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海上风电报道正文

【图文】广东阳江“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生态发展可行性初探

2020-07-08 14:55来源:南方能源建设作者:莫爵亭,宋国炜,宋烺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牧场漂浮式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 监测结果与讨论

3.1 叶绿素α与初级生产力

海洋初级生产力作为最基本的生物生产力,是海域有机物或经济产品生产的基础,也是估计海域生产力和渔业资源潜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8]。本次调查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α含量;初级生产力采用叶绿素α法。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叶绿素α含量范围是0.289-8.65 mg/m3,平均值为1.79 mg/m3,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是102.36-1386.35 mg·C/m2d,平均值为353.05 mg·C/m2d,高于我国海洋初级生产力平均水平[9],说明本海域具有较大的海域生产力和渔业资源潜力,具备建设海洋牧场的先天优势。

3.2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素有“海洋牧草”之称,是海洋牧场中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直接或间接的饵料,世界著名渔场都处于藻类丰富的海域。根据本次调查海域所采集到的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77钟。如图2所示,硅藻门种类数最多,为54种,占总种类数的70.13%;蓝藻门1种,占1.30%;甲藻门21种,占27.27%;金藻门1种,占1.30%。优势种为颤藻、热带骨条藻、微刺哲水藻等。从上述结果可知,本海域浮游植物种类丰富,硅藻种类最多,而硅藻作为水中贝类、鱼类、虾类及其幼体的主要食物来源,与其他藻类等浮游植物一起构成了海洋的初级生产力,这些浮游植物与渔业生产有十分密切关系[10]。因此本海域具备开发渔业资源的前提条件,同时具备节约饲养鱼类等经济动物所需饵料的优势。

图2 阳江海洋调查生物种类组成

3.3 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是中上层水域中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重要饵料[9]。本海域浮游动物共有11门类76分类单元,其中桡足类最多,有33分类单元,占浮游动物总物种数的43.42%;浮游幼体类有13种,占浮游动物总物种数的17.11%;腔肠动物有10分类单元,占浮游动物总物种数的13.16%;腹足纲有8种,占总物种数的10.53%;被囊类和毛颚类各有3种,占总物种数的3.95%;枝角类有2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63%;十足类、端足类、多毛类和介形类各有1种,占总物种数均为1.32%。优势种为鸟喙尖头溞、中华哲水蚤、微刺哲水蚤等。从上述结果可知,本研究海域浮游动物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可为海洋牧场中的鱼虾贝等经济动物提供充足的天然食物来源。

3.4 大型底栖生物

大型底栖生物是海洋环境中一个重要的生态类群,其数量变动规律及其与海洋生物生产力和资源的关系,对渔业发展有重要意义[11]。绝大多数底栖生物处于海洋食物链的中间层次,对海洋环境中的能量流动和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起着促进作用。本次调查共采集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5门31种,环节动物种类最多,为12种,占总种类数的38.71%;软体动物5种,占总种类数的16.13%;节肢动物9种,占总种类数的29.03%;荆皮动物4种,占12.90%;纽形动物1种,占3.23%。大型底栖生物的优势种有滩栖阳隧足、日本和美虾、边鳃拟刺虫、裸盲蟹和薄饼干海胆等。结果表明,本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十分丰富,存在许多可供食用的底栖生物种类,是渔业采捕或养殖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3.5 潮间带生物

潮间带生物群落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群落之一。通过2个潮间带断面调查海域,共采集鉴定出潮间带生物5门43种,其中软体动物种类23种,占53.49%;节肢动物15种,占34.88%;脊索动物3种,占6.98%;刺胞动物与棘皮动物均为一种,各占2.33%。优势种为塔结节滨螺、短滨螺、平轴螺等。

3.6 鱼类浮游生物

本研究调查海域所有站为鱼卵、仔稚鱼共鉴定5科5分类单元,其中优势种各有2种。鱼卵优势种为鲾属和大头狗母鱼,仔稚鱼优势种为鲹科和沙丁鱼属。海水鱼仔稚鱼的摄食习性和饵料营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其生长、发育和存活,跟踪并研究海水仔稚鱼在自然海域或人工育苗条件下的摄食习性、饲料营养和生长规律可对海水鱼育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3.2 游泳动物

游泳动物是指在水中能克服水流阻力自由游动的水生动物生态类群,绝大多数游泳动物是海洋生产力的终级水产品,也是人类食品中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本研究调查捕获的鱼类,分隶于5目20科,种类数为27种,占游泳动物总种类数的72.97%,优势种为黄斑鲾、棕斑兔头鲀、乳香鱼等;头足类分隶于2目2科,种类数为2种,占游泳动物总物种数的5.41%,无优势种;甲壳类分隶于2目3科,种类数为8种,占游泳动物总物种数的21.62%,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由此可知,本海域水产品种类多,渔业资源丰富,本次调查及后续监测结果能为海洋牧场的经济动物的物种选择和养殖形式提供依据。

结论

本文针对广东阳江“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初步探究,分析了三峡阳江海上风电项目海洋环境跟踪监测数据对于“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规划建设的参考价值。根据三峡阳江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进行的海洋环境跟踪监测结果显示,该项目所处海域初级生产力高,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鱼类浮游生物、游泳生物等物种丰富,具有巨大的渔业资源潜力和建设海洋牧场的可行性。基于三峡阳江海上风电项目,具备“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后续将继续跟踪监测,收集更多海洋环境数据,为能源与渔业协同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发挥作用。

作者简介

QQ截图20200708144438.jpg

莫爵亭(第一作者)

1995-,男,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高级主管,主要从事海上风电质量安全环保工作。

QQ截图20200708144446.jpg

宋烺(通讯作者)

1993-,男,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和环境监测等工作。

原标题:广东阳江“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生态发展可行性初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上风电查看更多>风电牧场查看更多>漂浮式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