出现了编制混乱、比例失调、机构臃肿、干部超编等问题,据当时的统计,干部超编人数一度达到60多万。

1975年,中央第五次提出裁军,其中精简最多的是基建工程兵和铁道兵。到了1982年开始的第七次大裁军,基建工程兵和铁道兵再次受到巨大影响。两支部队都被撤销,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后改制为中国铁建;基建工程兵并入相关部委或划归地方建设部门,全体官兵脱下军装。

“1982年上半年就听说了铁道兵番号要撤销的消息,当时大家情绪出现了波动”,兵改工的亲历者,84岁的中国铁建原党委干部部部长夏树德在接受《国资报告》采访时表示,当时大家认为,这样一支在战争期间、和平时期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部队撤销掉太可惜了。

夏树德说,当时有一些不想脱军装的人联系外调,一些人复员转业。“但更多的人很快克服了情绪问题,积极配合了兵转工的各项工作。”

相比之下,基层同志的适应过程就没那么顺利。

1982年,铁道兵第8师的官兵正奋战在引滦入津工程中难度最大的9公里穿山引水隧洞的工地上。这一地区石质复杂,塌方频繁,施工难度相当大。正当官兵们不畏困难,夜以继日地工作时,师长刘敏、政委张景喜从北京开会回来,带来了集体转业的确实消息。

一时间,要求调转、退伍的申请报告,像雪片似的飞往连部、营部、团部。第40团报告零点至6点的班没人上;第36团工程进度直线下降;有的连队一天躺下不少“病号”……

“绝不能给铁道兵脸上抹黑!”“为铁道兵写好光辉历史的最后一页!”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思想动员,官兵们继续坚守各自的工作岗位。1983年7月1日,第8师比预定时间提前3个月完成了施工任务,创造了轰动一时的“引滦精神”。

就在20万铁道兵适应新身份的同时,1983年9月19日,基建工程兵22支队改编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成立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15000名官兵脱下军装,正式成为中建集团员工。21支队则成为了中建七局。

同时,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基建工程兵第82支队部及3个团,转业为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油田建设公司;基建工程兵铀矿地质矿冶部队改编为核工业部所属的勘探局,后转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基建工程兵第36支队改编为航天工业施工企业,后成为航天科工七院等。

特殊背景下的军队办企业

在战争时期,为了满足战争对武器弹药以及后勤装备的需求,我军曾成立了一批军工厂、军需厂,工人一手拿工具进行生产,一手还要拿枪参加战斗。比如,前文提到过的黄崖洞兵工厂职工就曾参加过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

新中国成立后,军队办企业的传统依旧存在。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发展的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军队数量大幅削减,军费开支亦相应下降。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经过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一批以弥补开支不足为目的的军队盈利性企业陆续组建起来。

1980年,国防科工委成立中国新时代公司,作为国防军工行业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4年1月,原总参装备部和中信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保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军事装备进出口业务。1992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保利集团。1998年4月,总装备部正式组建,保利集团公司转隶总装备部。

原标题:今天,一文带你读懂那些军转央企的前世今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安能查看更多>电力央企查看更多>水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