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再次踏上大连电厂这片热土,我已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了。顺着早已铭记于心的厂区道路一路向前,那座承载着第一批华能人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1”字雕塑,唤起了我对过往的记忆,那是大连电厂作为华能长子、共和国火电行业排头兵,开天辟地、争创一流的峥嵘岁月。
(来源:《中国华能》 讲述:段忠水 供稿:东北分公司 毛莹 陈叶菲)
开拓,作敢为人先的拓荒者
记忆回溯至1986年,那时的我刚从大连发电总厂调到华能,成为大连电厂开工建设的第一批骨干力量。80年代的中国,国家经济发展迅猛,电力供需矛盾却日益突出,电荒迅速蔓延、电网拉闸限电,企业被“开四停二”甚至“开三停四”,居民生活用电在照明时间上也被限制,许多城市一个月中只能供电半个月,只好靠蜡烛和煤油灯度日,电力“先行官”成了“垫后军”。
面对种种“瓶颈”,第一代华能人冲破思想束缚,把目光投向国外,立志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利用外资在中国建电厂,用我们当时的一句话:“带着市场和信誉出去,带着设备和技术回来”。1985年6月24日,开发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带着党中央对华能人开创先河的殷切希望,大连电厂应运而生,成为开发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批项目之一,“七五”期间国家重点能源建设项目。
建设初期,这片曾驻扎着坦克部队的黄土地上,布满了坦克车轧过的车辙,基建现场到处都是钢筋架和施工人员临时搭建起的简易帐篷。当时的大连湾就是一个小村庄,从市内通勤到电厂至少两个小时,没有专门的办公区域,工作、休息都在同一个小房间里。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工程建设经验的缺乏并没有难倒满怀希望的华能人,1986年12月,时任开发公司董事长毛鹤年、总经理汪德方为电厂建设提出要求:要自我加压,向广东沙角B电厂学习,1号机组争取24个月内投产发电!“他们能办到,我们同样能办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促使大家不断挑战自我:“统一思想,争24保26,务期必成!”在那段建设的日子里,我们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夏天不怕晒,冬天不“猫冬”,节假日不休假,遇到关键节点经常昼夜奋战。经过艰苦鏖战,1988年7月31日,1号机组并网发电,从主厂房开挖到第一台机组投产,仅仅用时24个月,创造了新中国电力建设工期新纪录!
“速度快、路子好!”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亲自出席了1号机组发电剪彩仪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年底,2号机组并网发电,我们成功实现了2台35万千瓦机组“一年一投一并”的目标,创造了当时火力发电厂基建安装的最高纪录,从此“华能速度”蜚声海内外。
争先,创中国首家一流电厂
“建设一个电厂是一回事,管理好一个电厂则是另一回事。”李鹏总理高瞻远瞩地围绕大连电厂能否用好管好全套进口设备给华能打了一剂预防针。此时,时间的指针已指向1990年,国家能源部发出了争创一流火力发电厂的号召。创一流电厂,我们华能责无旁贷,开发公司研究决定大连电厂要先行一步,用3年时间实现创建一流电厂的目标。目标明确了,但设备跑冒滴漏、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模式陈旧等诸多问题,使大连电厂与“一流”相去甚远。
我们这批人大部分都只接触过国产小机组,技术水平落后,也没有自动化管理经验,面对这么先进的设备,能做到的只是让设备正常运转,解决跑冒滴漏对我们来说都是大难题,更别提“创一流”了。但既然决心要大干一场,再硬的骨头也要啃!我们横下一条心,全厂范围内自我找差距,制定了《创一流电厂三年规划》,以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双达标”为主线,全方位开展多层次的设备巡检、定检、消缺,全厂动员进行文明生产整治,在彻底消灭“七漏”的同时,确保能耗指标大幅度下降。1992年,电厂供电煤耗达到323克/千瓦时,已接近理论上的设计煤耗,成为当时全国煤耗最低的电厂,当之无愧地被评为能源部“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企业”。
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变——企业管理不是靠人多,而是靠人的素质。电厂着手实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人员素质的措施——选择全厂最有名望的专业尖子从事培训工作,建立每个岗位培训的要目与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实行多形式的单兵教练、因材施教,实现对每名员工逐条培训,并把培训工作与人事、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密切结合起来,走出了减人-培训-提效的新路子。我们把立足点放在转变观念、转换机制上,在运行方面实现集控管理,在检修方面实行社会化和专业化管理,在管理机构方面实行事业部制,下放权力、转变职能,走社会化服务道路。通过转换机制,电厂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990年的每人每年23.5万元逐年提高到1993年的每人每年45.7万元,企业经济效益也因此取得突破性进展,1992年实现利润3.2亿元,在全国同类机组电厂中居于领先地位。
通过3年的不懈努力,1994年4月,大连电厂终于被原国家电力部命名为全国第一个“一流火力发电厂”。李鹏总理亲笔题词:“坚持改革,勇于创新,再接再厉,攀登高峰”。
深耕,向更高目标砥砺前行
曾有国家领导这样批示:今后电力企业出国考察前,先到华能大连电厂看一看。曾有欧美电力同行这样盛赞:没想到在中国、在大连还有这样一座现代化的火力发电厂。而当时大连电厂的干部职工却清醒地知道:“一流电厂”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不只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开始。
随着国家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提速,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想适应市场,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彻底颠覆传统体制,完善管理机制。大连电厂二期建设时,我们创建了具有华能特点的《一流导向管理模式》,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诠释着“一流电厂”的内涵。
设备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是电厂的核心竞争力。以往电力行业传统的检修管理周期模式都是以原电力部规定的一年两次计划检修、三年一次大修为标准。在以计划检修为导向的检修模式下,我们一年两次的小修通常只能安排在每年的3、4月和10、11月,而这时正是东北电网的用电高峰期,不仅造成了盈利损失,还耗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检修费用。能否突破传统的检修模式,创造设备管理最大效益?
大连电厂率先在国内打破了传统检修管理模式,实施包含状态检修在内的多种检修模式并存的优化检修体制,每年只进行一次检修,并将大修间隔由3年延长到4年、再延长到6年、8年,辅以在线和离线的监测手段来实现对设备状况的实时诊断和分析。通过相对稳定的检修施工承包队伍和优化的检修模式,集中精力和资金管好主要设备,既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又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2006年,大连电厂荣获了“第七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称号。
2007年3月4日,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罕见的风暴潮袭向大连。强风和强降雪导致大连地区的电网变成“孤岛”,全网平日200万千瓦的负荷只剩下大连电厂独自支撑的30万千瓦。一旦大连电厂停止供电、电网崩溃,大连将陷入史无前例的黑暗与混乱当中。关键时刻,大连电厂毅然承担起安全保电的社会责任,全厂职工精湛的技术和不懈的努力使电厂在孤网安全运行3小时15分后,顺利实现与主网一次性手动操作联网成功,力保大连在大停电灾难面前全身而退,避免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也为华能服务社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1995年实现连续安全运行5周年、创造全国电力行业最高纪录,到1997年累计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300天、继续领跑国内同类机组,再到4台机组相继创造连续安全运行470天、510天、633天的中国企业安全生产新纪录,最终连续刷新712天和760的世界纪录,大连电厂在奔向更高目标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2018年,已服役30年的一期两台机组全年平均煤耗仍维持在304.4克/千瓦时,成功获得东北能监局关于延寿运行10年的批复,开启集团公司机组成功延寿的先河。
如今,大连电厂在全面总结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开展了“ISO9001”“ISO14001”“OHSMS180011”3项国际标准的贯彻与认证,并在国内电力企业中率先建立并完善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从而有力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斗转星移,驻足于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凝望着记载了大连电厂灿烂夺目荣誉的企业文化长廊,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一流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融入大连电厂骨子里的一种情结,精益求精、对标争先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敢为人先、积极探索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精神。回首过去,再次品味大连电厂30年的积淀,感觉身上更多了一份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公司领导”一栏最新信息显示,张钧已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华能纪检监察组组长、中国华能党组成员。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公司领导”一栏最新信息显示,张钧已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华能纪检监察组组长、中国华能党组成员。公开资料显示,张钧曾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公安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等职。
6月27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罗乾宜,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彦军。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东方电气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建华参加会见。温枢刚对罗乾宜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
“能源企业于境外应积极履行多重使命”——访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启钊近年来,中国和上合组织国家持续推进产业合作,取得了诸多务实成果。其中,一批经济效益好、综合效益优、可推广性强的能源领域标志性工程纷纷落地,为上合组织国家提供了可靠、安全的绿色电力。在上合组织框架中,能源企
6月28日,由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x2014;#x2014;“擎源”发电行业大模型在京正式发布。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镇,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国家
2025年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密集调整领导班子。其中,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更换董事长,华能集团、华电集团调整副总经理、董事等。北极星电力网将最新领导班子以及变动情况梳理如下:国家能源集团现任领导班子:邹磊任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2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团领导一栏已更新,邹磊任国家能源集团党
6月23日,第三十二届国际核工程大会(ICONE32)在山东威海开幕。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作题为《华能核电助力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旨报告。张文峰在致辞中指出,核电作为一种安全、低碳、可大规模利用的清洁电源,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与应
6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中国中煤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高士岗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换了意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郝金玉,中国中煤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汤保国参加会见。张文峰对高士岗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中国中煤一直以来对中
6月17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甘肃省副省长雷思维。温枢刚对雷思维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甘肃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华能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中国华能在甘产业情况。温枢刚表示,华能始终把甘肃作为战略要地、发展高地、投资重地,为
6月15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在河北廊坊拜会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河北省副省长时清霜,省政府秘书长朱浩文参加会见。王正谱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张文峰一行表示欢迎和感谢。王正谱表示,河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
13家联合发出构网倡议,捅破能源转型天花板!全球绿色能源的确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而传统燃煤电厂在历史洪流中开始大规模“退役潮”。有数据显示,在2020-2023年间全球退役燃煤机组超100GW,相当于德国全年发电量的1.5倍,而据华泰证券预测,2025到2030年我国每年将有12GW左右的燃煤电厂退役
山东电力交易市场的结算内容涵盖中长期和现货两个部分。用户在持仓方面,每月至少需保持80%的中长期电量,剩余的20%则通过现货市场进行申报交易。电力现货价格在年度、月度、日度三个时间维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影响其背后的主要原因也不尽相同。从年度视角分析,近三年来电力现货价格的走势主要
江苏能源监管办严格执行《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加强电力业务许可管理,进一步规范许可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缩短审批时间,为申请许可企业提供便利。2025年6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如下:一、6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6月份,全省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共计31件。其中,新申请13件、登记事
一、电力安全生产事故情况5月份,全省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电力安全事故、电力设备事故。二、发电运行可靠性情况5月份,全省100MW及以上统调机组异常停运8次,其中发生机组跳闸的为中电常熟电厂、东亚无锡燃机、华兴电厂、华润镇江电厂、苏龙电厂,具体情况为:5月3日,中电常熟电厂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8日,上海临港重型燃气轮机试验电站保障机组工程1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项目是国家“两机”重大专项,配置1台500兆瓦F级和1台670兆瓦H级联合循环机组。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决策部署,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于6月20日—21日召开。华为作为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CEIA)理事单位及CEIA能源数字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于6月20
“‘十四五’期间,煤电供热板块累计亏损超千亿元。”炎炎夏日,会议室里却因讨论热电亏损的议题,而平添了几分寒意。“在‘双碳’目标下,热电正面临三重攻坚,一是煤电需从基础电源转向调峰电源的定位重构,二是多能互补系统中新能源消纳与供热稳定的平衡难题,三是数字化技术如何深度赋能传统机组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强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6月20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国电电力大同湖东电厂2×1000兆瓦“上大压小”项目1号机组发电机内定子穿装就位。该工程1号机组发电机定子由定子外机座和内定子组成,外定子已于4月22日就位。本次吊装的内定子外包尺寸长11.5米,宽3.72米,高3.75米,运输重量为341吨,是该工程自开工以来吊装的最重的
华电汕头电厂2×1000MW燃煤发电扩建项目主体施工A标段、主体施工B标段招标公告(招标编号:CHDTDZ041/18-SG-026)一、招标条件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公司相关项目华电汕头电厂2×1000MW燃煤发电扩建项目主体施工A标段、主体施工B标段项目已批准,招标人为汕头华电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资金为自有资金
山东华电淄博上大压小2×35万千瓦燃煤热电项目主机设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CHDTDZ005/25-ZJ-001)一、招标条件山东华电淄博上大压小2×35万千瓦燃煤热电项目主机设备项目已批准,招标人为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项目资金为自筹。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二、项目规模和招标范围2.1招标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近期火电项目相关的中标公示情况,涉及五大发电、华润集团、三峡集团,详情如下:
2025年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密集调整领导班子。其中,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更换董事长,华能集团、华电集团调整副总经理、董事等。北极星电力网将最新领导班子以及变动情况梳理如下:国家能源集团现任领导班子:邹磊任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2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团领导一栏已更新,邹磊任国家能源集团党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随着广东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项目4台风电机组陆续成功并网,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全省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跃升至1198万千瓦,稳居全国首位。按照规划,到2025年,广东省海上风电投产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万千瓦,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6月12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6月份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例会,总结生产经营情况,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出席会议。集团公司领导余波、王瑛出席会议,曲波、陶云鹏、李建伟、王海腾出席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会议指出,1至5月份,集团公司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9日至2025年6月13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华能岳阳电厂2×1000MW“上大压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标公示近日,华能集团发布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大压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前期专题技术咨询服务中标结果公示,中标人为中国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9日至2025年6月13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能岳阳电厂2×1000MW“上大压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标公示近日,华能集团发布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大压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前期专题技术咨询服务中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五大发电、中煤集团、华润集团近期火电项目相关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情况,包括原煤仓防堵装置、柴油发电机设备、四大管道管件(含配管)、主体施工、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循环水泵、勘察设计及初步设计方案、工程监理及质量评价服务、汽机旁路装置、脱硫EP等,详情如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五大发电“旗舰”上市公司——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中国电力2024年报,披露了未来的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整理如下:华能国际》》》》》一、发展战略华能国际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发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五大发电、华润集团、三峡集团近期火电项目相关的86项中标候选人公示情况,详情如下:
近期,电力央企及其子公司密集调整旗下领导,其中包括多家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人事变动。北极星电力网梳理如下: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总经理调整闫华锋任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孟汉峰任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免去其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五大发电近期33项火电相关中标公示,包括DCS国产化改造、循环水泵、五通一平等,详情如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