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报道正文

深度报告|电力增长零碳化(2020–2030):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

2021-01-22 16:06来源:落基山研究所关键词:碳中和碳达峰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到目前为止,海上风电在中国发展规模有限,截至2019年的 装机容量仅为6GW。据估计,当前新建海上风电装机的成本远 高于新建煤电成本。随着全球范围内成本的快速下降和海上 风电产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海上风电将在2025年以后具备与新建煤电项目竞争的能力。明确的量化目标(如广东省目标 在2030年建成30GW海上风电装机)将有助于推动这些成本 的下降。

可再生能源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将对现有煤电产生威胁

光伏和风电已经或即将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性的的新建发电电 源。此外,据彭博新能源财经估计,到2020年代末,新建风电 和光伏的发电成本将低于许多现有燃煤电厂(或联合循环燃 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使现有煤电资产不再具备经济效益(图 12)。现有燃煤发电的产能过剩更加剧了这一风险——目前中 国燃煤发电厂的平均利用率仅为56%。这一风险已经在可再 生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中国西北和西南等地区成为了现实, 当地的燃煤电厂的平均利用率仅为35%,造成了巨大的经济 损失和资产搁浅。

核电和水电成本具备竞争力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中国核电成本可以达到每千瓦时0.36- 0.48元,而当前的实际上网电价也符合这一估算。这使得核电 作为基荷电力完全具备与煤电竞争的能力。中国水力发电成 本同样非常具有竞争性。水电的边际成本低,其市场化交易价 格通常在每千瓦时0.3元左右,有些甚至低至每千瓦时0.2元。 在中国,水电是普遍认为成本最低的发电方式。

明确的量化目标可进一步提速成本下降

中国过去的零碳电力发展成果瞩目:现有风电和光伏装机总 量已超过400GW,引领全球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这反映了过 去政策的成功,即早期补贴与量化目标促进了产业的快速扩 张,并推动成本大幅下降。通过明确量化装机增长速度,实现 了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促成了中国乃至全球成本的大 幅下降。 然而,零碳电力目前的并网速度并不足以达到2030目标,尤其是风电部署的速度。据估算,要实现2030目标,中国仍必 须新增大约650GW光伏、600GW陆上风电、60GW海上风 电、113GW水电和66GW核电装机(图2)。 2020年,中国核准的光伏项目装机总量目前是59GW,达到 了实现2030年目标所需的年新增量,其中平价项目装机量为 33GW。核电方面,考虑到目前大约12GW正在建设中,以及 约22GW已确定开工日期——66GW的新增目标看起来是可以 实现的。约40GW的在建项目和超过20GW的计划项目也是提供了实现110GW新建水电装机目标的可能性。但是,相对于 2030年目标水平,目前新增风电项目的速度还达不到要求。随 着风电补贴的逐步退坡,已获核准的的11GW平价风电的开发 速度显然无法满足未来电力需求。

12.png

如果合适的政策得到落实,每年55GW新增风电的投资速度无 疑是可以实现的:在2016和2017年,各有30GW新增风电装机 获得核准,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未来几年,随着风电开 发商和风机制造商逐渐完成积压的项目订单,新项目申报和 核准的速度大概率会加快。但依然存在的主要风险在于,未来 几年的投资速度过于缓慢,新增煤电投资会填补这一空缺, 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导致未来的资产搁浅。

合适的政策制定需要明确风电(和光伏)项目新增装机数量, 从而确保实现成本和价格的下降。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随 着光伏和风电成本接近或低于化石燃料发电成本并消除对补 贴的依赖后,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提供大部分发电量的价 格保障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可以降低可再生能源项目 的开发风险,从而降低成本和所需的价格收益要求。

实现这些的途径可以是设定可再生能源占总电量比例的目标 (如中国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或继续根据预先确定的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进行竞价。在竞价机制引导下,未来 一到两年内可再生能源竞价报价就有望低于火电发电价格。

例如,英国首相最近宣布英国将在2030年前建造40GW海上 风电项目viii,并将通过竞价机制确保采购到最低成本的电力 供应。这些竞价将以“差价合约”和批发市场电力价格进行核 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向电网支付 费用的情况(如果竞价价格低于未来批发电价)。但由于这种 合约提供了价格确定性,对于发电企业仍然非常具有吸引力。

本报告第四章节将深入讨论推动快速发展所需的政策。只要 这些政策得到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将保持快速下降 势头,不但能够以低于新建煤电项目的成本提供新增电力供 应,还能在2030年前下降至低于许多现有燃煤电厂运营成本 的水平。

与全球许多其他市场一样,中国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已不再 是可再生能源和其他零碳发电技术是否具备成本竞争力,而是 电网接纳高比例非水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技术和经济性挑战。

3.瞬时电力平衡管理技术已然成熟

中国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目前占总装机容量的21%,贡献了 10.2%的发电量。这些比例都将继续上升,并且如第二章节所 述示,其电力供应的成本也将更具竞争力。但中国电力系统一 直以来存在的观点和顾虑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可再生能 源比例在当前基础上大幅提高,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或者说 其高昂的成本是系统无法承担的。

放眼全球许多其他国家,当非水可再生能源增长到类似阶段 时往往也出现同样的顾虑。但是有些国家的非水可再生能源 占能源供应的比例在一些时候已经超过了50%,峰值时段占 比甚至更高。

在德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占净电力供应的比例在2019年4月22 日当天高达70%,其中风电40%,光伏20%,其他17%。18 在 整个欧盟,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总发电量比例在2020年5月11日 和24日分别达到了54%和55%。19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风电 和光伏发电量占电力需求总量的比例在2017年3月23日上午 11:20时刻达到了49.2%。20 而英国在2020年8月26日凌晨 1:30,风力发电占电力供应总量的比例几乎达到了60%。

这些例子充分说明运行一个非水可再生能源比例远高于中国 当前水平,甚至高于“零碳投资情景”下28%水平的电力系统 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同时,这也有力地证明了当前有足够 的方案来解决以下在讨论提高非水可再生能源比例问题时经 常被提起的四大技术性挑战:

• 频率控制

• 电压控制

• 故障穿越

• 远距离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利用

频率控制

一些中国行业专家表示的最大担忧是,非水可再生能源比例 的不断上升将增大频率控制的难度。但其他国家已经开发了一 系列解决方案来确保高比例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 运行。

稳定的系统运行需要供需的瞬时平衡以维持频率在可接受的 范围内。如果供需严重不平衡,频率偏差就会导致发电机组脱 网。在传统以火电为主的系统中,转动惯量提供了一种灵活的 手段来减缓频率波动,直调电厂也可以灵活地快速调整出力 以跟踪负荷变化。

相反,非水可再生能源不具备随意调度的能力,并且无法准确 预测其未来出力。因此,随着非水可再生能源比例的上升,频 率控制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但这些挑战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的结合来解决:

1.提高对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预测

非水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越大,对备用容量和灵活性 资源的需求就越大,这样才能应对预料之外的出力波动。如果 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即便非水可再生能源比例增加,对 “调节能力”(即快速增加或减少出力的能力)或备用容量的 需求也会降低。

以加利福尼亚州独立系统运营商(CAISO)为例,非水可再生 能源发电比例在2015-2019年间从12.2%上升到了20.9%,22 但 由于日前和实时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显著改善, 对调节能力和备用容量的需求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图13)。

中国目前的日前预测平均绝对百分误差(约10%-20%)远高 于CAISO(4%-6%)。因此,提高预测准确性是当前的优先任 务。

以下信息框A 提供了一些关键的最佳实践做法。

2. 预测并减少短期可再生出力极端变化 即便预测准确性得到改善,但突发性或不可预知的天气变化仍 会造成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迅速变化,特别是对风电而 言。这种情况对频率控制造成的危险可通过以下方式规避:

• 大规模功率变化事件的探测与预测。例如,德克萨斯州电 力管理委员会(ERCOT)开发了ERCOT大型功率变化警报系 统(ERLAS),生成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持续时间的功率变 化事件的概率分布,可每15分钟提供未来六小时内区域性 和整个系统范围的天气预测。这可以用来警告系统运营商 风电发电量可能发生大幅度快速变化。

• 降低风电功率变化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调整风机的设计 和操作方式来避免因风速的瞬间变化而造成出力同等幅度 的突然变化。多家系统运营商都要求风电场限制风机功率 变化的最大速度(图14)。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中和查看更多>碳达峰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