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55米水深“华东院306”平台
华东院已拥有自建的自升式平台4座,分别为15米水深的“华东院1号”、35米水深的“华东院2号”和“华东院3号”、55米水深的“华东院306”平台,形成不同水深梯次的海洋综合勘探平台,具有国际先进的集智能海上钻探、精准原位测试和高级土工试验于一体的高效、智慧、节能、安全的勘探系统,承担了数十个海上风电项目和海底隧道勘测任务。
全球最大海洋新能源勘探平台
“华东院306”平台为钢质、船型、圆柱桩腿自升式海上勘探平台,可覆盖我国规划各海域风电场,是目前海洋新能源领域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勘探平台。
平台工作甲板面积达到1000平米,相当于两个多篮球场的面积。可提供充足的海上工程勘察和科学试验场地,设计最大作业水深为60米,可在8级风及以下正常进行高精度定位和勘探作业,在25米以浅水深作业时可抵抗100节风。
01平台首次在自升式平台中采用高精度(0.2m)DP定位系统,可实现场区内快速移位和精准定位,可根据底质情况选用漂浮式或固定式作业方式。
02平台本体结构设计理念先进,水下结构采用类船型结构,可大幅减少拖带阻力,降低拖带油耗,提高平台拖航安全性。
03设计了平台专用的室内土工试验中心,可满足离岸距离较远场区的岩土试样采样-试验封闭式作业,大大降低由于运输造成试样的扰动,提高试验成果的精度。
04创新性地开发平台专用的海水淡化装置和太阳能发电装置,全面提高了平台海上作业的自存能力。
为拓展本平台在各海域复杂环境中的适用性,华东院对其桩靴、桩腿、平台、冲桩系统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创新,可以覆盖我国规划各海域的勘探任务。
国际领先的海洋勘探“航母战斗群”
经过数十年海洋工程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华东院现已形成以海上自升式勘探平台为核心,以综合勘察船、海洋钻机、原位测试设备、海洋工程测量及物探仪器等系统、全面、先进海洋工程勘察装备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勘探作战编队”,可以满足我国近、远海海上风电勘测需要,在国际海上风电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综合勘察船
华东院综合勘察船于2019年12月投入运行,船型长70m,型宽15m,型深3.2m,吨位1419吨,可同时容纳27人作业与生活,作业范围可基本覆盖我国离岸及近海海域的海洋开发。
综合勘察船配备目前全球最大反力200kN的海床静力触探系统(ROSON-200),并开发了专门用于海床式静力触探(CPT)的作业系统,可以涵盖所有常规海上勘探和测试的内容。
海上钻探装备
通过20多年不断探索和创新,华东院研发了适用于漂浮式平台,具备波浪补偿、自动升降和智能调压的数字海洋钻探系统。开发了“华东院306”海上勘探平台专用、国内首台自动化XY-5DB型钻机。钻机的最大钻孔深度1500m。
原位测试装备 ——国际领先水平
华东院2006年拥有潮间带静力触探设备及技术,2012年拥有潮下带静力触探设备及技术,2013年又成功研发出适用于10m水深以内浅海区域的平台式施工设备及技术。目前拥有国际先进的海床式静力触探设备,在国内海上风电领域首次使用的球形静力触探设备。
测量及物探设备 ——国际先进水平
华东院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海洋测量及物探设备。主要包括水深测量仪(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仪、侧扫声呐、海洋磁力仪。相关设备可以进行水深测量,得到高精度海底地貌图,还可以通过物探设备勘测并绘制不同深度的海底地层剖面。
针对传统海上风电勘察装备安全性差、扰动性大和可靠度低的难题,华东院研发了适用于复杂海况的多功能固定式和漂浮式勘探系统,形成了海洋工程的成套勘察装备,实现安全、经济、可靠的海洋工程勘察。
我们的征途是向海图强、走向深蓝
依托地处沿海的地域优势,华东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海洋能研究的单位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设计建成了浙江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并积极推进沿海滩涂及近海风电、潮流能发电、波浪能发电等海洋能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探索研究工作。在海岛综合开发、涉海基础设施、滩涂治理等领域不断开拓进取,打造了一项又一项精品工程。
截止目前,由华东院设计建成的海上风电场总规模达500万千瓦,占全国并网容量的80%以上。
在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领域,通常将离岸60km以远或水深40m以深的风电场称之为深远海风电场。
2009年至2019年的十年间,我国完成了潮间带海上风电开发的起步探索和工程示范应用,以及近海风电开发的全面研究和核心技术工程全面应用,潮间带及近海风电技术已日趋成熟。为获取更多的海上风能资源,海上风电项目必将逐渐向深海、远海方向发展,呈现由近海到远海、由浅水到深水、由小规模示范到大规模集中开发的特点。
依托浙江省深远海风电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海上风电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海上风电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华东院通过国际领先的海洋勘探装备,和大量海上风电、海底隧道工程应用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攻关,深入研究了海上作业环境、海洋沉积物工程性质、水动力条件等对勘察成果质量的影响,形成测量与物探技术、海上钻探与取样技术、海洋土体测试技术、工程地质评价技术等一系列高效、经济、科学的工程勘察核心技术,为我国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3项,形成国家、行业规范标准7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勘察、科技奖励8项,为实现海洋工程开发向深远海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华东院将继续坚持科技至上、技术立院,背靠中国数百万平方公里海域,以国际领先的装备、精湛卓越的勘测设计核心技术,不断向海图强,阔步向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的光伏市场,正被“抢装”的紧张氛围笼罩。随着“430”、“531”两个对应着新老政策执行的分界点与市场化全面入市的关键时间节点的临近,分布式光伏进入了与时间赛跑的冲刺阶段。分布式抢装进入“倒计时”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4月30日成为众多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生死线”。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开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4月7日,广东阳江三山岛500千伏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全面开工,这是我国首个海陆一体送出工程,将广东阳江三山岛的海上风电源源不断送往粤港澳大湾区。据介绍,该工程起于广东阳江三山岛风电场,止于广东江门,线路总长293公里,其中,海底电缆长115公里、陆上输电线路为178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03亿元
“十四五”收官叠加136号文电价新政,2025年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抢装阶段。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公开数据合并企业提供),2025年一季度国内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共中标了38569.35MW风电机组设备(国内加海外),除一季度签约的海外市场2437.08MW订单之外,一季度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定标
4月10日,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缆”)发布《关于中标海陆缆相关项目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披露,近日,东方电缆收到中标公告,确认公司为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海底电缆及附件项目(包2)中标人,中标金额约8.99亿元。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是全国
今年以来,中船科技全面落实集团公司“1178”总体工作要求,以公司“126433”工作推进体系为行动指南,全体干部职工以“起步提速、开局争先”的奋进姿态,铆足干劲、拼搏奋进,全力以赴抢抓资源开发和市场订单、谋划科研创新、推进生产交付等重点工作,以首季“开门红”为全年“满堂彩”奠定坚实基础。
4月10日,中国华电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总结一季度工作,研判形势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出席会议并讲话,动员全体干部员工坚定信心、干字当头,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保障全年工作任务和“十四五”规划目标高质量完成。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叶向东主持会议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以首台(套)示范应用为突破口,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畅通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渠道,推动科技创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法国纳博讷市市政府秘书长让·勒内·勒努瓦一行来蓝昆氢能考察,双方就风电离网直接制氢技术与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日照市对外友协副会长陈洪玉陪同了考察。蓝昆氢能董事长张浩详细介绍了蓝昆氢能方形常压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路线与适配风电光伏等不稳定电源离网制氢的独特
今年3月6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总计9个项目的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完成登记,随后从3月7日起首批CCER启动交易。到4月7日,CCER交易已经“满月”。自愿碳市场目前覆盖了哪些领域?各类主体参与交易将带来什么效果?未来自愿碳市场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记者进行了相关采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9日,运达股份发布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根据公告,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4月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绥滨县运达200MW风电项目的议案》《关于投资建设临渭区管路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议案》《关于投资建
日前,国内外各大油服公司相继公布了2023年全年的财报及业绩预告。整体来看,大部分油服公司在过去一年整体经营向好,业绩可谓是“爆棚”。(来源:石油Link作者:洞石)01油服巨头:一个字“赚”近日,三大国际油服公司发布了2023年全年的财报。与2022年相比,净利润均大幅增长。其中,斯伦贝谢可归属
继上月中标山能渤中400MW海上风电项目后,近日,中国海装又成功中标广西首批海上风电示范性项目,分别是:国电投钦州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广西广投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将助力广西海上风电实现零的突破!资源富集勠力同行行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广西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1595公里。除与广东、海南、越
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近期,中核集团、国家电投、华电新能、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京能电力6家央国企发布增资新能源的计划。中核集团3月8日,中国核电公告称,根据发展规划和经营计划,其今年投资计划总额约800亿元。中国核电称,2023年投资计划总额将主要用于核电、核能多用途、新能源、单项固定资产投
“双碳”目标引领下,随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在2022年陆续发布,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低碳转型路径愈发清晰。在能源电力领域,2022年重大政策《“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顶层文件落地,进一步明确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市场、金融,以及低碳发展
10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实施监测机制的通知。为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形成合力加快推动能源科技进步,国家能源局将按照“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
“买风机送塔筒”,行业正在上演着这一场景。2019年陆上风电抢装潮过后,风机价格战火烧至海上,陆上7.XMW、海上10MW+......平价降本压力下,大兆瓦风机成为公认的选择,也已经成为未来风电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风电叶片、塔筒、轴承、齿轮箱等配套部件大型化、国产化也在不断突破,尤其是受
8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目标通过5-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保障电网输配效率明显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及示范应用不断加快,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基本满足适应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
近日,中集集团旗下集风新能源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简称“集风新能源”)与珠海探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珠海探海”)签署股权投资协议,实现了对珠海探海的绝对控股,正式进入海上风电勘察领域。珠海探海是一家专注海洋调查服务、海洋地质勘探与工程服务、科考船运营管理的专业公司,旗下拥有并
5月21日,中国电建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精品工程承包类项目、战略发展领域投资运营类项目、海上风电勘察和施工业务装备采购类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等。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日,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发展目标——引领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综合利用、适应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友好并网的新一代电网、新型大容量储能、氢能及燃料电池等关
1月7日,中国船舶武汉船机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建造的“中国三峡101”海上风电自升式勘探试验平台驶离青岛海西重机码头,正式启航交付用户运营。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迅速发展,我国风电投入布局加快,海上风电建设如火如荼。为获取更多的海上风能资源,海上风电正向着离岸60km以外或水深40m以上的深远海
4月7日,广东阳江三山岛500千伏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全面开工,这是我国首个海陆一体送出工程,将广东阳江三山岛的海上风电源源不断送往粤港澳大湾区。据介绍,该工程起于广东阳江三山岛风电场,止于广东江门,线路总长293公里,其中,海底电缆长115公里、陆上输电线路为178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03亿元
海洋氢能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海上可再生能源等)生产、储存或利用氢能的技术路线与产业体系。近年来,海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新前沿,正成为全球低碳转型战略的重要支柱。日前,由中国氢能联盟主办的CIHC2025国际氢能大会分论坛——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召开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日,浙江省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项目表的通知》。《通知》显示,根据浙江省2025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含18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共计8102MW。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山东烟台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公司与中集来福士集团共建的国内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工,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调试阶段,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助力推动我国海上氢能关键装备检测评价体系建设再加速,填补海上电-氢-化标准规范空白。项目以
3月27日,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开展交流座谈,双方深入交流深远海风电项目合作有关事宜,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油工程执行副总裁张超,浙能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戴豪波,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建根出席会议。张超表示,海油工
1、600MW!大唐再启动两个海上风电项目近日,大唐东台H5#海上风电项目、大唐滨海南区H4-1#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前期相关专题报告编制服务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大唐东台H5#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建设规模400MW;大唐滨海南区H4-1#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建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8日,由福建能源石化集团主办的福建省绿氢中试基地项目动工仪式暨氢能产业链座谈会,在漳州市古雷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该项目的动工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将加快推进福建省氢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科技成果转化,
为整合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资源,构建全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3月26日上午,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0余家绿色能源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近300人出席大会。青岛市政府副市长、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专班牵头市领
为整合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资源,构建全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3月26日上午,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0余家绿色能源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近300人出席大会。青岛市政府副市长、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专班牵头市领
近日,大连太平湾风电新型材料制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大连市政府副秘书长应涛,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薛雁翔,招商局太平湾党委书记、总经理胡勇,运达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棋共同见证开工仪式。该项目由运达股份携手招商局太平湾公司共同打造,是继太平湾运达主机制造基地下线投产后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3月17日~3月21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浙江温州特高压50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3月14日,浙江温州苍南启动全县电网工程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未来三年将投资22.8亿元,实施电网工程26个,工程类型主要为供电能力提升类(变压站工程)、清洁能源接入类(电力输送通道工程)两大类,计划到202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