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江西省:推进华能瑞金二期、赣浙国华信丰电厂等多个大型煤电项目建设

2019-10-09 15:3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煤电火电项目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四章 顺应高速铁路新时代,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积极对接国家高铁主通道,加强铁路、航空、公路、水运、轨道交通以及管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一体衔接的高铁综合枢纽,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完善集疏运条件和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构建内联外畅、无缝衔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网络

(一)建设“五纵四横”高铁经济通道。

依托国家“八纵八横”主通道,稳步推进昌吉赣、昌景黄、赣深、昌九、合九等国家高速铁路主通道项目建设,适时推动高标准建设长赣、昌福(厦)、常岳昌、咸修宜吉、吉武温铁路,积极开展六安至景德镇、景德镇至鹰潭至瑞金至梅州、赣州至广州赣韶段、吉安至井冈山至衡阳等高铁项目规划研究工作,构建“五纵四横”的高铁经济通道,形成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和海西等重点经济区的大通道。

注:规划研究六安至景德镇、景德镇至鹰潭至瑞金至梅州、赣州至广州赣韶段、吉安至井冈山至衡阳等高铁项目,江西境内700公里左右,力争2035年前部分项目开工建设。

(二)形成大能力铁路货运通道。

依托亚欧、泛亚铁路网络和中欧班列,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加快建设蒙华铁路,畅通“北煤南运”新的国家战略运输通道。建设鹰潭至建宁铁路、兴永郴赣铁路、六安至景德镇铁路、瑞梅铁路,推进铜陵至九江铁路电气化改造。

(三)完善高铁沿线公路网络。

全面建成“10纵10横21联”高速公路网,加强与周边省份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实施高铁沿线国省公路扩能改造,重点提升通往连接高铁站场的公路等级水平,建设一批以高铁站场为核心连接主要港口、机场的集疏运线路,以及连接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重点路段。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的高速通道研究,推进阳新至武宁、通山至武宁高速公路江西段规划建设,有序地引导其他地方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层次合理、通达通畅”的普通公路网,重点对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路面改造、养护大中修以及危桥改造,提升国省道路网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行能力,支持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

(四)推进高铁沿线水运和机场建设。

加快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提升水上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航运体系。加快建立多式联运体系,加强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顺畅衔接,加快港口物流与铁路、公路物流互联互通,构建联运大通道。以推进机场建设和开辟新航线为重点,加快推进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推进瑞金等支线机场建设和改造;规划建设共青城、高安等20个通用机场,加强与高铁站点的联系。在部分位置重要的高铁站点,提前谋划布局直升机起降点,用于医疗救护、应急处突和空中巡查等工作。

(五)积极构建现代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

加快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与其他交通方式和对外交通枢纽的有机衔接,积极推进赣州、九江城市轨道交通和上饶旅游轻轨前期工作。以南昌、九江、赣州、上饶等城市为核心,加快大城市市域(郊)铁路建设,利用既有及新建铁路线路形成区域市域铁路骨架,积极开展区域中心城市新型轨道交通研究,形成城际、市域铁路、城市新型轨道交通等多层次、多模式的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

第二节 建设一体衔接的高铁综合枢纽

(一)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

依托“四纵四横”高铁网络,统筹各类交通通道和路网格局,以南昌为核心,以赣南、赣北、赣东北、赣西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加快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依托南昌“米”字型高铁枢纽布局,积极将南昌打造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对外连接全球经济网络和对内辐射带动全省的作用;建设九江、上饶、赣州、萍乡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增强枢纽能级,提升枢纽地位。建设吉安、鹰潭、抚州、景德镇区域性综合交通节 点,进一步增强对产业布局的引导和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

围绕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目标,加强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的有机衔接,建设和完善能力匹配的集疏运系统,推动建立标准统一、功能融合、运营规范、服务高效的综合运输枢纽体系。推动铁路、公路、民航、邮政、城市交通等服务标准在枢纽内相衔接。加强不同运输方式运行时刻衔接,优化枢纽接驳服务。鼓励枢纽用地综合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发展旅客联程联运。

加快完善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设施,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售票、取票、乘降、驻车换乘(P+R)等联运设施设备共享共建;建设高铁枢纽场站封闭、连续的联运旅客换乘通道,在保障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跨方式安检互认,减少重复安检。积极探索旅客联程运输电子客票,鼓励各种运输方式改进售检票系统功能,创新身份查验方式,方便旅客验票乘车;鼓励不同运输方式企业积极发展“空铁通”、公铁联运等服务产品,为旅客提供“行李直挂”服务。建立健全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协调联动机制,统筹开通公交专线、夜间班次和定制客运服务,提升旅客“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出行效率。

(三)实施“互联网+高铁”。

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高铁旅客运输深度融合,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高铁旅客运输服务发展,提高高铁站服务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进一步加强高铁与民航、港口、公路等交通运输网络关键设施运行状态与通行信息的采集,推动跨地域、跨类型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服务性资源整合,并向社会开放,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服务。

第三节 增强能源有效供应能力

(一)强化能源供给保障。

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推进已完成核准的发电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后续项目研究和储备。围绕提高电网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强500千伏骨干电网建设,优化220千伏电网结构,加强局部薄弱环节 。推动成品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天然气长输管道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进一步完善石油、天然气储备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积极谋划和争取“海气入赣”通道,努力开拓新气源。

(二)加快能源开发利用。

以光电建筑一体化等综合利用电站为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以高山风场为重点发展风电,稳步推进赣江等主要流域水电项目建设。优化煤炭、水电、铀矿、地热等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培育新的能源供应增长极,加大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调查评价,寻找可供进一步勘探开发的区块;争取南鄱阳湖油气盆地列入国家页岩油气勘查开发重点示范实验区。部署实施全省干热岩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积极开展干热岩勘查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三)提升能源民生保障能力。

加强配电网建设,加快实施中心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等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逐年提高乡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和质量。加快居民小区和公共服务领域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供应覆盖面积,增加居民生活用气规模。推进农村大型沼气工程建设。

(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加强散煤治理,推广清洁型煤替代,创新用能模式,推行“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按照国家要求,在确保气源落实、不与民争气的前提下,有序实施“以气代煤”“以气代油”,优先发展可中断、可压减的替代项目。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基本完成典型区域、典型行业电能替代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列入计划的燃煤(油、柴)锅炉改造任务,逐步淘汰公共事业单位小型燃煤(油、柴)锅炉,加快推进“无烟”风景区建设,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积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新能源汽车运行设施体系。促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减少煤炭消费。

4.png

第五章 蓄集两轴驱动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高铁及站场枢纽作用和经济带通道作用,强化高铁的快速、便捷、集聚效应,以重点城镇和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高铁沿线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推动高铁沿线城市产业合作和协同创新,构建具有优势互补、协同配套、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带。

第一节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优势产业集群。

1.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围绕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目标,重点依托京九高铁南北大通道,统筹沪昆高铁沿线重点区域,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中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布局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绿色生态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和创新空间,建立适应创新资源跨界流动的产业创新协作机制,形成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错位发展格局。培育形成移动智能终端、半导体照明、数字视听等产值规模千亿级的优势领域,探索培育新型光电显示、关键电子材料、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物联网等产值规模五百亿级的细分领域。

2.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强化沪昆高铁资源要素集聚作用,充分发挥鹰潭“世界铜都”产业优势,增强南昌资源整合和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展铜全产业链条,打造世界级铜冶炼、精深加工及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集群。借助京九高铁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和研发机构,立足赣州的资源优势,高质量打造“中国稀金谷”,设立中科院稀土研究院,谋划创建稀土科技与材料国家实验室,推动钨和稀土产业向新材料领域转型,重点发展新型、多功能、特种材料,延伸配套产业链条。以产权为纽带,采取合资合作、并购重组方式,有效整合上下游企业,培育一批全产业链大企业集团,把京九沿线(昌吉赣)打造成为全国钨产业和稀土产业研发、生产、应用基地和贸易中心。

3.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南昌、九江等装备制造基础,发挥高铁及普通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大力引进和发展船舶、机械设备、变电设备、电瓷、电机等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高端化、多元化和智能化,形成全产业链、高端化的国内一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南昌轨道交通车辆组装生产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建设,重点引进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信号系统、通讯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配套产品制造企业。依托江西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新型材料、线缆、微电子设备、高精度电气控制设备等配套产品,提高零部件本地配套率。

4.汽车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高铁快速通道的潜力,吸引深圳、广州等地区汽车产业研发人才和高级技工,加强全省汽车产业创新和生产能力,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以智能网联汽车和节 能汽车为重点突破口,加快推进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能源交通、材料环保深度融合,相关配套零部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以南昌、上饶、九江、景德镇、赣州、抚州、萍乡等生产基地为龙头,促进产业链条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国内一流的整车制造基地、国际一流的锂动力电池基地。到2025年,京九沿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超过150家,整车生产能力达到30万辆。沪昆高铁经济带汽车产业实现年产能突破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40万辆。

5.航空制造产业集群。依托研发环节 基础优势,强化昌景黄高铁同城化效应,推动南昌、景德镇航空双城协同互补发展,继续巩固和扩大航空制造产业在全国的传统优势,积极参与全球航空制造业分工合作,着力提升大飞机及零部件制造水平,延伸运营和服务价值链,构建航空制造、民航运输、通用航空、临空经济“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建设教练机、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航空产业集聚区,打造技术领先、平台开放、优势互补、多元融合的世界知名航空产业集群。到2025年,航空装备制造技术实力大幅提升,形成千亿级南昌-景德镇航空产业走廊。

(二)培育发展新兴先导产业。

1.移动物联网产业。加快布局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南昌市、鹰潭市等在全国率先开展5G试验网建设。推进广电无线物联网(NGB-W)试点建设,加快重点行业物联专网建设,推进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规模部署,实现窄带物联网(NB-IoT)/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5G三网共存和大范围推广应用。强化推动移动物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面向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配件、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基础较好、转型升级需求迫切的行业,加大力度开展设备互联、产品监测、物料追溯、智慧物流、能源与环保检测等移动物联网应用,率先建成全国移动物联网基地。

2.VR产业。围绕打造VR产业“江西高地”,深化VR技术在各领域、各环节 应用、渗透和融合。以高铁VR培训、高铁人流大数据分析等为重点方向,深入实施“VR+”示范试点工程。充分发挥世界VR产业大会平台作用,把江西打造成为VR产业集群高地、VR技术创新高地、VR应用示范高地、VR人才集聚高地、VR政策环境高地。

3.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实施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生态培育工程,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数据采集、存储、挖掘、交易、应用、安全等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打造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产品体系。加快建设一批云计算应用工程,引进云计算服务龙头企业,建设综合型云计算公共平台,依托各类大数据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弹性计算、存储、应用软件、开发平台等研发和服务,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4.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沪昆、昌景黄等高铁,构建昌抚、昌新宜、昌景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强化南昌医药创新资源与宜春、抚州、吉安、新余、景德镇等地医药产业联动发展,打造医药产业创新链,加快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5.新能源产业。发挥高铁快速连通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优势,积极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先进技术,提升新余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大学光伏研究院的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光伏新能源产业多元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有影响力的上饶-南昌-新余产业示范带。借助江西省动力电池及其材料重点实验室、孚能科技、金力永磁等单位的研发能力,加快突破动力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永磁电机材料关键技术,着力提升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

6.节 能环保产业。沿京九、沪昆高铁沿线,重点打造发展节 能环保装备制造、节 能环保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三大节 能环保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螺杆膨胀机产业基地、节 能家电产业基地、高效节 能电机产业基地、环保锅炉产业基地、水污染治理设备产业基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材料产业基地、节 水监测仪表产业基地、废旧家电和汽车回收产业基地、再生铜产业基地十大节 能环保产业基地。引导企业应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培育或引进一批核心技术成熟可靠、市场占有率高的节 能环保龙头企业和配套能力强的综合服务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涵盖装备制造、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节 能环保产业体系。

(三)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1.石化产业。充分发挥九江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深度挖掘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潜力,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打造石油炼化一体化基地。围绕推动石化产业规模化、全产业链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骨干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加大力度开展小化工企业清理整顿,加速落后产能淘汰。

2.建材产业。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加强材料集约利用、废料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材料)消耗和污染排放。引导企业改进生产线,提高自动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推进建筑卫生陶瓷产品数字化设计、三维(3D)展示和网络化定制,推动大型建材企业生产装备机械化,重点在水泥产业推广智能化装备,建设智能示范工厂。打造高安、丰城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和萍乡电瓷、工业陶瓷产业基地。

3.纺织服装产业。以服装、棉纺织、化纤、针织、麻丝产业为重点,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实施智能制造、绿色改造、全网营销,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企业绿色化发展、集群品牌化发展。选取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创新水平较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进行跟踪培育,加快打造国际知名品牌,鼓励企业以参股、并购等多种形式与国际设计机构、品牌运营机构、国际品牌企业合作,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加强万年、于都、奉新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加强与转移地企业在纺织产业的后加工及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商业流通等方面的协作。

4.钢铁产业。借助高铁快速通达优势,加强与国内知名钢铁企业的技术、产品、人才等方面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钢铁装备水平、技术创新支撑能力和产品质量,加大中厚板材和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力度,优化建筑钢材和板材的产品结构,延伸钢铁产业链条,提高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推动钢铁产业与有色金属、汽车、高铁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国内知名的集钢铁冶炼、精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带。到2025年,实现全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优特钢比例提高到25%以上,污染减排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5.食品产业。突出特色和优势,重点做大粮食精深加工、畜禽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等优势产业,做强特香型酒酿造、果蔬深加工、水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做优茶叶及深加工、茶油及副产品加工、营养和保健食品制造等高附加值产业。优选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进一步壮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加工水平,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在优势区域培育一批产值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着力发展一批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品牌影响力强、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引导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商标的认证、登记与申请。支持骨干企业创建知名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建设高铁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一)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现代物流带。

在沪昆、京九高铁的带动下,充分释放全省铁路运能,加速发展大宗物资、高铁快运等铁路货运业态,科学配置全省物流资源,发挥铁路低成本、大批量的运输优势,实现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协调运作。鼓励物流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物流资源,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示范效应显著的现代物流企业。鼓励采用新能源物流车辆、铁路集装箱等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节 能型绿色仓储设施,探索发展低碳绿色物流。推动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物品全程追溯、在线调度管理、智能库存监控等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智慧物流。

围绕交通枢纽、节 点城市、大型商品集散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物流产业集群,以建设鹰潭陆港型、九江港口型、南昌生产商贸服务型、赣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接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向塘综合铁路枢纽、赣州南康家具、九江水运、樟树医药、鹰潭有色金属等20个物流示范产业集群,发挥规模带动效应。在重要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综合服务型、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在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建设能矿、资源深加工、建材、轻工等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在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建设口岸服务型物流园区,在主要城市周边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在特色农产品产地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发挥集聚效应。支持南昌、九江、赣州、吉安创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跨境电商物流发展。

(二)建设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地。

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互动发展,引导健康养老服务向大众化、特色化、专业化、品质化、智慧化发展,推动健康管理、健康养生向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迈进,促进健康与养生养老、旅游、健身休闲、老年食品与用品融合发展。完善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以智慧应用为重点,推进“互联网+健康”行动,推广智能健康养老服务,重点发展慢性病管理、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生活照护、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等健康养老服务。

鼓励各地依托优质医疗机构和旅游康养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养老、旅游健康养老、温泉养生养老、绿色有机食品养生等各具特色的康养产业。到2025年,建成10-15个国家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基地、30-40个省级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区,健康养老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提升至10%左右。

(三)提升高铁沿线服务业竞争优势。

推动金融、会展、电子商务等各类服务业在高铁沿线集聚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效率和水平。

高铁沿线南昌、赣州、九江、上饶、萍乡等重要高铁枢纽,坚持高标准定位、高品位开发,加快资金、人才、项目等高端要素集聚,大力发展金融、商贸、会展、电子商务、网络教育、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与高铁枢纽融合发展。

高铁沿线景德镇、新余、鹰潭、宜春、吉安、抚州等节 点城市,以旅客需求为中心,充分发挥社会效应,加大市场经营力度,在高铁站周围合理布局发展金融、信息、商务、生产性租赁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文化、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不断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

第三节 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农业

(一)优化高铁沿线农业布局。

高铁沿线重点地区着力打造1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进建设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先进、金融支持有力、设施装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围绕打造“粮食、畜禽、果蔬、水产”四大千亿产业,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重点培育一批年产值过100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推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上规模、上水平。在高铁沿线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农产品基地,将高铁沿线打造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带。

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发展。重点在赣州、吉安建设市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成交易服务大厅和大棚,力争年交易额达到50亿元以上。推动农业由“单一”功能向生态、养生、文化等多功能拓展,建设一批集生活、生产和生态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加快发展油茶、毛竹、苗木花卉、林下种植、家具及木材加工、香精香料及其他林化、野生动植物繁育与利用及森林旅游休闲康养八大产业。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园创业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搭建一批创业见习、创客服务平台,降低创业风险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打造多个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双创”孵化区。

第四节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一)强化创新平台建设。

借助高铁大力引进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和创新人才,抓好重大创新平台提升行动,提升区域创新综合实力。围绕全省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以省内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组建产业重点创新平台,重点推进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亚热带植物园、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中科院稀土研究院、中国信通院江西(鹰潭)移动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江西省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大数据研究院、中科吉安生态环境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以大南昌都市圈为主体,以赣江新区和南昌高新区为引擎,积极打造赣江两岸全面创新示范区。加快创建江西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井冈山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南昌航空科创城、赣州稀金科创城、南昌中医药科创城、上饶大数据科创城、鹰潭智慧科创城等产业创新中心。

(二)聚焦关键领域创新。

围绕电子信息与新型光电、航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光伏、新能源汽车和锂电、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节 能环保、氢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前瞻部署一批创新链,实现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按照产业、企业、项目、技术、团队“五位一体”布局,集中资源,重点支持一批有市场推广需求、有产业化前景、能转化为大规模生产能力的重点产业领域升级项目,培育壮大一批行业优强骨干企业,提升制造业重点领域竞争力水平,为全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倍增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三)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积极对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加大申报推荐和跟踪服务力度,力争有更多优秀人才入选。创新实施“海智惠赣鄱”“海外人才江西行”等引才活动,推进院士工作站、“海智计划工作站”等引才引智基地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相关铁路高校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科研创新平台申报。实施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工程、技术市场建设工程、技术转移和创新服务体系推进工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工程,推进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在江西转移转化,完善网上技术市场、科技孵化体系、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机制等。

第五节 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

(一)突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围绕高铁沿线优势产业集群、新兴先导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沪昆和京九等高铁通道,突出“东进”和“南下”,积极对接粤港大湾区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大南昌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京九电子信息产业带等;主动承接长三角一体化产业转移,提升汽车、航空制造、有色金属等产业规模和水平。加强“北上”和“西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对接长株潭、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长株潭优势产业链条向新宜萍全面延伸。

(二)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升产业承载能力。采取园区共建、飞地经济等多种模式,着力建设好南昌、赣州、上饶、萍乡、吉安、宜春等高铁沿线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加快建设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充分发挥吉安深圳产业园、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德安赣沪产业园、抚州赣闽产业合作示范区、九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新余万商红制鞋产业园等重点承接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创新产业承接转移方式。

发挥高铁的驱动作用,鼓励高铁沿线城市进行点对点、园对园、城对城对接,发展“飞地”园区、对口合作园区,为沿线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互利共赢发展搭建平台。积极推动赣湘、赣粤、赣闽台、赣浙等多类型合作示范区的共建共享。

第六章 塑造高铁经济新业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依托高铁集聚人流的优势,突出高铁沿线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强化高铁沿线城市文化旅游合作,推动景点、景区、旅游线路联动发展,培育高铁旅游消费群体、旅游产品和城市商业业态,打造高铁旅游精品线路和优质旅游经济圈。

第一节 整合开发沿线旅游资源

(一)优化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布局。

完善以高铁为主轴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整合提升高铁沿线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打造环鄱阳湖生态休闲旅游圈、赣中南红色旅游区、赣东北山水休闲旅游区、赣西康养度假旅游区。

1.环鄱阳湖生态休闲旅游圈。依托以京九、沪昆高铁为主“十”字架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形成一个中心(南昌)、三个门户(九江、上饶、抚州)、三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环绕、两点(景德镇、婺源)引领、京九、沪昆高铁两条动脉支撑的“环鄱阳湖生态休闲旅游圈”,主打以“绝特山水、珍禽王国、陶瓷艺术、道教祖庭、乡村风情”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建设包含景区开发经营、旅游住宿餐饮、旅游商品产销、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文娱等一体化的完整、高水平旅游产业体系。

2.赣中南红色旅游区。以长赣高铁为轴,以井冈山为中心,推进井冈山和遂川、万安、永新、青原、莲花,以及湖南茶陵、炎陵、桂东、安仁等县(市)旅游产业统筹规划与协同发展,构建大井冈山红色与生态文化旅游协作区。以原中央苏区为核心,以赣瑞龙铁路为轴线,打造以共和国摇篮、于都长征出发地、兴国将军县、赣州古城等为重点的精品红色旅游品牌。

3.赣东北山水休闲旅游区。依托合福高铁、沪昆高铁、九景衢铁路、昌景黄高铁等路线,以旅游产品提升与全域旅游建设为重点,巩固提升三清山、龙虎山、灵山、龟峰、怀玉山等观光旅游类景区水平,加快高铁沿线的婺源、德兴、玉山、贵溪、浮梁等景区支撑型特色城市建设,加快瑶里、浮梁古城、河口古镇、锦江古镇等古镇古村建设,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具有国内外市场优势竞争力的现代旅游产品体系。

4.赣西康养度假旅游区。重点依托沪昆高铁,加快挖掘整合赣西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集散功能,加强主要景区通道建设,努力构建以明月山、武功山、仙女湖、杨歧山等为重点的绿色精粹旅游圈,以明月山—武功山(羊狮慕)富硒温泉带为重点的温泉养生旅游区,将赣西地区打造以健康养生为特色,集旅游、休闲、会务度假、禅修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康养旅游目的地。

(二)加强旅游产品联动开发。

依托高铁带来的巨大人流,在注重保护高铁沿线生态景观格局和特色城镇景观基础上,加快整合沿线绿水青山以及红色文化、庐陵文化、客家文化、宗教文化、陶瓷文化、美丽乡村等旅游资源,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开发高铁旅游产品投放市场,规划出“南昌-九江高铁一日游”“南昌—抚州高铁一日游”“南昌-赣州高铁两日游”“南昌-井冈山高铁三日游”“南昌-景德镇-黄山三日游”等符合游客心理需求的中短途产品,吸引珠三角、长三角等主要客源市场,做好专场旅游推介。支持建设一批高铁沿线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特色旅游小镇。推进旅游业与农业结合,重点支持脐橙、油茶、茶叶、毛竹等产业的旅游化提升,扶持特色工艺品、纪念品、文化制品、土特产品等旅游商品的设计与生产。

(三)组建高铁旅游发展联盟。

按照客源互换、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和品牌互铸的原则,共同开发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景点、健康旅游度假区和精品旅游线路,联手打造跨省的黄金旅游通道,积极组建赣浙闽皖、赣湘、赣粤等高铁旅游联盟,深化旅游交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景区开发等方面交流合作,办好旅游产品推介活动,逐步拓展与湖南、福建、安徽、上海、浙江、广东、香港、澳门等地的旅游合作。建立异地投诉、协同管理和联合执法制度,打造高铁跨区域无障碍旅游区。

(四)推动旅游业态融合。

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覆盖面广”的黏合作用,着重促进旅游业与文化、大健康、体育、会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优化“旅游+”和“+旅游”产业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第二节 打造高铁旅游精品线路

(一)绿水青山精品旅游线路。

重点依托沪昆高铁,集聚上饶、鹰潭、抚州、南昌、新余、宜春、萍乡等优势旅游资源,东向连接长三角,西向连接长株潭、黔中、滇中城市群,推动环鄱阳湖生态休闲旅游圈、赣西康养度假旅游区、赣东北山水休闲旅游区互动,形成横贯全省东西、最具魅力的高铁旅游经济发展轴。依托合福高铁和昌景黄铁路,集聚武夷山、三清山、景德镇、婺源、黄山等热门旅游景点,重点形成覆盖闽、赣、皖三省的黄金旅游通道。

(二)红色旅游精品旅游线路。

重点依托京九高铁,立足南昌起义、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等历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深度开发一批融教育性、知识性、文化性、体验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产品,形成以南昌、吉安、赣州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发展轴。重点依托厦渝高铁,将韶山、湘潭、长沙、浏阳、铜鼓、安源、芦溪、莲花、井冈山、青原、兴国、于都、瑞金、古田和龙岩等革命老区相串联,带给旅客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的感受,形成以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联动韶山和古田等红色经典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发展轴。

(三)特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重点依托沪昆高铁,串联三清山、龙虎山、明月山、龟峰、灵山、仙女湖、杨岐山等景区,打造集农耕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之旅。

(四)康养休闲精品旅游线路。

重点依托沪昆高铁,提升武功山和明月山等风景名胜区的品牌效应,提高明月山天沐温泉度假区、汤里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等温泉旅游知名度,打造休闲观光和康养体验有效结合的精品旅游线路。

(五)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推动乡村旅游公司化、品牌化、标准化提档升级,推出客家风情、红色山村、鄱湖渔乡等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个性突出、覆盖不同年龄段游客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深入挖掘山水生态、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特色种植等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田园观光、果蔬采摘、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加快建设山水田园综合体。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推动村镇变景区、农舍变旅馆、农民变导游。依托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建设,推动制定乡村度假旅游国家标准。

第三节 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

(一)建设高品质旅游集散中心。

整合提升南昌、上饶、九江、赣州和萍乡的市区旅游服务平台,建设高铁沿线一级旅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综合性旅游服务,主要建设旅游集散、信息咨询、安全风险监控以及信息发布等设施。整合或新建鹰潭、景德镇、抚州、宜春、吉安的市区旅游服务平台,建设高铁沿线二级旅游服务中心,主要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等服务。

(二)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

规划建设旅游公路,兴建加密线、打通断头线、开通风景线、织好循环线。完善旅游公交网,开通覆盖重点旅游景区及乡村旅游点的城市旅游公交线路,培育跨行政区域相邻重点景区之间的城际旅游公交专线。建立道路旅游标识体系,将4A级以上旅游景区标识纳入全省道路交通标识范围,在高速公路科学设置景区标识牌。

(三)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以“五纵四横”的高铁经济通道为基础,以强化区域旅游交通通达性和出行的便利性为出发点,构建高铁、空港、高速、集散中心高效协同的高铁沿线立体化旅游交通服务体系。以旅游景区为基础,畅通高铁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形成快速公交、公路客运等多层次交通网络,方便游客进出。推进旅游厕所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高铁沿线的旅游厕所服务体系。加快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积极打通旅游“最后一公里”。

(四)发展高铁智慧旅游。

构建高铁沿线智慧旅游系统。全面提高高铁沿线旅游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和网络安全水平,分级构建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三个层面,形成高铁沿线智慧旅游标准化系统。推进“一部手机游江西”建设,横向融合交通运输、公安、商务、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民航、铁路、气象等部门涉旅数据,纵向归集省、市、县(区)及景区、景点涉旅数据,建成综合性旅游智慧平台。

第四节 打响高铁旅游品牌

(一)加强高铁旅游宣传。

利用“一带一路”等国际性重大峰会论坛开展品牌宣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江西之窗”海外营销中心。采取省、市联动的方式,每年组织赴港澳台、日韩、东南亚等境外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充分发挥自媒体及新媒体广泛、主动、实时、双向、快速传播信息的优势,打造江西高铁旅游的微信、微博、微电影、游戏等多种新媒体平台。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将高铁旅游整体推向市场,打响“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

(二)开拓高铁旅游市场。

组织开展文化旅游消费月、消费季活动,积极推进旅游消费“一卡通”,落实职工带薪休假、错峰休假及2.5天弹性休假制度。每年制定“引客入赣”计划,针对主要客源市场开展定向精准营销,策划实施一批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泡泉等季节主题旅游活动。建立省、市和景区三级联动机制,制定实施面向目标市场的门票、高速通行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推进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协作区建设,实施资源共享、客源互送。鼓励各地出台旅游包机、专列奖扶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积极开拓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