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颖—缺乏一个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思想观念转变的平台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王仲颖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颖: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男生们上午好,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说说我自己的一个观点和看法。

我今天选了这么一个题目,中国能源转型势在必行。风电产业的质量和健康,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要有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什么,我就想今天跟大家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在这之前,我想说三个小的插曲。一个我们现在很多企业都走出国门了,我们的研究人员也跟国际的研究机构、大学,我们也进行交流、走访,交换经验。很多的专家和企业家,他们走访了很多国家之后,会有这么一个印象,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最好。但实际上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效果并不理想,就我个人来讲我就不明白,我们那么好的政策,但是怎么就会出现弃风,弃光,而且弃风的比例如此之大。

我经常介绍,拿丹麦距离,丹麦风电的发电量已经占到30%以上,2020年要达到50%。我说人家小小的一个丹麦,400多万人口,地域面积更小了,都能做到,他的电力系统能接纳这么多风电。

当然也有人质疑,说丹麦这个国家太小了,和中国不可比拟。另外一个他靠近挪威,挪威的水电,还有其他临近国家的电力,对他的风电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

反过来我就想了,中国的内蒙,风资源那么好,京津塘几千万千瓦的负荷,在我们国家两个区域,为什么就不能合作呢,电力交流、交换怎么那么费劲呢,难道比丹麦和挪威之间电力交换难吗?这是一个。

第二个,今年年初,因为德国的能源转型战略现在在中国炒得很热,在全世界都炒得非常热,包括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就以德国为例,他说德国强占了先机。他的能源转型战略在我们国内大家也很热捧,我本人也非常想理解他的理念。

但是就在今年年初,从不同的渠道我听到,德国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它的并网有输电的问题,它北部风电非常丰富,南部的负荷又非常高,但是北部的电就输不到南部,有输电的问题。给人感觉这是一个技术障碍,输电线路不能建。

我当时很困惑,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在10月9号的一个晚上,由GIZ牵头低碳领袖的研讨会,请来了德国的专家,包括德国能源监测机构,这个专家就来自能源监测机构。我当时跟他交流,我说德国的输电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我觉得不应该存在输电的障碍。跟他一交流我明白了,很多发达国家,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他的土地都是私有的,德国也不例外,土地也是私有的,它不是国家的,不是集体所有的,跟我们有本质的区别。

德国以前的输电线路,你到德国很难看到高架的输电线路,他都走的地下。但是面临2050年能源转型战略,他要再走地下就太昂贵了,他想走地上。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我的土地你要想用,我要不答应,你就别想在我这儿建。还有一个原因,我们每个人都用收集,大家都会感觉到,当时他也跟我举例,收集现在宣传上说收集接电话的时候,电话铃响对你大脑有影响。你高电压的输电线路在我的房顶上,或者我边上架过去,对我的身体健康肯定有影响。

所以真正的民主的国家,他想办点事不如我们民主集中制的国家可能更好办。

所以我现在搞明了德国的输电问题,它不是一个技术的问题,不是他遇到了风电发展的技术屏障。这是第二个。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 1999-2013 北极星电力网(Bjx.Com.Cn)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 京ICP备0900330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2752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