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55米水深“华东院306”平台
华东院已拥有自建的自升式平台4座,分别为15米水深的“华东院1号”、35米水深的“华东院2号”和“华东院3号”、55米水深的“华东院306”平台,形成不同水深梯次的海洋综合勘探平台,具有国际先进的集智能海上钻探、精准原位测试和高级土工试验于一体的高效、智慧、节能、安全的勘探系统,承担了数十个海上风电项目和海底隧道勘测任务。
全球最大海洋新能源勘探平台
“华东院306”平台为钢质、船型、圆柱桩腿自升式海上勘探平台,可覆盖我国规划各海域风电场,是目前海洋新能源领域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勘探平台。
平台工作甲板面积达到1000平米,相当于两个多篮球场的面积。可提供充足的海上工程勘察和科学试验场地,设计最大作业水深为60米,可在8级风及以下正常进行高精度定位和勘探作业,在25米以浅水深作业时可抵抗100节风。
01平台首次在自升式平台中采用高精度(0.2m)DP定位系统,可实现场区内快速移位和精准定位,可根据底质情况选用漂浮式或固定式作业方式。
02平台本体结构设计理念先进,水下结构采用类船型结构,可大幅减少拖带阻力,降低拖带油耗,提高平台拖航安全性。
03设计了平台专用的室内土工试验中心,可满足离岸距离较远场区的岩土试样采样-试验封闭式作业,大大降低由于运输造成试样的扰动,提高试验成果的精度。
04创新性地开发平台专用的海水淡化装置和太阳能发电装置,全面提高了平台海上作业的自存能力。
为拓展本平台在各海域复杂环境中的适用性,华东院对其桩靴、桩腿、平台、冲桩系统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创新,可以覆盖我国规划各海域的勘探任务。
国际领先的海洋勘探“航母战斗群”
经过数十年海洋工程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华东院现已形成以海上自升式勘探平台为核心,以综合勘察船、海洋钻机、原位测试设备、海洋工程测量及物探仪器等系统、全面、先进海洋工程勘察装备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勘探作战编队”,可以满足我国近、远海海上风电勘测需要,在国际海上风电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综合勘察船
华东院综合勘察船于2019年12月投入运行,船型长70m,型宽15m,型深3.2m,吨位1419吨,可同时容纳27人作业与生活,作业范围可基本覆盖我国离岸及近海海域的海洋开发。
综合勘察船配备目前全球最大反力200kN的海床静力触探系统(ROSON-200),并开发了专门用于海床式静力触探(CPT)的作业系统,可以涵盖所有常规海上勘探和测试的内容。
海上钻探装备
通过20多年不断探索和创新,华东院研发了适用于漂浮式平台,具备波浪补偿、自动升降和智能调压的数字海洋钻探系统。开发了“华东院306”海上勘探平台专用、国内首台自动化XY-5DB型钻机。钻机的最大钻孔深度1500m。
原位测试装备 ——国际领先水平
华东院2006年拥有潮间带静力触探设备及技术,2012年拥有潮下带静力触探设备及技术,2013年又成功研发出适用于10m水深以内浅海区域的平台式施工设备及技术。目前拥有国际先进的海床式静力触探设备,在国内海上风电领域首次使用的球形静力触探设备。
测量及物探设备 ——国际先进水平
华东院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海洋测量及物探设备。主要包括水深测量仪(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仪、侧扫声呐、海洋磁力仪。相关设备可以进行水深测量,得到高精度海底地貌图,还可以通过物探设备勘测并绘制不同深度的海底地层剖面。
针对传统海上风电勘察装备安全性差、扰动性大和可靠度低的难题,华东院研发了适用于复杂海况的多功能固定式和漂浮式勘探系统,形成了海洋工程的成套勘察装备,实现安全、经济、可靠的海洋工程勘察。
我们的征途是向海图强、走向深蓝
依托地处沿海的地域优势,华东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海洋能研究的单位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设计建成了浙江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并积极推进沿海滩涂及近海风电、潮流能发电、波浪能发电等海洋能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探索研究工作。在海岛综合开发、涉海基础设施、滩涂治理等领域不断开拓进取,打造了一项又一项精品工程。
截止目前,由华东院设计建成的海上风电场总规模达500万千瓦,占全国并网容量的80%以上。
在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领域,通常将离岸60km以远或水深40m以深的风电场称之为深远海风电场。
2009年至2019年的十年间,我国完成了潮间带海上风电开发的起步探索和工程示范应用,以及近海风电开发的全面研究和核心技术工程全面应用,潮间带及近海风电技术已日趋成熟。为获取更多的海上风能资源,海上风电项目必将逐渐向深海、远海方向发展,呈现由近海到远海、由浅水到深水、由小规模示范到大规模集中开发的特点。
依托浙江省深远海风电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海上风电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海上风电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华东院通过国际领先的海洋勘探装备,和大量海上风电、海底隧道工程应用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攻关,深入研究了海上作业环境、海洋沉积物工程性质、水动力条件等对勘察成果质量的影响,形成测量与物探技术、海上钻探与取样技术、海洋土体测试技术、工程地质评价技术等一系列高效、经济、科学的工程勘察核心技术,为我国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3项,形成国家、行业规范标准7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勘察、科技奖励8项,为实现海洋工程开发向深远海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华东院将继续坚持科技至上、技术立院,背靠中国数百万平方公里海域,以国际领先的装备、精湛卓越的勘测设计核心技术,不断向海图强,阔步向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中国华能7月10日宣布,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省福清市下线,单机功率17兆瓦,标志着我国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本次下线的中国华能—东方电气17兆瓦直驱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为262米,风轮扫风面积约53000平方米,相当于7.5个标准足球场的面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0日,国家电投发布《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度第69批集中招标(广西钦州海上风电示范项目220kV/66kV海缆和220kV陆缆及附件)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126.380577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青岛汉缆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含公开数据及企业提供信息)数据显示,我国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在1-6月期间,中标风电机组总规模突破107GW(107096.08MW),其中国内中标87584.38MW,海外中标19511.7MW,呈现出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强劲发展态势。相关阅读:一季度风机中标规模超38.5GW!中国风电“亿千瓦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点击查看文件全文:《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推动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2026年1月1日起,全省新能源(所有风电、太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汕尾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汕尾红海湾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核准延期前公示核准前公示》。根据公示,汕尾红海湾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因用海手续等未办理完成,申请延期一年实施。据悉,汕尾红海湾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位于汕尾市城区捷胜镇附近海域红海湾海上风电场址内,建设
当地时间7月9日,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在英国伦敦与英国知名能源科技企业章鱼能源(OctopusEnergy)首席执行官格雷格#xB7;杰克逊(GregJackson)举行会谈,双方围绕全球海上风电开发、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英国及欧洲风光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等领域深入交流,并就多项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张传卫介绍,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7月9日,大金重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亿元至5.7亿元,同比增长193.32%至227.83%;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亿元至5.8亿元,同比增长223.82%至261.18%。大金重工表示,公司业绩增
7月5日,我国首套抗浪型深远海漂浮式光伏平台——华能“黄海一号”顺利完成了二期“风光共结构”融合升级改造与调试工作,实现了深远海“垂直轴风机+漂浮式光伏”融合开发应用。▲垂直轴风机与光伏组件共结构融合平台“黄海一号”漂浮式光伏平台由中国华能清能院自主设计研发,是我国首套抗浪型深远海
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后,对传统的固定式基础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漂浮式基础目前成本还相对较高,演讲嘉宾们探讨了不同基础结构形式技术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上海交大高震:《深远海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挪威技术科学院(NTVA)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7日晚间,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月股份”或“公司”)发布《关于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公告》。公告披露,日月股份于2025年7月7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议案》。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公司拟与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会上,永福股份发电事业部土建室副主任范夏玲直面深远海风电“造价过高、工期不定、海况复杂”三大痛点,系统性提出三项行业突破性技术方案。她指出:“当海风开发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技术瓶颈已从‘能不能建’转向‘如何建得更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7月2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对李传芝、罗坚、郑念辉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玉环大力发展海岛电力事业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指出,浙江省积极支持台州市、玉环市电网建设发展。玉环当前共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5座。“十四五”期间为满足玉环新增供电及新能源并网需求,已相继在玉环投产220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8日,华电科工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在前沿技术研究方面,重点围绕氢氨醇一体化技术、氢氨醇装备技术、张力腿式漂浮式风电、深水导管架、海上换流站、超高速皮带机、熔盐储热、重力储能、掺氨燃烧、水能高效利用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形成具有自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4日,上海市海洋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大力支持新能源船舶的研发和应用以及传统船舶的低碳化转型,加快研制新一代双燃料环保船、液氢运输船和电动船舶,加快LNG、甲醇、液氨、氢等燃料动力船型的研制
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简称"136号文"),标志着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式告别政府定价时代。在136号文撕开补贴温床的裂痕中,中国海上风电正上演着史诗级的双重突围:向东,是水深超45米的深远海战场,造价每千瓦1.3-1.8万
4月,两部门印发的《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提出,在实施“三改联动”基础上,推动煤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更好发挥兜底保障和支撑调节作用,以新一代煤电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文件公布以来,电力央国企集团之间、央国企与各地区举行的会见中,多次提及将在新一代煤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